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民国时期的美术字设计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工艺美术史、世界史、社会史构成的复合语境中,描述民国美术字设计形态的产生与变化的复杂面貌,探索其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这一阶段的字体形态设计对中国当代字体设计的启示意义。运用文献考据与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设计史与社会史相结合,以民国时期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社会思潮的发展变迁为背景,以民国美术字为主要线索,通过分析国内变化与国际影响两个方面作用下的美术字历史样貌,进行美术字设计主体特征、方式变化、代表作品比较等方面的梳理,勾勒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的诞生及演进。美术字的诞生和发展与其所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它呈现出高度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与自身文化结合发展成为当代字体设计宝贵的经验来源,对当代字体设计有着高度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导向型的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以中国城市标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城市标识系统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启示,分析了城市标识系统的基础、内涵,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形成过程,论述了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城市标识系统在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和城市内涵中的作用,进而分析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因子进行再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支持地域识别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以辅助构建独特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并以西部特色城市——西安为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汪哲皞  吴佳芳 《包装工程》2021,42(22):352-358
目的 通过对近代中国商标的设计手法、形态特征及文化表达进行分析,探究民间美术字在近代中国商标设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阐明民间美术字的基本造型手法与文化特征,并从多个方面探究其与近代中国商标设计间的关联性与传承性.结论 民间美术字因其创作目的、造型手法,以及对文化经济活动的高度参与性,使其在近代中国商标设计出现之初,便从审美趣味、设计思维、造型手法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商标设计产生了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在传统与现代交融、激荡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近代中国商标设计作品,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与传统文化和民间审美紧密结合的形式语言与设计风格,开创了利用汉字设计商标的新方法与新风格.  相似文献   

4.
王颖 《上海包装》2023,(2):54-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城市形象塑造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基于CIS理论对金华的城市形象要素进行分析,寻找金华城市形象塑造的难点和问题,提出金华城市形象构建的路径,旨在提炼金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方法,促进金华城市发展和古婺文化的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的是民国百货行业商品包装纸中的美术字体设计,之所以选择美术字体,一是产品包装设计在视觉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在民国时期各大百货商品都选择包装纸来包装产品,包装纸上的文字设计和排版对于商品的推销就显得更加重要。二是因为民国时期处于中国历史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战结束军阀分立、爱国运动四起,此时的美术字体既没有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化保留了繁体字的特征也反应了当时的政治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因为民国时期,个人的想法与设计受到的局限性比较小,也很能体现出当时的民族特性、在设计中能看出不同时代给予设计的烙印。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接收着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化与思潮,美术字体设计在吸收原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借鉴着西方的设计理念,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和借鉴;三是在当今诸多关于民国产品设计的美术展览中都能找到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的视觉线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图像素材。  相似文献   

6.
王贇 《包装世界》2012,(1):72-73
现代汉字设计已从单一美术字设计转向了多元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现有优秀汉字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与阐述,试从现代汉字设计方式中探索出更多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7.
徐燕 《包装工程》2018,39(6):266-270
目的导识系统是旅游城市形象的重要评价指标,融入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分析旅游城市导识系统的视觉要素,为合理设置视觉导识指明方向,方便游客游玩,展现城市形象。方法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导识系统的视觉要素,以城市地域特色为基础,了解游客以及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对导识系统中的图形导识、文字导识、色彩导识和形态导识进行设计研究,以实现区域识别、地标识别、方向识别以及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结果旅游城市的导识系统视觉要素设计需遵循系统性、功能性、艺术性以及文化性原则。结论基于此设计的导识系统才能用多种形式去引导游客,实现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城市的亲和力与友好程度,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媛媛 《包装工程》2018,39(16):248-251
目的探寻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未来发展路径及其对交互设计方案的具体应用。方法结合城市公共设施所肩负的社会功能,分析其在现实中所凸显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引申出实施交互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从交互设计概念及需求出发,总结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的注意事项,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做到符合城市气质,提倡以人为本,并以此为原则深入剖析交互设计在公交车站、商业步行街、校园中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方法,探析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多元化设计路径。结论交互设计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能够优化用户体验,赋予公共设施更加强烈的便利性、功能性和协调性,使城市公共设施更加符合信息时代公众的生活需求,实现更大意义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导入城市CIS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了城市定位、城市理念、城市视觉识别设计的内涵及其在城市CIS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剖析了导入城市CIS过程中传播渠道和城市品牌价值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欠发达地区导入城市CIS过程中如何进行城市定位、城市理念确立、城市形象传播及城市品牌价值管理提供了策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解读新加坡城市公共信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萧沁 《包装工程》2013,34(4):8-12
以新加坡城市公共信息设计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启示,分析了其公共信息设计的特色、风格与形式,从契合场所需求、注重整体识别和融合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新加坡城市公共信息设计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共信息设计必须注重人、城市与环境的和谐沟通和相互融合的理念,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城市活动秩序,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1.
何玉莲  章宏泽 《包装工程》2020,41(8):246-252
目的将环境图形作为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新型城市文本,创意性地介入城市更新,让艺术潜入城市日常生活,激活城市遗存的文化和历史魅力。方法在分析城市更新诉求的基础上,围绕环境图形设计的四大主导要素:用户特征、环境协调、系统功能、体验互动,阐释环境图形如何在特定的城市历史语境下以独特的艺术创意形式介入城市更新,实现城市信息的可视化,构建城市精神和文化特性,促成城市的新旧融合,平衡功能与审美,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升民众审美体验和情感认同。结论在城市更新中,环境图形体系以其指示性、图形性、象征性、隐喻性等特征,以艺术化的方式重塑城市历史遗存和文化活力,实现了图形信息的跨平台运行,充分发挥了系统功效,形成了城市空间的别样景观,为民众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环境体验。  相似文献   

