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卡耐基有一本风靡全球的书——《人性的弱点》,很多初读此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道理我都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却无法应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资本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2018年出版的《原则》一书中也写到"人们读过很多本奉劝你改变行为的书,而你也希望改变但最终未能改变,如果没有工具和计划的帮助,这些确实都是纸上谈兵"。"养成习惯"和"戒掉习惯"在困难程度等级上是一样的,当企业养成好"习惯"时,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115-118
小说回目是文本内容的精炼概括,对小说回目进行词频分析可以揭示出小说的意旨情趣。在《水浒传》回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大""打""闹"三词无疑是一部小说的关键词。"大"是《水浒》的主色调和,同时具有深刻的悖论意义即狭隘和空化;"打"和"闹"是《水浒》最核心的双重旋律,其自然的延伸即"智取"和"大战";"打""闹"既带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又是《水浒》最为传神精彩的关节。《水浒》作为一部"打""闹"的"大"书表现了一定的"忠义"色彩和"为市井细民写心"的思想,但更主要的它是一部小人物的幻想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着重读、说的训练。一、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  相似文献   

4.
澄澈明净的秋日,是最适合思考的时节--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刻,需要我们慢下来,静下来,等灵魂靠近,与它谈一谈。这样的时刻,如果要读一本书,那一定是梭罗的《瓦尔登》湖。然而这本薄薄的小书并没那么容易读懂,但没关系,我们现在有了全注疏本,它会带领你走近瓦尔登湖,走近自己。  相似文献   

5.
《园林》2019,(10)
《园冶》作为中国古代理论最清晰、技术最完备的造园专著,影响了明清园林的方方面面,作者计成在书中推陈出新提出诸多不同于古人、时人的造园方法。因计成的基本态度暗合苏轼诗论中的"反常合道",故本文试图通过"峭壁山""山石池""半山楼"三种具体造园方法的分析,切入《园冶》的造园主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
<正>既然是花,又何必自卑;既然是树,又何必弯腰;既然是云,又何必潜逃。留一泓清泉给自己,从中照见自己的美丽。就像传奇科学家霍金,他在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医生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但后来呢?霍金顽强地活了下来,尽管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并且创作出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3)
<正>断断续续读完了《呼兰河传》,那个天真烂漫的后园似乎比百草园还要有趣。在读《呼兰河传》的过程中,眼前总是浮现出鲁迅先生的影子。仿佛同时在读《朝花夕拾》和《呐喊》一般。我总觉得,鲁迅先生和萧红的相遇,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但我却不认为他们之间仅仅是暧昧、暗生的情愫或所谓的"惊天动地的一段隐藏的爱情"。我认为萧红是先生的一部分,还没完全打开就被扼杀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萧红是懂先生的,先生也是懂萧红的。所以,先生说过的很多话,在萧红身上,都是一语成谶。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我们在  相似文献   

8.
<正>"你若是厌倦了伦敦,那就是厌倦了人生。"去年,一本《伦敦传》为我们讲透伦敦历史,大街小巷皆有故事。不过,要说欧洲哪个城市最能为优雅、时髦和浪漫代言,唯有巴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城市故事》之《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一书,就向我们展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魔力:把生存变为生活。到底是什么令巴黎从众多中世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6)
<正>爸爸问:"儿子在信上写了什么?念给我听听。"妈妈回:"不知道,信里最后明确说了,‘勿念’。"刚上小学时,老师让买《十万个为什么》,结果我爸买回了《十万个怎么办》。当我把书带去学校时,别人的书里都是"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下雨前鸟儿为什么飞得低",而我的书里是"厨房着火怎么办""家里漏电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正>要读懂一个人不容易,读懂赵晓生难度更大。他是一个性格独特,而又难以琢磨的人。凭我们数十年的交往,才琢磨出一些门道。古人云"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正是他的写照,还应加上"弹透万首曲,方为乐中仙"。音乐作品从最粗浅到极其深奥的,他都了如指掌,耳熟能详。一次讲课中,他能凭记忆顺手弹奏数十首风格不同的作品,他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本领,过目不忘、过手能背。音乐"老顽童"知命之年,赵晓生对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每日吟诗作赋,标准时间是半夜4点左右动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