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群  晏克非  冷杰 《计算机工程》2006,32(7):17-18,22
研究了设公交专用道时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对固定周期条件下,信号配时随路上交通流量变化而实时调整的优化算法。首先以总延误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优化函数,然后以饱和度限制及最小绿灯时间要求为约束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再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最优配时方案。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函数构造及求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控制单交叉口交通流并且优先公交,建立可变相序的实时滚动优化模型.该模型将公交优先嵌入优化控制,对每辆公交车实时分配权重系数,以交叉口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的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优化确定相位序列和相位长度.通过跳相来实现相序优化,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求解.具体实例表明,可变相序的实时滚动优化模型能有效地减少系统的人均延误,并能在尽量减小对社会车辆的影响下实现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伟  陈锋 《计算机工程》2007,33(16):217-219
建立了一种单交叉口自适应优化配时模型。通过对本周期交通流数据线性预测下一周期各车道的排队长度,以各相位绿灯结束时的排队长度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采用理想点法,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后的配时方案能够反映各相位实际交通需求,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有单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主要适用于低饱和交通状态,本文以过饱和交通状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定数理论分析了信号交叉口进口道的车辆到达与驶离规律,建立了信号周期与延误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单交叉口最小延误的信号周期计算公式.以某个四相位交叉口为例,针对3组不同流量比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分别获取了延误时间与信号周期之间的变化曲线,计算了最小延误所对应的最佳信号周期,并利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仿真得到了3组不同流量比情况下的延误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组流量比设置下,延误时间的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实验值相一致,有效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合理性,为解决过饱和状态下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王豹  王莹 《计算机仿真》2020,37(3):123-127
为充分利用交叉口有限的进出口车道资源,提升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及通行能力,采用基于预信号的交叉口几何设计方法,构建了以最大化通行能力为目标的交叉口车道划分模型及配时方案求解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车辆随机到达性,提出了基于实时交通需求的预信号动态控制方法。最后,基于实例,通过对比不同信号控制方案下的运行情况,利用VISSIM仿真平台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交叉口控制方法,所提出的车道划分模型及信号动态控制算法可有效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并减小延误。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交通多智能体信号控制系统中,由于传统遗传算法早熟收敛,全局搜索能力不强,无法快速找到最佳配时方案,同时没有考虑相邻交叉口的关联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交叉口子区Agent代替传统的交叉口Agent,在交叉口子区Agent中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算法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绿信比[λ]进行优化,使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D]最短。实验结果表明交叉口子区Agent代替交叉口Agent后,控制效果相似,节省了硬件资源,在交叉口子区Agent中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下的信号控制能迅速找到最佳配时方案,使平均延误时间最短。仿真实验表明,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交叉口区域控制应用到交叉口信号控制中有更好的性能,证明了用交叉口区域智能体替代交叉口智能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9.
陈小锋  史忠科 《计算机仿真》2010,27(7):262-266,298
针对包含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的城市单交叉路口信号优化问题,为缓解交通堵塞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混合优化方法.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惩罚策略,将具有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变为仅包含决策变量上、下限约束的优化问题;然后再分别采用自适应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和一种变搜索空间局部搜索算法进行混合优化,为了提高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优化效果,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最后针对多种交通需求模式,应用混合优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城市单交叉路口信号优化问题中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日趋紧张的交通拥挤这一全球性"城市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善目前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算法采用了淘汰机制和精英保留策略。仿真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改善了遗传算法早熟的现象,将此算法应用到交通信号的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四相位交叉路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信号周期内车辆延误总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以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控制变量的单路口交通信号优化模型.并分别以整数编码的PBIL算法和实数编码的EMNA算法两种典型分布估计算法求解单路口交通信号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两种分布估计算法均可用更小的种群规模快速高效地求得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固定相序的单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进行控制,本文设计了基于车流量预测的动态调整相位最大绿灯时间的模糊控制系统。综合考虑当前相位、后续相位的交通需求度,以此决定绿灯时间分配。通过模拟交通指挥者实际进行交通控制,实时根据各相位车辆的多少进行信号的智能控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调整,使隶属函数的选取更为合理,随交通状况的改变自适应地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通行车辆在交叉口的平均等待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控制方法,并且能更有效地处理随机性较大、不确定性较强的交通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区域交通计算机控制配时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充分发挥混沌理论和遗传算法各自的优势,开发了混沌遗传算法,混沌遗传算法能有效地改进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慢、早熟收敛和有可能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分析了城市交通这个复杂大系统的混沌性,并将混沌遗传算法成功应用于城市区域交通计算机控制信号配时优化。采用TSIS5.1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沌遗传算法比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大大加快,且车辆平均延误和平均停车率都比遗传算法和固定周期法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群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区域交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群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城市区域交通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采用两层递阶分布式结构,分阶段优化控制参数(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每个阶段长10-3O分钟,周期、相位差由区域控制级每阶段优化一次,绿信比由交叉口控制级每周期优化一次。采用车辆延误为性能指标,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均采用三群协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冯博  李伟  王丽娜 《测控技术》2014,33(5):54-56
由于元胞传输模型更能详细描述实际的交通情况,因此在建立平面交叉口元胞传输模型的基础上,以交叉口延误最小为优化控制目标,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得到配时方案,并以单交叉口为实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遗传控制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既能够减少车辆延误,也能加快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状态空间模型遗传算法的两阶段混合优化算法,建立以车辆平均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为了解决差分进化算法在后期收敛速度变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引入改进后的状态空间模型遗传算法形成一种混合算法。然后,用所提出的混合算法对5个经典测试函数进行寻优测试,并与定时控制、差分进化算法以及状态空间模型遗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不仅提高了收敛速度,并且在保证了算法收敛精度的前提下缩短了迭代次数。最后,以单交叉路口为例,验证该混合算法在求解信号灯配时问题时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车流量急剧增加和道路通行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交通拥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道路交叉口信号灯优化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随机性强、离散性连续性混杂、难以用数学模型精确建模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用连续Petri网建立道路交通流模型,用离散Petri网对道路交叉口信号灯进行控制的方案。根据车流量的动态变化,采用模糊控制对交叉口绿灯时间进行自适应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以乘客平均延误最小为评价指标的变相序交通信号多相位模糊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在相位的选择上同时考虑相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乘客量,使得乘客量大的相位优先通行,体现了交通系统公交优先的思想。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获得绿灯增益时间。仿真实验分析表明,与传统模糊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有效地减少乘客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