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日益受到关注。然而,这种建筑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施工风险。首先,从环境、管理、作业人员、技术、材料/设备5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识别出22个施工风险因素,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客观权重,并进行组合赋权;最后,以云模型为基础,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云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识别施工风险等级和重要风险因素,验证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装配式建筑特点,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营管理、报废与回收 5 个阶段建立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云物元评价模型,并运用主观赋权法—AHP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指标与绿色性等级之间的关联度计算,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由此得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等级。并通过案例验证了云物元模型能够克服了绿色性评价的随机性、离散性和不确定性,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鹿乘  洪文霞  李涵  赵德凤 《混凝土》2023,(7):145-150+160
基于装配式建筑较其他建筑成本突出的特点,加强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重大。首先建立了成本风险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确定风险权重,引入云模型理论对项目综合成本风险进行计算,确定综合成本风险等级。最后引入实例验证模型在成本风险评价方面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评价中,可以有效地计算成本风险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风险等级,丰富了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评价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并反映风险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组合赋权-动态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特点,以人员、设备、构件、管理与环境等5个方面为视角识别并筛选出23个二级评价指标,并以此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耦合熵权法的改进组合赋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动态模糊理论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动态模糊值,从而直观反映出各级评价指标与总体的风险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以黄石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较低,且具有向较低等级发展的趋势,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可客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提高其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可直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变化趋势,有效实现动静评价相结合,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多、工序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特点,研究其风险发生的环节和位置尤为重要。在供应链集成系统基础上,引入界面管理思想,通过对供应链集成界面风险作用机理分析,从供应链各交互界面角度识别风险,得到主体、介质、行为和外部环境4个维度的影响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集成的风险因素因子体系,并采用PCA方法找出关键风险因素因子指标;然后,应用C-OWA算子赋权和灰色聚类评价方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构建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找出了风险存在的环节与位置,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多、工序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特点,研究其风险发生的环节和位置尤为重要.在供应链集成系统基础上,引入界面管理思想,通过对供应链集成界面风险作用机理分析,从供应链各交互界面角度识别风险,得到主体、介质、行为和外部环境4个维度的影响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集成的风险因素因子体系,并采用PCA方法找出关键风险因素因子指标;然后,应用C-OWA算子赋权和灰色聚类评价方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构建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找出了风险存在的环节与位置,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特点构建弹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区间直觉模糊数量化指标,采用AHP计算属性权重,结合夹角向量余弦和障碍度方法确定供应链弹性等级和关键影响因子,为制定有效措施提升弹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疫情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弹性等级为较弱弹性,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装配等多维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易叠加,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因此需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状况进行预警,做好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出发,结合装配式 建筑特点,逆向分析影响施工安全的主因,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结合可拓综合评价法,将 安全预警等级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四级,逐层计算关联度,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预警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 于具体工程,验证其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的供应链整合是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主体合作机制不完善,整合动因不明确,导致企业协同作用效率低。为提高供应链工作效率,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整合动因为研究对象,构建政府政策、行业成长、利润最大化、风险规避、环境不确定性5大潜变量及其外显指标假设模型,设置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并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原理建立SEM模型,揭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整合受多因素影响。结果表明,五大动因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整合的影响程度不同,其重要性排序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政策行业成长风险规避环境不确定,该研究结果为决策群体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整合的决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众多,任一环节的风险因素都会对供应链的整体运行造成影响。基于文献研究,考虑装配式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风险,确定20个风险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挑选出的样本项目进行整体评价。将12个项目的评分作为样本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证明该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基于研究结论,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众多,难以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的问题,基于文献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提炼出22项风险影响指标,建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影响指标体系。构建AHP-DEMATEL组合模型,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关联性,弱化单一模型权重结果的片面性问题。再运用ISM模型可以层次化展现影响因素结构关系的优势,使结合而成的AHP-DEMATEL-ISM模型对供应链风险根本因素的探究更加准确清晰。结果表明,现场管理人员水平与信息对称程度是影响装配式建筑风险的关键因素,为其供应链的实际决策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以"健康、安全和环境(HSE)"作为准则层,收集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构建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作业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对项目进行分解,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通过计算各作业单元综合权重和风险度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地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从5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灰色关联法来获取各指标权重,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模型,以得到风险评价指标的相应综合评价等级,通过结合实际案例验证分析结果,从而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传统供应链采购的短板愈发凸显,运用区块链技术能使采购环节更加透明化、可持续化、标准化,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采购的风险、整体复杂性及分散程度,提高供应链采购的效率和信任度。通过对传统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采购环节进行分析,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采购管理,建立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采购的区块链信息技术平台。在供应链绿色采购的基础上融入CPFR库存管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采购模型,并从PCSCP计划层、PCSCP运营层、PCSCP支持层三个层次阐述模型构成,为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可持续采购与促进装配式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以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供应链作为一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施路径。通过对现有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分析,并从绿色供应链的运行原理出发,融入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模型,并从计划层、运营层、支持层三个层次来阐述模型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为装配式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绿色贡献评价指标衡量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方行为活动的环境影响,结合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构建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利益分配机制能更准确地反映参与方的真实贡献,改善了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弹性"内涵及表现,从弹性资源、生产与研发、风险管理、供应柔性、信息化管理与协同合作等六个方面,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弹性供应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影响指标权重,识别出关键因素,希望对提升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抗风险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作为一种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施路径。然而,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运营在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中,涉及的风险因素众多,严重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识别风险因素;然后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的风险分析模型对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中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接着识别关键风险和关键关系并分析风险类型特性;最后提出缓解策略并进行风险控制效果检测。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及风险对应结合分析,为评估和降低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各参与方控制风险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孙少楠  陈营营  马莉  邢云飞 《混凝土》2022,(11):133-137
依据我国政府报告中的碳中和目标,建立装配式建筑碳中和贡献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装配式建筑碳中和贡献评价体系,引入云模型,并建立IAHP-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装配式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理论下,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建筑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收等6个阶段,选取了36个因素进行评价,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对碳中和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其次,运用主观赋权法——IAHP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最后,运用云模型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对碳中和贡献度的综合评价达到了高贡献度的程度,为今后该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面临着巨大风险,而供应链在应对风险时能否及时复原取决于韧性水平的高低。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确定 18 个影响韧性的重要因素,构建 DEMATEL-ISM 综合模型,运用 Matlab 工具进行数理计算,以探讨各因素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程度和影响力大小,并将因素进行层次划分,识别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能够有效弥补恶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定韧性提高决策时应重点关注采购、运输和装配环节;增进设计、制造和运输环节间的联系交流能够增强供应链韧性;注重员工因素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稳定运作和效率提升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