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在此追溯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内容,并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蕴含之意,得出导致工人阶级劳动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异化的克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提高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能力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所做的各种阐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此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论述了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内在理路,即如何超越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最终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厘清这条路径的内容,将对人们看清当代人类的精神文化问题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容和异化劳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异化理论的由来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方面,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手稿中,通过谈及一系列的经济问题,更多通过社会现实揭示当时的工人的不平等无休止的劳动,即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本文重点对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观的体现做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是马克思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基本哲学原则.它界定和衍生出了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其他三个哲学原则,即"人的历史性""资本及其生产方式"和"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凸显和表征了马克思科学哲学思想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内容丰富,但其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中,制度理论的"不在场",将意味着其理论体系的不完整.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本为依据,系统地梳理和发掘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之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制度本质论、制度起源论、制度功能论和制度变迁论是支撑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之前,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不同的角度.马克思是沿着黑格尔的理论开始对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理论进行研究的,但马克思既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意义上理解市民社会,更力图在市民社会与人类解放的意义上理解市民社会.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概念进行了多重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
建筑科技是人类从事建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建筑生产的文化.它是会社会文化的构成之一.涟水县的建筑工匠从事建筑生产已也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建筑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建筑技术不断进行革新,从而创建了涟水县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1.
尽管通过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思辨形而上学的颠覆,实现了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并最终走出了传统哲学的思辨王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终结.相反,马克思又一次成就了形而上学,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体论批判彰显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和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益于人类有形的自然家园的拯救,而且有助于人类无形的精神家园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方法论是由抽象的知性、辩证的理性(即辩证法)和思辨的理性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在改造黑格尔的方法论时,马克思从中抽取了第二个环节--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应该被阐释为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的自然自身的运动,即自然辩证法,而应该被阐释为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主要包含以下三项内容:实践(包括劳动)辩证法、人化自然辩证法和社会形态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却早已出现.它伴随着人类共同劳动或劳动协作的产生而出,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本文还是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圣贤和时代精英们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管理思想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现代管理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当代虽然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加,但社会危机频发.人类被物质财富感染和鼓舞的同时,人类对幸福的定义却日趋物化,对幸福的追求也日发的狭窄;导致人类幸福感流失.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于人类幸福的追求,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亦是对于人类幸福终极关切.而马克思塑造出科学共产主义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人类定义和追求幸福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途径;对当代人追求幸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确证了其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学者安东里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的"非物质劳动"概念,自从提出以来即饱受争议.但一个概念之所以能够提出,必然存在其意义,否则在理论上无法成立.这一概念意欲在新的时代状况下构建无产阶级政治主体,其马克思式的理论旨趣值得称道.而国内外学者关于这一概念的褒扬和批判都是值得重视的,他们不仅指出了这一概念的不足,更是挖掘出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对于我们理解在当今时代状况下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变化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是马克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性总结.20世纪前后,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新的挑战;马克思之后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不同的视角在坚守和发展马克思思想或"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石"重建"被僵化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面临着重建后的无奈和矛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旨趣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跨越时空的,哈贝马斯的理论建树更多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式革新,而不是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是以物质生产范畴为逻辑起点,而物质生产的两个维度(一是物质生产与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与解放)则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两条相互交织的逻辑线索.在物质生产范畴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逻辑系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阶段性规律(自由竞争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一般、个别和特殊这三重逻辑共同指向一个理论目标: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文学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两种美好的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人类语言产生时,劳动时所喊的号子逐渐形成音高高低变化,就形成了音乐.经历漫长的过程后,原始巫术中可以看到文学、音乐、舞蹈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根源,论述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对公平正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流派,动物解放论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中,提出了动物拥有和人一样的享有道德关怀的权利.动物解放论敲响了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大钟,但这个理论有其内在的缺陷,尽管如此,它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