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关现代建筑美学的话题,最近比较吸引人们关注的大概就是对"奇怪建筑"的议论了,这种定义,不同角度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放在一个建筑学的角度上,笔者所理解的"奇怪建筑",大概就是一种没有缘由的建筑。早期现代建筑的每一次发展,似乎都跟观念上的口号有关,当然,口号的产生也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一个新的角度——量化的视点切入来分析、认识建筑。建筑的造型特征、空间配置从古至今一直渗透着“数学信息”。我们可以从建筑中不同的量化关系透视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建筑视觉造型特征和发展过程。而换个角度来思考,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筑的美学内涵,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数、量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建筑与文化》2008,(6):26-27
对于建筑师而言,何谓“界”? 按照专业的理解,所谓界就是一个领域与另一个领域交接所形成的线(或范围)。对于建筑师而言,我理解的界就是建筑师的专业领域和从专业角度对于建筑的理解。不过这个界不是一个线,而是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杨昌鸣 《城市建筑》2010,(10):19-20
圈内圈外的人士大概都知道.建筑最怕被人取“雅号”。但大多数建筑都会被人取“雅号”.这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某幢建筑不幸获得了一个不太文雅的“雅号”,哪怕建筑本身设计得再好.在大众的心目中都会从贬义的角度来看待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建材城》2014,(12):6-6
11月19日上午,由中国科协主办,广东省科协承办的“第三十四次中国科技论坛——绿色建设美丽中国论坛”在广州市广东科学馆召开。论坛活动中,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透露,国家建设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如果设计方案被判定为“奇怪建筑”,则不予批准建造。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巴黎美院(即:布杂)”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败的一个发展史。如果从欧美国家建筑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布杂”建筑教育的衰退大概是在1940年代前后的这二、三十年间发生的,从“布杂”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们国家的“布杂”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不胜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也渐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秋裤楼”、“马桶盖”、“开瓶器”、“火锅筷子”、“卡通猪”、“大铜钱”……这些建筑外表虽个性张扬,里子却失魂落魄,美化城市不足,大煞风景有余,公众对它们的嘲讽远高于认同.中国青年报进行的—项调查显示,6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有“雷人”的地标建筑,56.5%的受访者认为奇怪建筑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耗资巨大又招人反感,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在强调“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所传卢斯说的“装饰就是罪恶”大受批判,被当作现代建筑“反人性”的一个证据。如此轻而易举地把它批倒,反而叫人奇怪:为什么这个“不值识者一哂耳”的命题,竟然会被历史传下来了呢?就象要了解“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必须了解《走向新建筑》整本书和那个时代一样,要了解“装饰就是罪恶”,至少也得了解被认为提出了这个命题的文章的全篇和那个时代。只有了解  相似文献   

9.
对“我们要现代建筑”一文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看到建筑学报1956年第6期蒋维泓及金志强二位先生所提出“我们要现代建筑”的问题,我们研究后,认为其中有些问题是可取的;同时也有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愿提出以供讨论。 什么是现代建筑呢?正如蒋、金二位先生提出的一句话:“能表达我们时代的建筑就是”。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表达我们时代的建筑是社会主义建筑这是不容置辩的。但是如何理解和体现这  相似文献   

10.
由于建筑的二重性,它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文明;既是技术,又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建筑创作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不同的创作方法。“内”与“外”建筑的“内”与“外”,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从直觉来理解,就是建筑的内部与外部;第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建筑的内容与形式;第三:建筑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在它形成过程中必有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色彩伴随建筑出现并且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被认为是属于绘画装饰领域的词汇.但从建构视角来看,色彩却可以被理解为“饰面”,进而成为“再现”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途径。随着对建构理论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对建构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色彩对于“再现”的意义和方式也有了新的阐释。该文主要从建构理论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色彩“饰面”。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角度理解建筑,于建筑之中享受生活。”这是生活建筑师周启元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设计》2013,(12):84-86
UED:如何理解此次竞赛的题目《建筑的消融》?多米尼克·佩罗:我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对“消融”这个概念的感受,从关注建筑的角度延伸到关注景观以及整个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朱文一 《建筑》1999,(9):21-22
一、“建筑与环境”导读1.环境问题与建筑目前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也就是称之为“问题”、急需“整治”和“保护”的“环境”,主要指的就是人类所直接依赖的自然资源状况。以这种“环境”概念为基准,“建筑”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以及由此构成的形态。“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建筑与环境”课题的出发点。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不少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建筑理论、方法与实践。这方面的探索尝试建立“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最优配置,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别于普遍流行的“国际式”建筑定势…  相似文献   

15.
刘晨 《世界建筑》2013,(12):22-23
“本土”是这一期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的主题.论坛的两位主角中国工程院崔惶院士和台湾资深建筑师潘冀先生(为行文简单,以下皆直称其名),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各自对本土的理解与践行。  相似文献   

16.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7,15(1):20-31
该文就“建筑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有所阐述,诸如:文化研究阈在向全方位拓展;时间观及科学认识论的变革;文化价值的评判应基于“有”—“无”统一观;对于“城市”应重新理解;全面理解建筑的“创新”。作者认为,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建设,应着力于提倡高雅建筑文化,引导大众建筑文化向健康道路发展;应当看到,我国文化战略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建筑与文化”研究的主要专题。  相似文献   

17.
王卓娃 《山西建筑》2006,32(11):18-19
对“建筑作为一种栖息场所”进行了解读,从现象学、美学以及建筑创作的角度,阐释了建筑作为空间、人类活动的独特理解,也为评价建筑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这些日子,大部分中国人恐怕都在议论着一件事儿:楼塌了!(少部分外国人大概议论得更邪乎)。好好的一幢七层楼突然塌了,十几条人命突然没了。奇怪,可恼!于是,包工头跑了,政府官员被收审,兔死狐悲者摇头:“真倒霉。”老百姓纷纷咬牙切齿:“毙几个!”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刚刚没几天的那几场大火,何其相似。人们平了平心头火,突然想问:“早干嘛去了?!”我是做建审工作的,从新闻中知道这件事后,一声、也没奇怪,韩国圣水桥塌了的时候,很多建筑行的人说:“中国也快了。”但没想到这么快。我相信,各地建委现在一定都很忙活。…  相似文献   

19.
陈宁 《城市开发》2006,(1):42-43
我国的建筑之所以短命就是只考虑局部成本,而没有从全过程角度考虑建筑成本及其效益,导致建筑在城市布局中“碍事”、能耗高,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毫无保留地拥护在建筑界中提倡“百家争鸣”。目前建筑设计中公式化或八股化的倾向是非常严重的,一般建筑的平面布置,除了一字型及其发展之外,不是凵字型,就是工字型或H字型,比较庞大一些的建筑往往采用X型,这样的平面有些像蛤蟆,所以有人就称为“蛤蟆型”,不少大学的主楼建筑都釆用蛤蟆型,原因大概是因为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也是属于这一类型罢。立面处理更多半是大同小异的“三段设计”,就是中间几层一样处理,最高一层或两层以及下面一层或两层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