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了无粘结筋的下料长度计算、辅设、张拉及混凝土浇筑、锚固区封头的施工全过程及其施工工艺,并对我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的应力的计算公式等。本文研究成果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的应力的计算公式等。本文研究成果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岳  王春生 《OVM通讯》2001,(1):10-14
回顾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在比较无粘结与有粘结两种预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基础上,指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科研与设计施工现状,并指出为推动这项新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应系统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益民 《山西建筑》2006,32(20):141-142
简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状况,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施工工艺流程,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归纳了该技术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郑怀明 《山西建筑》2003,29(11):45-46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着重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的过程及工艺,并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筒仓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储煤筒仓中无粘结预应力的工艺研究,使工程达到施工速度快、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目标,并积累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筒仓中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孟少平  郭正兴 《建筑技术》1994,21(6):363-365
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设计,测试及施工技术。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板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文中详细阐明了无粘结预应力板桥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中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着使房屋空间更为灵活的优点,并且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对克服混凝土开裂很有帮助,且施工方便。本文结合某办公大楼工程,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由于它的工艺先进、施工方便、结构适应性强等特点,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的耐久性、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提高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专业施工队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应用、质量控制及保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的几个问题的分析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厦门国际机场3#候机楼商业夹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次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连续双向板布筋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全新的布筋方式,通过用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对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板进行内力分析,从多种布筋方式中选择出了最优方案,即跨中板带集中配筋,分析研究其应力分布状态,解决了预应力板的刚度、抗裂度、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强度计算等问题,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最后通过四边简支钢筋混凝土正方形板的足尺试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按此方式配筋,可节约钢材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河滩国家粮库工程的施工,重点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侧向弯曲和弦杆裂缝的控制技术,指出这对于提高同类型构件的施工质量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宝儒 《山西建筑》2009,35(30):71-72
从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受力过程出发,介绍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工作过程及其影响粘结因素,以增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从而使工程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晖 《山西建筑》2003,29(10):55-56
介绍了在山西博物馆超长的墙、梁、板结构中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成套技术 ,指出通过控制施工过程 ,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有3 座10926m 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本文介绍其非预应力钢筋、模板体系、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等结构施工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模型,改变以往仅考虑钢筋锈蚀程度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粘结强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钢筋与混凝土在接触面上的粘结作用机理及粘结力组成进行分析,借助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锈蚀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理论模型。从锈蚀改变钢筋表面特征参数和混凝土保护层约束力入手,采用钢筋均匀锈蚀假定,并基于未锈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模型,建立了钢筋锈蚀后的粘结强度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考虑各种因素对粘结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特种结构》1998,15(2):7-12
本文从预应筋锚具组装件的选择及全密封要求、锚固区的设置以及张拉力的确定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并对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供有关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戚明军  陈元  靳龙  张正 《山西建筑》2012,38(28):112-113
通过对竹筋材料优点的阐述,基于传统测试粘结强度方法的介绍,证明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测试,通过对传统方法改进,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研究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丽  童谷 《山西建材》2011,(4):8-10
(接上期)De Lorenzis L等[7-8]又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直接拉拔试件,试件形式为C形素混凝土试块,中部混凝土表层沿纵向预留方形槽。C形试块通过埋置在四角处的钢筋固定在高硬钢板上。试验中观察到4种破坏形式:①粘结剂-混凝土界面滑移破坏;②粘结剂表层劈裂破坏;③FRP筋-水泥砂浆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