12.
孙媛媛  张小开 《包装工程》2019,40(22):275-279
目的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天津滨海新区公共设施进行塑造,突出文化理念的传达,彰显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定位及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方法对滨海新区的城市要素和文化内涵进行符号化解析,紧扣滨海特色,从城市公共设施的视觉表层、功能中层、内涵深层3个方面进行塑造,进而通过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实践,阐明地域文化符号在特色城市公共设施塑造时的技术路径。结论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根植于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更具滨海特色的,体现环保、智能城市发展理念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海宝 《包装工程》2020,41(16):301-304
目的探索书法艺术中的经典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方法由人们对商品包装的需求变更以及审美需求着手,提出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再将视线聚焦在书法艺术上并结合其字体、章法和印章等细节之处总结其突出的特点以及对包装设计的重要作用,从民族文化传承、包装设计发展需求和创新要求等方面探讨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塑造品牌形象、展现商品特质、体现商品名字内涵和营造独特意境方面逐一进行论述,深入剖析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结论在商品竞争激烈的当下,以书法元素为基础强化包装设计中崭新的视觉表现,能够达到形式语言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更加直接、生动、有效地传达商品信息,实现包装设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孙立军 《包装工程》2019,40(6):297-300
目的探索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方向及其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与重构策略。方法从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出发,分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性表达意义及作用。从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入手分析不足,进而分析地域文化对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城市公共设施中运用地域文化,最后分别选择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景区公共设施的地域文化构建及设计案例,总结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相融的注意事项。结论关注城市特定地域内的文化积淀,深入城市内部挖掘其独特的风俗及文化,不仅可以使公共设施的具象美更加凸显,还能让城市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使人们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展示形象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5.
国际城区再生模式对沈阳市同泽北街旧城区域的改造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倩  尹智欣 《包装工程》2019,40(2):215-220
目的 "城区再生"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中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区在面对城市发展的困境时,为了提升区域活力,恢复城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而提出来的。城区再生通常被理解为对城区中濒临消失的历史遗迹以及建筑进行保留或修复的措施。而城区持续再生强调的是在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更新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恢复或维持许多城区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的"区域发展牵引力"的功能。"城区再生"不同于"城市更新",它主要是强调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进化,属于"有机更新理论"范畴之内,并非是进行"大拆大建"。通过对城区再生模式的研究,为沈阳旧城区同泽北街街道的改造项目提供具有启示价值的方法。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国内外成功的城市再生案例,如: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和中国上海新天地,总结其再生模式的成功之处,探讨其再生模式"移植"的可行性,并通过这两处成功的再生模式对沈阳旧城同泽北街街道进行改造可行性研究。结论最终总结出通过视觉艺术的手段对城市中旧城区风貌进行视觉修葺是城市区域再生中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Smart C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is the future of cities. Urban renewa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the Smart City. Based on the Smart City theory,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12345"model of urban renewal, which means developing a tailored proposal of the city and citizen, and building"one city management system, two supporting safeguard measures, thre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latforms, four urban management modes, and five application service systems." The city will gain the ability of self-adjust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Smart urban renewal model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city at this stage, but also promot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acces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詹华山 《包装工程》2021,42(14):321-328
目的 针对现存各类城市家具仅停留在技术和功能层面、缺少与使用者的交互、对市民日常的多元生活需求关注不足、存在孤立呆板、缺少个性和趣味等问题,在微更新理念下探索共享城市家具的设计思考和实践,助力城市家具设计方向从粗放转向精细、品质与活力.方法 阐释微更新、共享理念和城市家具的关系,界定共享城市家具的内涵,分析其特征,针对性地选择具有落地性和效用性的共享城市家具案例,总结设计特点、提炼设计路径,通过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印证.结果 微更新理念下的共享城市家具特征可总结为微扰动、微成本、微渗透、微织补和微营造,共享城市家具设计路径可以从地域可适应、模块可组合、结构可变动、生态可持续和智能可交互等方向进行思考和实践.结论 微更新理念下的共享城市家具可以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空间发生器,启示城市家具设计的新方向,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与活力,逐步达成充满关怀和温度的参与型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用生态设计理念介入城市标识形象系统,找出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标识形象系统建设的生态要素及其关系,进而探索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标识形象系统中的创新性设计方法。把二维性的城市标识形象带入环境系统中,通过生态设计理念介入的方式,以受众为起点,环境为终点,层层递进得出城市标识形象生态设计的微观要素与宏观要素,从而构建出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生态设计模型。使用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生态设计模型,能够更好地指导城市视觉生态与城市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卓  李梦黎 《包装工程》2018,39(20):112-120
目的 研究韩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釜山市南区城市设计中最具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元素,为中国港口城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以釜山市南区城市为样本,通过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献,系统地总结釜山市南区的视觉艺术设计方案,提炼最简单、有效的视觉艺术元素。结论 充分把握釜山南区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其地域特色是如何融入到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为打造中国具有地域特色以及高识别度的港湾城区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