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原设计为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造气车间原配有五台直径为2.74米的U、G、I型固定层煤气炉,1972年以后,我厂广大职工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相继增建了二台煤气炉(其中一台为富氧空气连续气化炉),并将原来的五号煤气炉改造成富氧连续气化一间歇两用炉,使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煤气工段进行一系列小改小革,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一氨厂间歇煤气炉工艺生产流程上采用了全型煤富氧气化技术工艺。对比分析了间歇气化和富氧气化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的型煤富氧连续气化的工艺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冯国华  靳明照 《玻璃》2008,35(1):17-19
介绍了富氧煤气气化技术在浮法玻璃煤气炉中的应用和节能降耗的原理,对富氧煤气气化技术的市场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中氮肥行业固定床煤气炉空气间歇气化和富氧连续气化工艺技术现状,着重讨论了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制富氧技术,分析论证了变压吸附法富氧用于Φ3000mm、Φ2745mmUGI型间歇式固定床煤气炉进行常压连续气化工艺的经济效果,并探讨了可行的技改方案。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富氧连续气化技术的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富氧气化炉的操作要点,并提出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富氧连续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富氧气化炉的吨氨煤耗在1.4t左右,产气量比间歇气化炉提高50%以上,废热锅炉和夹套所产蒸汽基本能自给。  相似文献   

6.
<正> 解放以来,我国的煤气化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冶金、机械工业的煤气站中主要是 W-G、3AД-13和3MД型炉。在化学工业中主要是Д型和 U.G.I.型炉。这些煤气发生炉和水煤气炉均属常压操作,所得煤气的热值较低,而且对原料煤煤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始建于196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合成氨23万t、尿素38万t的中型氮肥企业,气化工艺采用山西白煤及型煤固定床间歇气化。目前氮肥事业部有2套造气系统,17台煤气炉,16开1备,其中1台φ2400煤气炉,14台φ2610煤气炉,2台φ2800煤气炉。自1998年起,我公司开始逐台对煤气炉炉径进行了扩径改造,由φ2260扩至φ2400再扩至φ2610及φ2800。在这几年改造过程中,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及对煤气炉的认识,对原煤气炉结构进行了大量改造,提高了单炉发气量,降低了白煤耗。  相似文献   

8.
丁友清  王昌敏 《贵州化工》2013,38(3):47-49,52
为提高煤气炉的产气能力和降低合成氨成本,通过应用富氧连续气化技术使用于小籽煤和型煤气化,并不断摸索和调整工艺,达到了稳定生产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拓宽了煤气炉使用煤种。文章还简要介绍变压吸附制氧和富氧连续气化原理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创的粉煤成型富氧连续气化技术于2007年12月初获得重大突破。从江西昌昱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经过10个多月的攻关,该公司与福建三明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固定床间歇煤气炉型煤富氧气化技术改造工程取得成功。新建的5台Φ3 000 mm固定床间歇煤气炉已在三明化工有限公司投  相似文献   

10.
富氧空气连续制气技术成熟,其特点是产气能力高、余热利用好、可烧小块焦(或(?))、自动化程度高,且消除了环境污染。介绍国内外把煤气发生炉、水煤气炉改造为富氧连续制气的流程和操作数据,结合工程设计中配有空分装置,利用副产的氧气,运用富氧空气连续制气技术,在煤气站设计中的有关情况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常压富氧连续气化法是解决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炉碳转化率问题和拓宽所用煤炭粒度的方法之一。针对晋城无烟煤生产合成氨,对常压富氧连续气化法和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法进行分析对比,常压富氧连续气化法成本的提高主要在于氧耗,这也是制约该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若能降低氧耗,其经济性将会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李永恒 《中氮肥》1989,(2):111-114
一、前言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自动阀门(液动或气动,下同),是控制煤气炉生产过程中气化剂切换和煤气走向的重要设施。阀门型式的选择和阀门质量的优劣,对炉况的稳定十分重要,不但直接影响煤气炉的气化效果(半水煤气的质量和气量),而且还涉及能  相似文献   

