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添加8wt%磷酸的呋喃树脂为前驱体,经固化后混入不同含量的硼酸,升温至8500C炭化制得B/P共掺杂树脂裂解炭。采用热重分析考察固化后树脂的热失重,采用XRD和氮气物理吸附分别考察物相、微晶结构变化以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变化,同时采用恒流充放电技术对其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P共掺杂使裂解炭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孔洞数量减少,且随着B/P的增加,裂解炭中BPO4的含量增加;当B:P(at%:at%)=1.0时,树脂裂解炭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首次可逆容量高达378.2mAh/g,较磷掺杂树脂裂解炭提高~30mAh/g,且循环5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率为86.8%。  相似文献   

2.
范宇 《电碳》2001,(2):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炭材料-玻璃炭的广泛用途,其物理化学性能及制取玻璃炭的一般工艺流程,并介绍了国外几种较新的玻璃炭制工艺,这些玻璃炭制品的性能,用途,其中包括玻璃炭涂层制品和玻璃炭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性能及用途。  相似文献   

3.
玻璃固化国际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玻璃固化国际应用状况,概述了玻璃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论述了4代玻璃固化熔制工艺,介绍了玻璃固化应用的新拓展,包括冷坩埚、就地玻璃固化、陶瓷玻璃固化、流动玻璃固化装置等新技术和新应用.评述了玻璃固化体安全处置的研究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4.
磷酸盐浸渍泡沫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沫炭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及独特的热性能.将在1200℃下炭化后的煤基泡沫炭在真空度为-0.1MPa下,用磷酸-磷酸盐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渍,并经900℃固化2h制成高热稳定性的泡沫炭材料.利用热重分析仪(TG)及在空气中700℃下煅烧1h的方法研究了泡沫炭浸渍前后的抗氧化性能变化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探讨了抗氧化涂层的结构变化及其抗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磷酸盐溶液浸渍泡沫炭可在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玻璃态涂层,使泡沫炭的抗氧化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扩展了泡沫炭材料在高温工程领域中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晌,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聚异瓤酸酯/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胶粘剂中固化剂的含量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聚异氰酸酯的增加,固化放热量增加。当聚异氰酸酯的含量达到1.2份时,固化反应放热量达到最大值;不同升温速率下,体系固化温度有很大差异,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温度增加。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108℃,固化时间为6-8h,固化体系的活化能为43.31kJ/mol,反应级数为1.17。  相似文献   

6.
光固化无影胶适用于粘接玻璃-玻璃,玻璃-金属。并且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耐高温、性能,与玻璃有相似的折光泽,柔韧性好,耐久性好。在高强度UV光下固化速度快,在弱UV光下固化速度稍慢。紫外光固化无影胶是低粘度产品,固化速度慢,适合大面积粘接。其主要技术指标:粘度,300-350mPa.s(25℃);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产品晶型进行分析鉴定。考察了原料配比、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产品聚合度和溶解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磷酸与尿素的摩尔配比为1:1.6,固化温度为220℃,固化时间为140min,升温速率为2~3℃/min。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磷酸铵的聚合度为50.9,溶解度为0.492g/100mL水,阻燃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热塑性木质素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热塑性木质素酚醛树脂(LDP)在25~250℃范围内,以5、10、15、20℃/min升温速率进行了动态固化反应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树脂的起始固化温度Ti、峰顶温度Tp以及终了固化温度Tf均有提高,LDF的固化过程可以通过改变固化剂用量来优化固化行为,当固化剂用量达到12%(质量分数,下同)时其固化曲线与普通酚醛树脂固化曲线接近,且犜狆大幅降低(与普通酚醛树脂比较)。固化反应热随升温速率和固化剂用量的改变变化不明显。采用Ozawa方程对DSC数据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LDF固化反应活化能为85.64KJ/mol  相似文献   

