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给稀土出口发放通行证"。中国商务部元旦期间调整出口许可目录,取消稀土配额管理的消息,突然引起世界各大媒体关注。中国与西方持续多年的"稀土战"被认为暂告一段落。路透社称,限制取消让西方国家松了一口气。有媒体将这解读为中国释放出经济开放合作的信号。有媒体却称,这是中国向西方妥协。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说,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遵守  相似文献   

2.
李婧  吴卫 《包装学报》2015,7(1):87-91
香港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断跟随西方的设计潮流,借鉴西方的设计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特色,确定了他将传统与现代互融、东方古韵与西方潮流兼收并蓄的艺术设计风格。他在创作中善于运用创意思维模式对已有的设计进行创新性再设计;擅长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构整合,在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将东情西韵巧妙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西方时尚精神融合到一起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3.
倪传婧是香港著名的女插画师,她结合中西方元素,用西方色彩描绘中国故事,用中国色彩勾勒西方世界。艺术语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在倪传婧的插画中有3个艺术语言常被用到:一是夸张,强调表现对象的特征,加强作者主观情感抒发;二是隐喻,给予作品想像空间,让观者身临其境;三是象征,赋予作品以深意。通过这些主要艺术语言的运用,让观者韵味无穷、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4.
甘泉  高瞩  David Heathcote 《包装工程》2021,42(20):346-351
目的 1840—1949年是中英两国商品贸易交流最频繁的百余年,包装作为西方物质文明的载体,伴随着西学东渐之风大量、集中地传入中国,以至于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上带有鲜明的西方烙印.以跨文化视角研究包装设计的历史进程,将中英百年的设计现象放置于全球视域中,探究中英两国百年包装设计文化互摄的面貌以及互动中的复杂关系,梳理中国包装设计现代化进程中对异质文化的接纳与融合.方法 采用图像学研究法分析中英包装设计的风格;使用谱系研究法梳理比对材料及包装印刷的技术手段;深入解析中英贸易往来的时代背景、贸易制度和社会环境.结论 中国包装设计的形态、风格和审美意识在中英贸易文化交流中深受西方艺术设计思潮的影响;包装设计背后的文化流动是交汇的,一方面是英国对东方韵味的好奇与想象,一方面是中国对西方器物的追从与崇尚;现代中国包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在中西方文化接触、借鉴和创造中不断强化自我认同形成的,是地域属性背景下的吐故纳新.  相似文献   

5.
徐辉 《硅谷》2009,(15)
<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主要是照搬西方美术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借以图强救国,促进了中国现代美术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时代的世界多元性对西方美术教育的机械模仿使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完全的丧失了自我,抑制了教育的创造性影响了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强大这都离不开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6.
孔莉莉 《上海包装》2000,(4):23-24,27
三、国际化风格与东西方各自本土化的比较不少观点认为 :设计领域的“中国特色”。只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国际化的设计风格而言。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中国的设计界往往忽略了国际化风格并非西方自身的传统特点这一特征。国际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以设计的科学性为基础的设计手段 ,而引发的无地域差别的一种设计风格。西方设计 ,同样遇到了与我们相似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和国际化、现代化设计的交融性问题。只是西方比我们走得早一些。在与他们成败得失的经验中作横向的比较 ,将有利于我们中国设计的自身发展。冈特·兰勃先生…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朝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特点。近现代有更多的西方建筑形式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武汉的建筑就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国中国"的出现不仅把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带入了武汉,也让教堂、外国领事馆、等极具西方特色的建筑在武汉随处可见。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武汉的建筑经历了转型,中西建筑特点相互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武汉的建筑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上讲 ,加入WTO会对中国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该说 ,中国加入WTO谈判的难点不在于农业 ,而在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其原因是 :(1)WTO要求中国尽快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15 % ,而中国也承诺于2000年将平均关税降到15% ,但是 ,目前中国一些关键品种的进品关税税率如汽车与上述目标相去甚远 ;(2)在开放商品贸易、取消非关税措施尤其是许可证和配额方面 ,中国面临较大压力 ;(3)在开放服务市场方面 ,西方认为中国远未达到其要求。因此 ,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的问题相对简单一些 ,主要是西方国家认为中…  相似文献   

