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重放攻击的内因和阻止重放攻击的对策,使用认证测试方法分析了一个更改了的安全协议,分析得出该协议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认证测试的前提假设的分析得出该协议存在重放攻击;另外可以通过认证测试方法的缺陷来定位协议的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2.
优化认证消息流防止中间人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人攻击是对网络协议的攻击,该攻击普遍存在并危害较大,很多安全协议也面临威胁.按照发展层次比较了对一般通信、附加认证和安全协议的通信和受保护认证通信的中间人攻击方式,分析了可以避免该攻击的几种方法.以联锁协议为基础,以受保护的认证协议为例,提出了通过改变认证消息序列避免攻击的安全认证协议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放攻击是最基本、最常用、危害性最大的攻击认证协议的形式.从服务器和通信实体的角度对认证协议受重放攻击的根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套抗重放攻击认证协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该原则和方法,对Adadi-Needham修改版本的Otway-Rees协议和BAN-Yahalom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改进.该设计原则和方法对抗重放攻击认证协议的设计和分析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公钥密码体制下身份认证协议的性能,将杂凑函数结合到认证过程中,提出一种高性能的交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设计认证双方通过两次信息交换即可实现双向认证,显著降低通信代价.协议的运算复杂度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下身份认证协议相当.通过针对已知攻击形式化推演的方法和数学推导证明了协议能抵御拒绝服务攻击、内部攻击在内的各种已知攻击.协议还设计了登录认证成功后的一次性对称会话密钥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5.
IKE协议是IPSec协议族中的自动密钥交换协议,用于动态地建立安全关联。在IKE协议中采用的D-H交换极易受到中间人攻击的威胁。通过深入研究中间人攻击的实现原理,并结合IKE协议中数字签名认证、公钥加密认证、预共享密钥认证三种认证方式详细论述了在该协议中是如何利用身份认证技术抵抗中间人攻击。  相似文献   

6.
徐扬  苑津莎  高会生  胡晓宇  赵振兵 《计算机科学》2017,44(10):142-146, 176
安全有效的认证协议是对RFID系统安全的有力保障,适宜的形式化分析方法能为RFID认证协议提供有效的证明。设计了基于伪ID的RFID认证协议,伪ID由标签ID、标签认证数值和随机数产生。标签ID不出现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减少了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协议通过标签ID、标签认证值和随机数的Hash运算实现认证。利用串空间模型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建立认证协议的串空间模型丛图,证明了协议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通过分析常规的基于Hash函数的认证协议的性能可知,该协议在使用较低运算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抵抗多种攻击,并能够完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双向认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认证协议比基于口令的安全协议能提供更好的安全性。2011年Chen等提出一种对Hsiang-Shih方案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并称解决了相关方案中存在的各种攻击问题。指出Chen等方案仍然存在着内部攻击、丢失智能卡攻击、重放攻击和身份冒充攻击,并针对基于口令和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类存在的离线口令猜测攻击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认证协议。该协议能抵抗提到的所有攻击,在登陆和认证阶段只需要一个点乘运算。  相似文献   

8.
黄琪  凌捷 《计算机科学》2017,44(7):111-115
针对移动射频识别中读写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因无线传输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移动射频识别的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级联运算动态更新标签假名和标签密钥,可有效隐藏标签真实身份,并利用循环校验函数进行标签以及读写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实现了系统的双向认证。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可抵抗跟踪攻击、假冒攻击、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多种恶意攻击。与现有的几种协议相比,该协议降低了标签端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具有安全性较高、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一些RFID认证协议的基础上,采用流密码加密和密钥动态更新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协议能够有效防止拒绝服务攻击、隐私攻击、窃听攻击、重传攻击,同时解决了RFID的隐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方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3PAKE)协议是客户通过与可信服务器共享一个口令验证元,在两客户进行通信时通过此可信服务器进行会话密钥的建立与共享,从而进行通信。首先对李文敏等人提出的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易受离线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提出了一个改进协议,该协议能够提供双向认证、会话密钥机密性和前向安全性,能够有效抵抗多种攻击,包括离线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  相似文献   