9.
玻璃固化是目前各国对高放废液进行固化处理的首选方式,与硼硅酸盐玻璃相比,铁磷酸盐玻璃具有很好的化学耐蚀性和较低的熔融温度,是一类新型的核废物固化基质材料。本文综述了铁磷酸盐玻璃的特点及其在核废物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及固化体的浸出行为与发展情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高放废液固化体的种类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的特点及结构进行了叙述,对玻璃固化体的浸出行为及其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也谈及了我国在高放废注玻璃固化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刘兵权  胡利平 《大氮肥》2010,33(3):188-189
通过对原点火、升温烧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原点火、升温烧嘴存在的升温速度慢、火检信号不稳定、爆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3234/T300B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修补片的热补仪加热固化过程,分析了工程应用范围内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复合材料修补片固化历程中的温度、热应力分布和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升温速率对补片在不同时间点的残余热应力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阶段热应力主要集中在补片表面中心区域及其与母板接触的区域,降温阶段复合材料修补片内部热应力高于表面热应力;升温速率越快,固化越迅速,在升温阶段修补片内部热应力及峰值热应力越大;在保温和降温阶段,修补片内热应力分布和大小不受升温速率的影响;对于较低升温速率,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升温结束时刻;对于较高的升温速率,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接近升温末期的时刻。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升温速率从而减小升温阶段的内部热应力并控制补片分层等缺陷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于塑料土工格栅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红外加热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特点。这一技术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各个领域。实验表明,采用合理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可将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于塑料土工格栅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Parametric analyses in drying processes of molded ceramic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ating modes on the formation of drying-induced strain-stress as well as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The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 of strain-stress and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in a slab is solved simultaneously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ree modes of hot air, intermittent and internal heating are compared by modeling in the normalized parameters. The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sses fluctuate, and fall remarkably during the low Biot number period when the slab is heated intermittently. In the internal heating mode, the drying rate is the fastest but stress formation is maintained at the lowest level among the three modes. This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l heating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employing the microwave heating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煤的显微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军  袁建伟 《煤炭转化》1999,22(1):23-26
对两种煤的显微组分富集物在加热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显微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别.对引起显微组分孔隙结构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注塑机机筒加热功率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注塑机机筒加热功率的作用和原理,提出了加热效率的计算模型,对加热功率的设计提出了新的理念,并举例说明了其设计过程。同时对加热圈的结构形式、加热功率与螺杆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机筒加热功率不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型煤炭化     
林仪媛 《煤炭转化》1998,21(1):73-76
高温发化是把冷压型煤转化为低挥发分和高强度的炼铁和铸造用型焦。炭化试验在可以装2kg型煤的外热式炉内进行。结果表明:(1)在加热速度、炭化终温和终温下的热焖时间三种淡化条件下,加热速度对提高型煤强度最显著;(2)在快速、变速和慢速三种不同加热方式中,变速加热所得型焦强度最高;(3)变速加热由第一(较快速)、第二(极低速)和第三(慢速)三段组成。其中第三段对型焦强度影响最大,第二段对强度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因而可并入第三段以简化加热过程;(4)适当提高发化终温或延长终温下的热切时间对改善型焦强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以乌煤和自洗蒙古煤为原料,采用TG-DTG法,应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和粒径对煤着火特性的影响,并得出两种煤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根据煤燃烧产物释放特性指数R的大小来确定煤的燃烧性能.在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乌煤在升温速率较低时,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R值大,燃烧特性好,对煤着火有利;而升温速率对自洗蒙古煤的燃烧性能影响不大;2)乌煤:粒径0.2 mm~0.3 mm失重量最大,粒径小于0.15 mm和0.15 mm~0.2 mm失重量基本一致.自洗蒙古煤:粒径0.2 mm~0.3 mm失重量最小,粒径小于0.15 mm失重量和0.15 mm~0.2 mm失重量基本一致;3)通过对两种煤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出乌煤燃烧过程的活化能高于自洗蒙古煤.  相似文献   

19.
用差热分析法确定煤发热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的发热量是煤重要的工艺性能指标。选用四种代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和石墨通过差热分析确定的发热量值,与自动量热仪以及通过半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EFFECTS OF HEATING METHODS ON VACUUM FREEZE DRYING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during freeze drying of raw beef by different heating methods is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adiant heating and microwave heating in freeze drying process has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heating methods in practical freeze dr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