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确定小间隙永磁转子磁钢固定方法的可靠性,本文首先根据电机所运行的环境对EP型环氧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确定了用于本文小间隙磁钢固定粘接胶的型号,然后对粘接工艺的产品进行推力测试,并对比电机试验前后转子动平衡量的变化情况确定了粘接工艺的可靠性,经过多次批量的生产证明,此粘接工艺完全能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内置式电机转子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子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上,并未考虑到铁心与磁钢之间的环氧树脂胶的影响。以500 kW永磁电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胶对电机转子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电机转子强度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内聚力理论模型。通过基于内聚力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未考虑胶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内聚力模型的仿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铁心应力有明显减小,磁钢应力分布更均匀,整体的径向位移变小。对不同强度胶的电机转子分析,通过铁心强度、磁钢强度、接触间隙、接触压强及径向位移等数据优化得出,500 kW电机转子的设计中,选用11MP强度的胶为最佳,使得电机转子铁心和磁钢综合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永磁电机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从工艺要点与工艺过程方面分析了转子的磁钢装配、永磁电机总装配。具体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4.
分层阻抗理论是研究实心转子感应电机的一种有效方法,表面磁钢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与复合转子电机具有相似性,文中采用分层阻抗理论对表面磁钢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参数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5.
专利快讯     
正专利名称:压装式永磁电机转子专利申请号:CN201320331947.1公开号:CN203377699U申请日:2013.06.08公开日:2014.01.01申请人:上海海光电机有限公司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机。压装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子模块、永磁磁钢,转子模块安装在转轴上,转子模块的外圆周面上等间距的设有偶数个凸台,凸台的个数大于两个;两个相邻的凸台之间装有一个永磁磁钢,各永磁磁钢  相似文献   

6.
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永磁电机的结构和工艺较传统电机而言有较大差别,针对中小型表面式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其磁钢安装工艺、转子绑扎及烘焙工艺、动平衡工艺、电机总装工艺等,供从事永磁电机设计和制造的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永磁电机制造关键工艺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永磁电机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从工艺要点与工艺过程方面分析了转子的磁钢装配、永磁电机总装配。具体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8.
谷爱昱  邹继斌 《微电机》1999,32(5):50-52
分层阻抗理论是研究实心转子感应电机的一种有效方法,表面磁钢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与复合转子电机具有相似性,文中采用分层阻抗理论对表面磁钢永磁同步电机子参数分析并讨论 。  相似文献   

9.
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工艺角度出发,对转子磁钢固定、转子加工与动平衡、转子外径选取、永磁材料选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钛合金护套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护套对转子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护套,TC4钛合金护套需更大的预制过盈量,方能保证磁钢切向拉应力不超过材料抗拉强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钕铁硼永磁同步电机相比,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磁钢用量明显减少,性价比上升;与铁氧体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相比,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转子铁心制造成本有所下降,电机可靠性提高。重点分析了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的2种典型转子结构,讨论转子结构参数对电机性能和转矩能力的影响,并与钕铁硼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数据表明,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的磁阻转矩利用用率增加,磁钢用量减少,电机性价比提高。仿真数据表明,钕铁硼永磁磁阻同步电机磁阻转矩利用率增加,磁钢用量减少,电机性价比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定转子合装时容易吸附在一起导致定子绕组和轴承擦伤等问题,分析了定转子相吸的具体原因,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定转子合装工艺方案,并通过现场试装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将PMSM定转子合装工艺进行了推广应用,不但解决了绕组、轴承擦伤等问题,提升电机装配质量,而且大幅度提升了电机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龙彪  张小波    郭长光   《微电机》2022,(2):37-41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效率等优点,目前已在众多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尤为突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不同的转子拓扑结构得到不同的电机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Ansoft软件对一款新能源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不同转子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从电机的距角特性、磁阻转矩特性、磁链特性、输出转矩外特性、输出功率外特性、电机性能参数对比表等方面比较不同转子拓扑结构电机的性能特点,分析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指出不同转子拓扑结构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3.
依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动态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算法来估算转子的位置。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的调速系统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成分,降低转矩脉动。仿真结果证实了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算法对转子位置跟踪准确,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是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蔚  林明耀 《微电机》2007,40(6):35-38
分别对采用U、W型永磁转子结构的15kW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设计,利用场路结合法计算不同转子结构电机参数。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两种转子磁路结构的起动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转子结构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对采用U、W型转子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稀土永磁同步电机(PMSM)对稀土永磁材料依赖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少稀土组合磁极Halbach PMSM,永磁体采用Halbach充磁方式。阐述了该电机新型转子的磁钢结构,其中主磁极由双层永磁体组成,上层磁钢为钕铁硼永磁材料,下层磁钢为铁氧体永磁材料,辅磁极磁钢也为铁氧体永磁材料。以电磁转矩、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为优化标准,对电机每极永磁体块数、充磁角度、永磁体材料和永磁体厚度等电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定子斜槽结构降低齿槽转矩。优化后的少稀土组合磁极PMSM在保证转矩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了永磁体用量,降低了电机成本。最后通过有限元法分析该电机在空载和额定负载下的特性,验证了该电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储能飞轮用高速电机的工作状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及空载三种。提高储能飞轮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电机在各种运行状态的损耗成为其电磁设计的主要任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储能飞轮用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绕组损耗、铁心损耗及涡流损耗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定转子间隙对转子构件涡流损耗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阶梯式转子永磁体结构,可满足永磁同步电机(PMSM)对空载反电动势的低谐波要求,并提出了转子护套材料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一个算例介绍了电机的设计分析及性能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程方斌  赵荣祥  蔡慧  翁力 《电气传动》2005,35(9):10-12,51
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时如果知道转子的初始位置,起动将会十分简便.但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初始位置确定或估计一直是个难题.在研究电动机静起动转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起动策略,较好地解决了在转子初始位置未知情况下电动机的起动.此方法不需要依赖电机的任何参数,而且方法简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检测已有方法依赖电机参数,电流相位提取算法复杂,并在检测过程中会造成转子发生转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检测电机初始位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频电压响应的电流进行解调、滤波和最小二乘拟合处理后,再计算出正弦化响应电流最大值时的相位,便得到获取转子初始位置信息,最后利用磁路饱和凸极效应,判定永磁体的极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出转子初始位置,不会使转子发生移动,也不需要知道电机的参数,硬件结构简单.位置检测的平均误差为3.33°,可满足永磁同步电机的平稳启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无起动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初始定位及起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转子表面叠装永磁体励磁,具有起动电流小的优点,但是起动比较困难,特别是无起动绕组时更是如此。基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产生原理,针对其无起动绕组的特点,在加入悬浮子系统之前,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无起动绕组的起动问题。提出一种通用的优化起动策略,给出准确实现转子初始定位的充要条件、定位相序的优化方法以及基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的起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起动策略,可以在无起动绕组情况下,使永磁同步电机快速、可靠起动,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而且起动电流很小,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时如果知道转子的初始位置,起动将会十分简便。但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初始位置确定或估计一直是个难题。针对现有常用方法的一些不足,结合通用的增量编码器,在DSP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角定位。电机精确定位前只需要转60°,并且不需要微振。实验证明。该方法初始角辨识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