9.
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中国外销壁纸生产盛极一时,在西方室内装饰中引发了一股强劲的对中国壁纸的爱好与流行.中国壁纸的生产和输出不完全是中国的事件,而是当时繁荣的中西方贸易的产物,是在西方强烈需求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新型艺术手工业.本文回顾了西方壁纸生产的传统,对中国外销壁纸的种类、主题纹样,以及欧洲本地模仿中国壁纸而发展出来的"中国风"壁纸等作了介绍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时代美学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慧娟 《包装工程》2013,34(12):102-104,118
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角度出发,分析了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形成得益于传统思想的解放;进一步分析了19 世纪末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绘画和审美的冲击,指出月份牌广告画作为我国早期广告画的成功与不足;进而论述了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形成、鼎盛、衰败的原因和发展历程;最后得出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时代美学价值、地域价值,以期对今天的商业设计工作者及民俗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王辉 《包装世界》2015,(5):107-108
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人们逐渐接受并喜爱西方婚礼仪式,婚礼服越来越受重视。随着婚礼服品牌在中国的崛起和高级定制的兴起,设计师们全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婚纱和华服,特色化设计也将成为婚礼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使中国的婚礼服和西方的婚礼服产生如此的差异?本文首先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民俗底蕴进行了解与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之处的原因,促使中西方婚礼服的文化交融与结合。主要目的是了解在国际时尚舞台上,中国的民族元素与文化在与西方婚纱碰撞后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历来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试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宗崇拜和西方文化中的骑士崇拜作出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随着中西方的不断接触,不断交流,中西方的文化必然会产生某些摩擦和碰撞,为解决或尽量避免这些摩擦和冲突,中国学生就要尽量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然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化思路,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而学生也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先后来到中国,传教士们带来了西方印刷技术,促使中国传统手工印刷方式转变为机器印刷。西方传入的印刷技术主要有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三类,对书籍插图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印刷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葡萄牙人向东开辟新航路从而踏上中国大陆,东西方之间开启了新的文化交往。尤其是来华传教士,作为较早踏上中国大陆的欧洲人,他们向西方介绍的中国政教风俗特别是对中国法律的直观感受,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模糊美学以其特有的精神境界为东西方所探求,并在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艺术,乃至近代西方绘画艺术。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三个特性导致了模糊美学的形成,丰富了对艺术的理解和体会,更突出了中国艺术的博大与神秘。  相似文献   

17.
素描是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高校的素描教学在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素描之间既要有内在的主体性,又要有融合.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素描体系的分析,反映高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加以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抄袭自然;二、对传统的遗失和学习西方过程中的肤浅;三、设计素描教学体系的混乱.为此,需要从表现对社会的看法入手,加强高校素描教学理论的研究,不能漠视这一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着传统中国,中西文化在摩擦和冲突中逐步走向了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从近代初期视之为“夷学”,到洋务运动时期称之为“西学”,再到戊戌变法时奉之为“新学”。这一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称谓的变更,还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日益深人,时人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接纳、再到向往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9.
岳缠 《中国科技博览》2009,(14):147-148
以人为本理念无论中国和西方都有其传统,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关注民心,但却是统治者的一种“牧民”策略:西方传统人本思想关注人与世界的和解,但却事与愿违:马克思主义则从现实人的角度出发试图对西方传统人本思想进行改造: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特点、特色、特征与差异,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文章透过东西方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比较、东西方服饰艺术的形态差异比较,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而西方服饰文化观念更注重崇尚人体美,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追求感官刺激,服装突出表现自我的个性。而且东西方服饰中不同的结构款式外形文化、不同的图案装饰文化、不同的色彩文化、不同的材质和衣料文化以及不同的着装观念也构成了东西方不同服饰艺术的形态差异。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东西方各个时期的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式服饰与西式服饰因为不同的审美意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服装服饰也时有风格上的交汇和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的趋势也在加强。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因此,探究中、西方服饰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