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Planning》2016,(4)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通过分析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置情况和农业贷款情况,揭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能够为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低收入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4-38
农村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维护农村居民的经济安全,保证其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概况,指出当前农村普惠金融还存在金融服务的供需不平衡、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有限、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试图在以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普惠金融指数框架,用以评价和衡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将普惠金融指数构架为供给方、需求方和外部因素三个部分,供给方主要包括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指标,需求方主要考虑了产品和服务等指标,而外部因素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制定情况以及法律制度水平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普惠金融概念一提出就天然地形成了商业性与政策性这一对基本矛盾,并且构成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基于对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的解读,偏重政策性普惠金融发展难以持续,偏重商业性普惠金融发展则会陷入"普"而不"惠"或"惠"而不"普"的死胡同,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重新定义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逻辑,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获得感,为普惠金融基本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政策+普惠"模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视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等促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发展,使商业性与政策性在对立中寻求统一,以实现普惠金融在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普惠金融的发展缓解了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了普惠金融科学健康发展,研究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矛盾;最后针对各类主要矛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Planning》2020,(2)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不断渗透于各行各业,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完善了普惠金融的理想目标与发展蓝图,并且创新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模式。由于我国普惠金融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公益性、微利性,导致发展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市场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进而难以维系长期运营。首先阐述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概述,然后分析金融科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互联网金融形式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的"革命",是在传统金融体制或基于政府认可的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垄断下的民间诉求的突破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借助改革东风和自身固有的优势,助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4):98-99
融资难、成本高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互联网金融开启了融资新模式, P2P互联网借贷平台模式、大数据下电商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融资模式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生机。在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效化解融资难的问题,还需大力推进金融及相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愈趋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愈趋狭小的发展空间,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发展成果最终演变为钢筋水泥和破旧脏乱的城乡空间风貌。处理好生态与城市的关系,塑造优美的生态城市空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视角,深入分析海南生态的特质,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海南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从实施层面提出了海南城市生态建设四个方面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三门峡湖滨区面临转型发展的困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湖滨区面前的重要议题。该文在解读湖滨区发展现状及梳理相关理论进展的基础上,破解新政策背景下湖滨区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借鉴国外先进转型经验,构建以理念、载体、动力、手段、支撑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框架,并提出适宜的实施路径,为湖滨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要素和实施办法两个方面对如何实施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生态建筑设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城乡规划法》的出台表明了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城乡规划的主要发展的方向。本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从尊重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进行城乡规划。  相似文献   

14.
胡志勇 《城市勘测》2015,25(3):9-11
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将其构建为智慧城市的基础空间信息设施。本文以福州为例,在分析数字福州地理空间框架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总体框架、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数据资源、功能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向智慧福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转型升级的建设内容,以为其他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升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钟姝  李雄  张云路 《中国园林》2022,38(6):34-39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首先对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实现机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特色所在。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出发,结合研究团队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黄山店村示范点建成案例,系统阐述了以支撑“产业兴旺”、实现“生态宜居”、促进“乡风文明”、推动“治理有效”、助力“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数字社区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数字社区的发展情况,并讨论了今后数字社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冉申德  周健  李玉岐 《市政技术》2006,24(6):437-440,450
基于广州数字市政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广州数字市政框架系统的结构,并研究了框架系统的数据交换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对其他城市的数字市政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毅 《城市建筑》2014,(17):21-21
如何完善我国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城乡规划的民主、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就成为了必要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基于VDC/BIM的产品—组织—流程研究模型,增加软硬件的基础设施这一核心要素提出了POPi数字化集成框架。并针对大型超高层项目BIM应用及软件多样性和跨组织任务互依性的实践特征论述了POPi框架的要素模型和相应关系。论文结合苏州中南中心项目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POPi框架的四个核心要素模型,并基于要素模型分析了项目设计和施工前期阶段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邓毅 《中国园林》2003,19(12):51-53
总结回顾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城市生态公园对于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明确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