13.
由江西昌昱实业有限公司总包承建的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富氧连续气化技术项目于2009年6月中旬成功投用。新建的4台连续富氧气化煤气炉已全部投运,各项指标均达到并优于设计指标。晋开化工公司改造前的造气系统为固定床间歇煤气炉,吨氨入炉煤耗为1.30t,灰渣残碳质量分数在20%-30%,吨氨综合成本为1900多元。实施新型型煤富氧连续气化煤气炉改造后,吨氨入炉煤耗降至1.18—1.20t,残碳质量分数下降到10%,吨氨综合成本下降至1750元。晋开化工公司表示:  相似文献   

14.
李永恒 《中氮肥》2011,(1):57-58
1何谓"阀待"盲区在固定层煤气炉间歇气化过程中,在一个工作循环里可以分为5~6个阶段,每个阶段在转换时都是用自动阀门开或关来控制气化剂或煤气的走向。煤气炉在正常工况下,炉内的燃料在燃  相似文献   

15.
富氧连续气化工艺及操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庆 《中氮肥》2003,(5):35-36
富氧连续气化技术,经过几年的应用和发展,技术方面已趋完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公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1 富氧连续气化的技术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1)具有生产连续性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是结合富氧气化技术完全上吹特点,为提高设备利用率而设计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可不停车下灰,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实际生产中,由于入炉原料变化或操作原因造成炉况波动时,如何保持炉况稳定和系统高负荷稳定生产两方面平衡,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经过长时间摸索,我们认为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以保炉况为主,兼顾系统高负…  相似文献   

16.
变压吸附制纯氧,富氧连续气化制合成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戎 《中氮肥》1995,(6):11-13
论述了富氧制合成气、变压吸附制纯氧的技术特点,利用原Φ3000UGI间歇式煤气炉做局部改造、选择PSA富氧常压连续气化工艺,可做到一炉变两炉、简化工艺、降低能耗、拓宽原料路线、投资省、见效快,收益大。  相似文献   

17.
0 前 言我公司现有二套合成氨生产系统 ,造气分厂一期有 8台间歇炉 ,二期有 3台 3m富氧连续气化炉。原料一直以本地小机焦厂生产的机焦为主 ,山西块煤为辅。由于原料市场变化 ,进厂原料中小粒度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给两系统造气炉优化操作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分厂决定原料分烧。为充分利用富氧连续气化技术优点 ,提高原料利用率 ,集团公司决定在富氧气化炉上试烧小粒度混焦 (煤 )。经过精心准备 ,于 2 0 0 3年元月6日开始在 B#富氧炉上试烧。经过一段时间摸索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公司富氧气化炉烧小粒度混焦 (煤 )的有关情…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5,(3):49-53
介绍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技术,并对型煤富氧连续气化与间歇气化技术进行了比较。以云南煤化集团沾化分公司为例,提出型煤间歇气化改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改造方案,并对其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返焦回收     
一、工艺概述我厂有8台直径为2.74米的U.G.I.煤气发生炉,其中一台为富氧炉。用>25毫米的块焦固定层制气。每台发生炉平均产氨53~55吨/日,吨氨入炉焦耗(折合84%固定炭)为1250公斤。根据统计数字,当满负荷生产时,每台发生炉每天排灰量为20~22吨,其灰渣组成如下: 返块焦 25~30%渣块 30~35% <10毫米粉渣 35~45%(含炭10%)  相似文献   

20.
管承浩  万淑敏  杨杰  刘心明 《玻璃》2012,39(8):8-10
从实际运行与管理出发,论述了影响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稳定运行的几个因素及运行与管理方法。包括如何控制好入炉气化煤的质量,控制好炉子气化层反应温度,控制好煤气炉产气量,操作管理好炉况,从而实现煤气发生炉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