11.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由于其便于记忆、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百万富翁协议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和改进,提出一种口令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使用一个低熵的口令进行双方的认证,并得到一个高熵的密钥。文章同时分析了该协议对抵御中间人攻击和离线字典攻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Kardas等人提出的轻量级无线射频识别(RFID)认证协议(2011年LightSec会议论文集)若遭遇侧信道分析、物理刺探等攻击会导致密钥泄漏,从而使整个协议认证失败。为此,通过将四步认证改为三步认证、引入密钥恢复机制以及改进密钥的使用方式,使协议效率提高,并且便于在多标签环境中扩展。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协议可以防止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产生异步,抵抗伪造攻击、重放攻击、消息阻塞攻击、中间人攻击,与原方案相比,认证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口令认证作为一种简单易用的认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认证场合。最近几年,很多口令认证协议被提出来。2004年Kim和Choi提出一种经典的PAP口令认证协议,这种协议被引入802.11标准之中。随后这种协议被证明不能够抵抗离线字典攻击和重放攻击。2006年Ma等人提出这种协议的改进,随后Yoon等人证明Ma等人提出的协议仍然不能够抵抗离线字典攻击,并提出了改进。对Yoon等人提出的协议进行了分析,指出Yoon等人提出的协议仍然不能够抵抗离线字典攻击,提出了攻击模式。并对Yoon等人提出的协议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T-PAP协议,能够抵抗离线字典和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14.
Kerberos协议是一种基于可信第三方的身份认证协议,针对Kerberos协议具有口令猜测攻击、重放攻击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DESX算法和SHA函数的Kerberos协议改进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改进协议不但摒弃了原Kerberos协议存在的缺陷,且以相对较小的开销使Kerberos协议认证过程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网络终端认证方式存在的安全问题如无法防止冒用身份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安全网络终端认证方式,在该认证方式下,智能手机中的SIM卡把智能手机作为虚拟读卡器与网络终端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终端上的PKCS#11(公开密钥密码标准)模块操作SIM卡进行认证.给出了具体的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进行了安全分析.通过对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可抵御多种协议攻击,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口令与生物特征值的结合越来越普遍。最近,Chuang等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口令和生物特征值的匿名的多服务器的认证密钥协议方案。本文指出了Chuang等协议容易受到丢失智能卡攻击、伪装攻击、重放攻击和服务器伪装攻击,并且没有提供匿名性。因此针对上述协议的安全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基于生物特征的多服务器的密钥认证协议。通过详细的安全和性能分析,证明出本文所提出的协议能够抵抗多种攻击,并且提供匿名性,与Chuang等协议相比,该新协议更加安全和实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KADIUS协议的基本概念和KADIUS协议的认证方法,通过对KADIUS协议认证过程中采用的安全策略的分析,指出了共享密钥机制,用户密码流加密策略,请求认证码和响应认证码机制和用户、机器双重认证机制的优势和针对特定攻击所表现出的脆弱性。并根据攻击的方法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RFID系统难以抵抗各种网络攻击,如伪造标签攻击,无抵抗嗅探能力等,并且很多无源RFID标签,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较差,这些标签都无法使用高级的加密算法,如非对称加密算法。本文分析了很多现存的主流RFID标签的认证加密协议,推出一种全新的可以抵御服务攻击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认证协议是基于密钥动态更新和流密码加密方式设计的,它的健壮性、安全性、效率会更好。通过实验比较各个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实验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几种协议被攻击的次数,提出的双向认证协议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隐私保护弱点以及成本过高问题,提出一个基于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的轻量级RFID安全认证协议。利用PUF与LFSR(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实现阅读器和标签之间强的安全认证。另外,协议中增加了阅读器二次验证安全机制,为了保证阅读器与标签共享密钥同步,添加了不良攻击标识M等手段,解决了已有认证协议存在的多种安全漏洞。安全性分析表明该认证协议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够有效地抵抗物理攻击、DoS攻击、同步破坏攻击等多种攻击,满足了认证协议的正确性、安全性、隐私性。  相似文献   

20.
远程认证协议允许远程服务器和用户通过不安全信道实现相互认证。唐宏斌等指出Chen等方案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如丢失智能卡攻击,重放攻击等,并且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为了抵抗重放攻击而引入时间戳机制。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异步认证方案,在能抵抗提到的所有攻击条件下,不需要考虑时钟同步问题而能抵抗重放攻击,使操作更简单且未增加计算性能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