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土木建筑》2010,(9):120-120
日前,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这意味着海口市开始采取行动保护和整治历史文化建筑。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6,(2):79-80
本文简单介绍了骑楼建筑的种类与建筑风格。分析了老城区骑楼保护与改造的现状,最后从老街区的商业定位、建筑改造、街区街景改造等级三个方面来阐述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彬 《建筑与环境》2013,(5):133-135
海口骑楼历史街区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了海口自开埠以来重要的历史记忆。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目前较为衰败残破。本文通过对骑楼老街现状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主要探讨骑楼历史街区应如何保护与更新再利用,如何发掘原有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重塑老街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赵兴雅  胡文荟 《城市建筑》2022,(15):154-158
民居多以聚落的形式分布各地,以气候环境为重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模式。本文将海口骑楼街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初步了解海口骑楼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过程。以街区内部骑楼建筑的立面形式和内部功能平面的划分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切入点,归纳既有建筑类型并有针对性地为海口骑楼的保护更新提供问题导向,从而进一步思考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浪潮下海口骑楼的更新模式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结合海口骑楼建筑旅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项目旅游集散广场基坑监测实例,分析了基坑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基坑水平位移、基坑沉降、土体深层位移等随着基坑深度增加而同步变化,而且水位变化对建筑沉降有一定影响,同时基坑监测过程中要及时发出预报,采取措施控制险情,确保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6.
被雕刻的南洋风情 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走进骑楼老街仿佛走进了个世界的老香港:嘈杂的人群、林立的商铺、来来往往的摩托车和三轮车,有一种陈旧的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国内目前与骑楼相关的设计规范中考虑到了骑楼建筑人行道的通行效率,但较少提及自然环境对于骑楼建筑人行道尺度的影响。本文以海口骑楼为例,采用典型气象条件下太阳高度角、飘雨角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朝向条件下单侧骑楼建筑人行道的合理尺度及考虑街道的可穿越性对骑楼人行道尺度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尺度及改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广州与海口存续的骑楼携带了大量的文化基因,装饰是反映文化心理的外化语言,最为直观和可靠。广州骑楼的装饰多元融合,海口骑楼南洋风格明显但同时又呈现拼贴式的中外交汇。二者本土文化差异、外来文化呈现、地域文化调适所反映出的差异,成因是两地文化基因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广西梧州市骑楼城环境整治规划这一案例,探讨如何在一个人居环境极其恶劣、城市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但传统文化又非常丰富的地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一个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经济上可承受的新城区。强调规划设计和建设遵从自然、尊重人和尊重地方精神。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3)
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其不仅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还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海南海口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骑楼建筑就是这样一类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且兼具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入选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街,既有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借鉴了西方建筑,甚至还受南洋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力。文章以海南海口骑楼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背景、历史传承、结构、风格等方面分析其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11.
骑楼作为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民居形式之一,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口骑楼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性气候条件下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骑楼2层部分的热舒适性较差、骑楼内部的整体通风状况也不是太好.这与当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错综复杂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通过减小骑楼2层空间的进深、加设通风井、增强外围护结构(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可有效改善骑楼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这对于减少夏季空调开启时间、减少空调能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3)
除却人文内涵,建筑作为物质存在的审美客体,在线条、形体、色彩、质感、装饰等建筑语言上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海口骑楼建筑备受学者关注,但更多的是挖掘其人文内涵,较少涉及物质本体审美。该文立足建筑的客观形态,从比例和尺度、空间与结构、建筑的装饰、建筑的材料和色彩、建筑的环境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构建骑楼建筑形态审美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筑审美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性很强的文化现象,审美主体既要经历情感、想象的认识心理过程,又要从审美需要、欲望等价值心理来审视,而审美客体建筑是诸多艺术门类的一个综合体,同时又是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海口骑楼作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不仅物质的建筑形态审美特征显著,同时蕴涵在物质层面之下的精神层面的审美特征也耐人寻味,本文试从怀旧审美、残缺审美、骑楼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及骑楼街区民俗文化审美角度来阐述海口骑楼建筑的审美,重点在于精神层面的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梧州骑楼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骑楼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海口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根据行动要求,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要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工地车辆应冲洗干净,保持排水通畅,污水未经处理不得进入市政管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件、料具等物料应按总平面布局进行码放,易产生尘埃的物料装卸、堆放,  相似文献   

16.
谢璇  骆建云  周霞 《华中建筑》2001,19(4):79-81
广州对旧城区中的传统骑楼商业街的改造,经历了从成片拆掉到对典型商业街保护修整的尝试,透过现象分析骑楼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探讨对其保护应以尊重传统街区的历史环境氛围为出发点,以一种动态,多方面综合的方式,促进传统骑楼街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州骑楼商业街特色的保护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历史街区的骑楼建筑是岭南城市商住民居的典型。保护好传统骑楼商业街,是维系广州城市风貌特色,城市文化地方性的重要举措。 1 广州人钟情骑楼商业街 广州市规划院曾对480名市民作过一项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市民对骑楼街保护的意见,结论是50%的人认为应保留,只有15.7%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对骑楼街能否代表广州传统商业街特色的问题,31.2%的人认为“完全反映”,61.2%的人认为“部分反映”。将两个旧城传统骑楼商业街与一个大型百货购物中心并列让市民选择,对前二者喜爱程度分别为42.3%(北京路),43.8%(上、下九  相似文献   

18.
张娇 《城建档案》2012,(11):29-30
本文针对海口骑楼老街独特的建筑结构及其贯穿海口近代建筑的文化韵味,提出应重视骑楼档案的收集,为综合整治与修缮提供有利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梧州骑楼与骑楼文化的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韬  梁武波 《南方建筑》2006,110(6):25-27
本文从骑楼的历史出发,介绍了梧州骑楼的分布及建筑特征,并结合岭南文化讨论了梧州骑楼所体现的文化特性,最后,对骑楼文化的延续之道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庄馨蕾  赵冲  张鹰 《华中建筑》2020,(12):40-43
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海口骑楼老街是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但在近百年的变迁中,由于人口与产权的复杂化导致骑楼传统空间格局发生改变。该文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山路骑楼建筑为例,通过记录海口骑楼空间格局的现状,对建筑平面类型与空间尺度的分析,梳理出骑楼平面分类表格,揭示其演变规律,为骑楼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提供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