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9,(6)
城市在地理位置、空间布局等作用下形成集群,并发挥其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在城市群内的集聚,而城市群和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在城市群与产业集聚耦合机理作用下,分析三大城市群产业集聚度和城市集聚度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各自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一步印证了产业集聚与城市群耦合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是产业资源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集中,由市场自发行为和政策驱动形成,是具有“产业—空间—制度”三重属性的地缘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互动耦合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产业—空间—制度”三维视角出发,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在产业发展上,从壮大产业集群、融入“双循环”全球产业链、共建创新共同体等方面提出产业发展指引;在空间层面上,以都市圈为中间环节,打造“一心、三圈、四带”的北部湾城市群总体产业格局,引入模块化价值链分工和差异化产业链布局,为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避免城市群产业同质化竞争提供现实路径;在制度层面上,建议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区域合作互助机制,为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提供有效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建设》2011,(10):8-8
在中国发展的今天只有在城市群、城市带才能找到产业、城镇的互补关系。成渝城市经济带要形成新的增长极就必须打造一个城市群而不是一个大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群从二维区域节点向三维空间网络转变,发挥了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引领城镇发展方向的作用。基于“产业—交通”耦合的视角,以兰州—西宁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计算选取兰州市区、西宁市区为城市群发育的辐射中心,结合空间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兰西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现状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产业—交通”协调发展规律和空间差异特征,同时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区域发展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兰西城市群发展面临空间层级结构简单、系统耦合度不高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不相关等问题,据此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制约条件下的陕西城镇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城镇发展现状与影响发展的制约条件的分析,探寻推动陕西城镇建设的途径和思路,确定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揭示“隐形产业”和“潜在产业”在未来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货运物流是区域城镇节点联系并形成网络的重要维度,是支禕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骨架”,其高效运转是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用互联网物流数据平台上各城市间的货运联系数据,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货运网络特征做分析,发现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多层次公路货运网络,分别以上海和广州为单核心;而京津冀的货运网络则以天津和北京为双核,网络结构相对简单,以核心城市向其它城市辐射的单向联系为主。进一步从货运网络的均衡性、稳定性、层次性三个角度对案例城市群的网络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群网络绩效的差异性;一个成本更低、更快捷、更安全的物流网络有赖于城市群内城镇节点的合理分工协作,有赖于城市网络的组织协调,也有赖于若干不同层次门户枢纽节点的建立。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群跨地域货运网络绩效的提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产业是城镇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城镇则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研究佟二堡皮草产业发展现状和城镇建设现状,分析皮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促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实现协调、互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莫滨  丁扬 《规划师》2013,29(1):71-75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作为全国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应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非常策略,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跨越发展路径。研究在归纳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城市群跨越发展的对策,即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集聚效应;加强港口建设,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城市群人才开发和使用一体化;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措;采用竞争力培育型空间管制策略;确保生态优先,建立环境友好型城市群;构建新型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加强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进一步完善物质网络组织,促进区域城镇联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符合集约型经济的要求,已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新型产业,重庆市也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针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各种资源,整合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现有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招商引资,培育招商引资主体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 推进阶段,产业经济和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 带来了城镇空间的持续拓展和城镇人口规模 的不断增长;在新的形势下,“产城融合”成 为了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 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解析“产城融合”的内 涵,然后结合西宁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 案例,探讨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的新型城镇 化及产业社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