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膨润土和沸石的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含氮、磷、氟及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来源,膨润土和沸石及其改性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膨润土和沸石及其改性产品在处理含氮、磷、氟及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开发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膨润土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膨润土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状况,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总结了膨润土吸附的效果、影响因素、机理和规律。展望了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岭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高岭土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吸附效果,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温度、改性方法及共存离子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高岭土的吸附机理、等温式与吸附热力学,展望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目前国内凹凸棒石吸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状况,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凹凸棒石投加量、改性方法和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和等温式,展望了凹凸棒石吸附重金属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虽然磷石膏利用率逐年上升,但是消耗量有限,现阶段依然以堆存的方式来处理,不仅会侵占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磷石膏的排放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磷石膏堆存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氟化氢气体、放射性核素、纳米颗粒吸附重金属元素以及温室效应等引起的大气环境影响;(2)水体酸碱度变化、水体重金属含量异常、浮游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海洋磷循环失衡;(3)土壤酸碱度变化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造成的土壤环境影响。基于资源节约与环保的原则,考虑现阶段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处理现状,磷石膏处置方式的技术革新、磷石膏堆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评价、磷石膏堆场环境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钢渣的改性方式主要有无机改性、高温活化改性和复合改性等,通过分析钢渣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得出钢渣的改性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强钢渣的物理吸附和静电引力作用为主.文章对改性钢渣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7.
9601高倍率低温可膨胀石墨制备的研究9602浅谈湘北石膏资源开发前景及开发战略9603脱硫石膏在建筑保温浆料中的应用9604反应条件对脱硫石膏晶须生长行为的影响9605硫酸处理磷石膏改性脱磷工艺研究9606磷石膏-粉煤灰-石灰-水泥胶凝体系性能研究9607《磷石膏》国家标准介绍9608宜昌煤系高岭土补强天然橡胶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达  谢水波  姜赛红  王劲松  杨晶  刘奇  胡轶 《铀矿冶》2007,26(2):96-100
生物吸附重金属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重金属生物吸附的配合反应、离子交换、无机微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机理,讨论了生物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阐述了影响生物吸附的pH值、共存离子、温度等主要因素,并对生物吸附重金属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矿物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离子交换和化学活性作用,可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目前,矿物材料和以矿物为基体的高吸附性能材料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矿物材料的种类、组成、特点;并详细介绍了硅藻土、膨润土、伊利石、凹凸棒石、沸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和锰矿、铁矿等金属矿物材料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矿物改性材料在废水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改性新型Mn-硅藻土吸附电镀废水中铅锌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锰基改性硅藻土在弱酸强碱及吸附不同浓度的Pb2 、Zn2 的条件下,锰离子基本不溶出。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锰基改性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Pb2 、Zn2 的性能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低离子强度、中偏碱性、室温环境均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含Pb2 、Zn2 的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吸附后,废水中Pb2 、Zn2 的浓度达国家工业废水最低排放标准。饱和吸附了Pb2 和Zn2 的改性硅藻土,可利用CaCl2溶液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11.
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其成分和性质受磷矿资源特性和磷酸生产工艺的影响而表现出复杂多变性,除此,磷石膏还表现出产排量大、堆存面积广等特点,这也就严重制约了磷石膏后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现在已有的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存在成本高、潜在威胁大、处理量低等缺陷,难以大规模、广范围的应用,而双极膜技术能够借助电场作...  相似文献   

12.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氨羧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为改性剂,制得阴-阳离子复合改性蒙脱石,达到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和苯酚进行吸附的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对蒙脱石原土、CTMAB改性蒙脱石和阴-阳离子复合改性的CTMAEDTA蒙脱石进行结构特征的表征,并通过等温吸附、酸效应和热力学的方式探讨蒙脱石的吸附特征及改性对蒙脱石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TMAB和EDTA成功柱撑在蒙脱石层间,改性蒙脱石可以同时吸附重金属和苯酚,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大,在中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以熵推动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磷矿开采量的增大,磷矿固废的库存量也逐年增加,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概述了磷尾矿、磷石膏和黄磷渣固废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碱激发地质聚合反应机理,对比了碱激发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阐述了通过碱激发地质聚合反应资源化综合利用磷尾矿、磷石膏和黄磷渣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磷化工产业规模庞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磷化工生产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千万吨的磷尾矿、磷石膏、磷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和消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和利用这部分资源,对于整个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本文详细介绍了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理化性质、堆存危害、处理技术,阐述了磷尾矿、磷石膏、磷渣三种典型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在工业、农业、水泥、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总结了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现有利用技术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转化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实现资源全部循环利用等问题,最后针对未来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处理发展路线,从技术可行性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现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利用技术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张明亮 《煤炭学报》2011,36(4):654-658
采用批处理吸附实验和柱状淋溶模拟实验,分析粉煤灰吸附重金属、处理煤矸石酸性重金属淋滤液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① 粉煤灰对Pb2+、Cu2+、Cd2+ 和Zn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均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pH增加,4种重金属离子吸附率逐渐增加并趋于平衡(Pb、Cu、Cd、Zn分别在pH=3.5、6.0、7.5、8.0时达到平衡),在酸性环境下粉煤灰对4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② 在重金属竞争性吸附中,共存离子的存在抑制了目标离子的吸附,其中Pb受共存离子的影响最小,粉煤灰吸附强弱顺序为Pb>Cu>Cd>Zn;③ 煤矸石柱状淋溶试验中,煤矸石淋滤液呈现较强酸性、较高重金属浓度的酸性矿山废水特征,而在粉煤灰处理中,淋滤液的pH值呈中性,重金属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机制为粉煤灰吸附、碱性中和、重金属与Fe共沉淀等。研究表明,实验用粉煤灰具有修复煤矸石酸性重金属淋滤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湿法磷酸工业副产物磷石膏含有可溶磷、氟,各种盐类,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杂质,难于利用。巨量磷石膏的堆存,既侵占大量土地,又污染周边水、土和大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严重阻碍磷化工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开展好并大力推进磷石膏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介绍了我国磷石膏的产排量及分布,分析了近几年磷石膏的利用途径、利用量以及利用率,讨论了磷石膏在水泥、建材、农业及化肥行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开发等,最后展望了磷石膏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改性沸石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斜发沸石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u2 、Zn2 、Cd2 、Pb2 的吸附。结果表明 ,改性斜发沸石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 ,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采用 1mol/LHCl NaCl(V/V =1∶1)混合溶液作为斜发沸石的再生剂 ,可使其重复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磷石膏、磷渣固废材料的再生利用,提高工业固废的利用率,以磷石膏、磷渣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玻璃、水泥熟料和磷石膏共同激发磷渣活性制备磷石膏—磷渣基复合胶凝材料。分别探讨磷石膏掺量、水玻璃掺量和磷渣粉磨制度对磷石膏—磷渣基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并运用SEM、XRD分析磷石膏—磷渣基胶凝材料硬化体的微观结构及组成形貌。结果表明:磷石膏掺量低于50%时,复合胶凝材料各龄期强度与磷石膏掺量成反比;当m(磷石膏)∶m(磷渣)∶m(熟料)=20∶72∶8,水玻璃掺量为1.5%时,胶凝材料28 d抗压、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6.3 MPa;较单独粉磨磷渣与水泥熟料而言,混合粉磨制度会产生“微介质效应”,有利于提高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复合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为C—S—H凝胶与钙矾石,钙矾石与未溶解的磷石膏作为骨架被生成的C—S—H凝胶包裹、充填、交织在一起,形成致密结构;复合胶凝材料用于替代水泥作为矿区充填材料时推荐磷石膏掺量为2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