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探1井深井段钻井液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纵向上存在多个压力系统及直劈裂缝,易发生恶性井漏导致溢漏同存;寒武系高台组大段膏盐层易发生蠕变缩径造成阻卡;井底温度高导致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针对以上难点,本井五开、六开、七开分别使用钾聚磺、抗高温油基、抗高温钾聚磺钻井液体系,重点强化钻井液封堵防塌润滑性能、防漏治漏、抗膏盐污染能力及抗高温性能,保证了本井超深井段的顺利安全钻井。  相似文献   

2.
与常规直井相比,水平井能够增大油层裸露面积,有效连通储层裂缝、提高储层导流能力,通过压裂等增产措施,提高单井产量。水平井产量一般比邻近直井高出3~5倍。延长气田针对建产快的水平井开展了一系列提高钻井速度的技术攻关,通过井身结构优化、"个性化"的PDC钻头、钻井液技术优化、斜井段和水平段的清砂技术改善等一系列技术革新,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油气显示主要在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埋深在4200-6500m,其中主力油层奥陶系一般埋深5550m左右。三叠系、石炭系井眼失稳问题一直是该油田勘探与开发的技术难点。TK860X井是在该地区实施的一口"直-増斜-稳斜-降斜-直"型开发井,完钻井深:5611m,垂深:5562.72m。根据地层特点,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采用聚合醇聚磺混油钻井液钻井液,易塌地层密度控制在1.30g/cm3。施工中通过提高钻井液滤液的抑制性,减小泥页岩的水化膨胀作用;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封堵地层微裂缝,提高地层整体承压能力,改善泥饼质量,降低滤失量,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1],现场施工顺利。  相似文献   

4.
胡永锋  圳县  於贤超  张然 《广东化工》2012,39(14):139-140
布于塔河油田第九区块的AT28井是一口追踪本区烃源和探明盐上、盐下储盖层特征的重要探井。该井针对不同开次不同地层的特性,本井先后采用了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聚磺钻井液体系、欠饱和盐水聚磺钻井液体系和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油田二开井身结构的难题开展钻井液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分析该区块的地质特点以及不下技套钻井液技术难点,确定采用钾钙基聚磺钻井液体系,结合室内实验,通过对蒸馏水、常规聚磺钻井液以及钾钙基聚磺钻井液采用泥页岩膨胀实验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发现浸泡在钾钙基聚磺钻井液中的岩样,24 h后膨胀高度为0.68 mm。确定钾基聚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页岩水化膨胀和分散的能力。同时进行岩屑滚动回收率评价,钾钙基聚磺钻井液体系对钻屑有很好的抑制分散的作用,钻屑回收率高达85.2%,在现场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开发钻遇碳质泥岩和煤层段,煤层和碳质泥岩胶结疏松,新井眼钻开后地层应力被释放和水化膨胀分散,极易导致坍塌掉块形成大肚子井眼,造成蹩钻、起下钻阻卡甚至井眼报废等恶性事故。水平段钻遇不同程度的微裂缝,发生渗透性和失返性漏失引起井下复杂,导致钻井难以继续。采用具有防塌和防漏能力封堵型聚磺钻井液,并优选出了封堵型聚磺钻井液体系配方,该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和防漏失能力,较强的润滑能力,能有效地提高钻井速度,同时提高储层保护性、改善钻井液流变性、钻井液抗污染性强,预防井下事故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宁坤  梁大川  王毅 《广东化工》2015,42(4):10-11,9
四川盆地川西须五段储层为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藏,可供勘探面积巨大。须五气藏纵向砂体厚大,为满足体积压裂大排量、实现分层需求,且不影响后期排液,需优化形成油套混注多封隔器多段压裂完井管柱。前期新场须五气藏直井/定向井老井挖潜施工井,成功率低,急需优化形成可靠性高的分段压裂管柱,为须五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1]。  相似文献   

8.
孔嫦娥  胡嘉  姚猛 《辽宁化工》2013,(11):1334-1337
由于低渗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其孔隙结构异常复杂,表现出非达西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技术作为开发低渗透储层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点。本文采用拟三维思想,利用积分法推导了水平井在水平面上的流函数和势函数。并针对低渗透储层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计算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时的极限井距,结合等产量-源-汇典型解,对比联合布井与纯直井布井时极限井距的差异。并得到不同水平井段长度下,极限井距与启动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经实例验证,此方法对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确定合理井距开发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ADMa-4H井是艾哈代布油田背斜构造AD1区块的一口大位移水平井,设计井深4693.43m,实际完钻井深4697m,四开水平段长1301m,水平位移1892.4m,使用混油聚磺钻井液体系进行钻进。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在室内通过科研攻关实验优化和完善了水平段钻井液配方,维持泥浆较低密度,为这区块水平段降低泥浆密度提供了依据。在现场通过精细施工,优化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克服大位移小井眼水平段扭矩和摩阻大幅度升高导致水平段后期定向困难、钻屑携带困难、井壁易失稳等各种困难,保证了整个小井眼水平段施工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摩阻低、润滑性强、悬浮能力高、流动阻力低,从而保证四开大位移小井眼水平段定向过程小钻具未发生自锁现象,定向施工顺利,传输测井等完井作业施工均顺利。  相似文献   

10.
柯22C井为吐哈油田的一口重点小井眼侧钻井,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柯柯亚构造带,实际完钻井深3933m,选用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防塌性、抑制性,携砂悬浮能力好。该井磨铣开窗段加入XC(黄原胶),以提高钻井液悬浮携带能力,使铁屑能够顺利携带出套管;定向造斜段,加入足量DF(改性褐煤低荧光防塌剂),SPNH(高温泥浆处理剂)减少钻井液滤失量,确保煤层段钻井液性能的稳定,防漏防塌;充气欠平衡段降低钻井液密度并维护性能,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携带性,防漏防塌。  相似文献   

