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3.
4.
5.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将浓海水增浓精制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盐水,得到的高浓度盐水可以作为氨碱法纯碱生产的原料。采用等温法测定了0℃时Na2CO3-Na2SO4-Na Cl-H2O四元体系相平衡溶解度数据,绘制了相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0℃时该体系生成1个等温共饱点和3个结晶区,其中Na2CO3·10H2O结晶区面积较大,可用于碳酸钠水合物法增浓海水的工艺研究。物料守恒计算得出,该技术可使浓海水增浓80.56%,浓缩后氯化钠的浓度为原浓海水的5.14倍。碳酸钠水合物法增浓盐水用于纯碱生产的原料,可以减少原有纯碱生产工艺的化盐过程,有利于实现副产浓海水利用的最大化。该技术为浓海水高效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浓度的硅酸钠、碳酸钠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研究它们对有效氯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溶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测定稳定化处理后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结果表明:54 ℃下恒温密闭静置14 d后,加入硅酸钠、碳酸钠以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最高分别可保留初始浓度的88.16%、86.81%和92.85%;而不加任何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同样条件下其有效氯含量仅仅可保留初始浓度的76.58%。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可以作为次氯酸钠溶液的良好稳定剂。 相似文献
7.
8.
9.
10.
磁场影响溶液结晶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磁场对溶液结晶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磁场不仅可以化溶液结晶过程,刺激结晶成核,提高结晶生长速率,控制晶体粒径的分布,也可抑制溶液的结晶,降低结晶生长速率。针对不同的工程目的,选择合理的磁处理参数显得尤为重要。并提出磁场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蛋氨酸皂化液的冷却结晶除碱过程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冷却终温、降温速率、晶种添加量等结晶参数对冷却结晶产品十水碳酸钠的纯度以及碳酸钠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终温的升高,碳酸钠的脱除率逐渐降低,十水碳酸钠的纯度先增加然后几乎保持不变;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十水碳酸钠的纯度逐渐降低,碳酸钠的脱除率变化不大;随着十水碳酸钠晶种添加量的增加,十水碳酸钠的纯度先增加后降低,碳酸钠的脱除率几乎不变。优化工艺条件:降温速率为0.05℃/min,晶种添加量为7.5%(以生成结晶产品的质量为基准),冷冻终温为-1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水碳酸钠的纯度为96.41%,皂化液的碳酸钠脱除率为81.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EIS) 研究了碳族元素含氧酸盐对铝合金在3 .5 % ( 文中所叙述的3-5 % 的NaCl 均指质量分数,以下不再另注)NaCl 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溶液中添加低浓度的碳酸钠和硅酸钠及高浓度的硅酸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而添加低浓度的碳酸氢钠后缓蚀效率却很低,甚至没有缓蚀作用.碳酸钠和硅酸钠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是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不溶的沉淀膜和pH 效应实现的.碳酸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点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苯丙酮酸盐的结晶过程。在分析苯丙酮酸钠盐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和用酸的选择、加酸过程和搅拌速度的控制,以及结晶时间的选择,得到了优化的结晶工艺。苯丙酮酸钠盐的结晶收率达到91.7%,纯度达到98.5%。 相似文献
14.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用电解法退铬,退镀液中产生亚铬酸钠。用酸碱滴定法以酚酞作指示剂测定氢氧化钠,亚铬酸钠影响测定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用传统的酸碱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误差很大。通过实验改进了氢氧化钠的测定方法,用氯化钡沉淀亚铬酸钠等,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碳酸钡碳化过程的化学变化。三塔串联碳化时,集中导入二氧化碳气体,降低了后两塔的过饱和状态,也降低了晶核成长的推动力,这样,出现大批有缺陷的结晶,造成产品品质低下。分散导入二氧化碳气体,给晶核成长以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简单易行的复分解反应,以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合成试剂,以可溶性淀粉(SS)为晶型调控剂,制备出以球霰石晶型为主的碳酸钙多孔微球。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分别考察可溶性淀粉添加量、碳酸钠溶液滴加速度、氯化钙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比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晶型、形貌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SS添加量为0.5 g,滴加速度为1.5 mL/min,氯化钙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制备获得4~5 μm的多孔球霰石碳酸钙。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