11.
长南气田的上古地层水平井,主要产层集中在石盒子组和山西组,该层位具有煤、碳质泥岩与砂层互杂,随着水平段的不断延长,钻遇煤层和泥岩的概率也不断提高,常规的聚磺钻井液体系不能满足钻井施工需求,通过高桥26-126H井的现场施工与试验结合,成功将烷基糖苷体系钻井液应用于水平段施工。现场水平段施工井眼保持良好的净化和稳定状态,有效解决了水平段砂泥互层的钻井难题。  相似文献   

12.
安深3-1HF井是河南油田泌阳凹陷的一口非常规致密砂岩油气藏水平井,完钻井深4241m,垂深3471.79m,水平段长达706m。该井在水平段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滑动钻进加压困难;地层裂缝发育,易发生井漏;水平段井眼尺寸小,岩屑不易清除。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井身剖面,优选小尺寸单弯动力钻具,优化钻具组合,应用强封堵聚磺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有力地保证了该井的顺利完钻。  相似文献   

13.
樊154-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也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在低孔低渗区块实施长水平段分段压裂改造以期获得较高产能的局重点试验井。该井完钻井深4066m,水平位移1517.30m,水平段长1230.00m。该井上部地层岩性胶结疏松,易发生坍塌,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地层粘土造浆;水平段岩性主要为泥页岩,钻井液应增强抑制性,防止发生严重的井壁垮塌掉块。因此,针对钻井液要满足润滑、携岩、井壁稳定和油气层保护以及低钻井成本等多项因素,三开水平段采用铝胺高性能钻井液,该钻井液防塌、抑制和润滑防卡能力强,保证了钻井施工的正常进行,该井安全钻至井深4066m。  相似文献   

14.
白庙气田属于深层复杂断块致密砂岩凝析气藏,2001年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投入开发以来,主要靠直井开采。气井压裂投产初期一般具有较高的产能,但随着凝析油在近井地带析出堵塞渗流通道,产量下降快,多数气井在生产一段时间后甚至停产。因此气藏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2009年以来,开展了水平井开发这类气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深层致密砂岩凝析气藏的合理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车142区块位于东风港油田,属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西洼陷。钻井施工以生产井(直井、定向井)为主,平均井深3300米。其上部地层成岩性差,泥岩性松软,松散易水化分散、坍塌,极易发生起下钻阻卡,下部沙河街组井段的井壁稳定,制约该区块影响钻井速度的提高。结合车142区块地层特点,从现场实际和钻井液方面入手,通过钻井液处理剂优选,研究改进了一套以钻井液为核心的优快钻进技术,在上部井段应用“一高四低二适当”的聚合物钻井液,在下部井段应用封堵、降低钻井液滤失量、适当调节密度、抗高温的聚磺钻井液技术。通过12口试验井现场应用,与同施工区块相同钻井方式的井对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5.05%,平均建井周期缩短3.5天/口井。  相似文献   

16.
在伊朗YD油田开发早期中,由于钻遇地层复杂,且水平段较长,导致多口水平井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钻。通过分析卡钻原因,调整钻井液体系并优化钻井液配方。采用KCl聚磺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流变性能得以改善,润滑性能较好,具有较强抑制能力,能够有效避免Sarvak地层低压高渗造成的携岩和卡钻问题。另外针对造斜段和水平段不同的地质及工程特性,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配套的施工现场技术及管理措施,卡钻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项目后期的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很少再出现卡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自采用了优快钻井工艺、简化井身结构,实行“长裸眼”钻井以来,上部裸眼井段相对浸泡时间大大增加,钻井液密度上低下高且地层存在多套压力体系,导致渗漏、缩径、阻卡、垮塌、扩径等问题更为突出.以新疆塔河油田TK249井为例介绍了其地质分层情况以及二开4200多米长裸眼井段穿越多套复杂压力地层的钻井液技术施工难点.针对长裸眼井段钻遇不同地层所出现的不同问题,分别选用了抑制能力强的聚合物钻井液和抗高温能力强的聚磺钻井液体系成功的解决了该井段地层易发固相污染、起下钻阻卡引起长井段划眼、卡钻以及下部地层易发生掉块、井塌等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阳  潘炳玉  刘凯  刘博健  伊朗 《广东化工》2013,40(17):145-146
针对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地层特点和钻井施工要求,以苏11-25-56直井为落脚点,对该区块的直井分段钻井液技术进行剖析。该钻井液技术对各井段易出现的井下复杂情况分段进行解决,并指出了各井段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方法。分段钻井液技术对井下复杂情况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保证了高效的钻进速度和降低了钻井液对气藏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钻大斜度定向井、深井及水敏性易塌地层的钻井液润滑、防塌等问题,将聚合醇应用于聚合物钻井液、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中,利用聚合醇的特点,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润滑能力、热稳定性和油层保护能力。经过文266-9井、文79-186井和桥66-23井等五口井的应用,均无粘附卡钻现象,完井电测一次成功率达80%,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10.52%。从而总结出了一套解决勘探老区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水敏性地层、深井等现场施工难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为典型低孔、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四低"岩性气藏,为实现低成本开发战略,从精细地质研究入手,以提高I、I类井比例为工作重点,建立直井与丛式井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确立了"空白区直井先期控制,富集区丛式井集中建产"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优化布井技术思路,通过技术运用和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为国内外同类岩性气藏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