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大孔氧化铝合成方法,考察中和及老化过程合成温度、p H值、时间对氧化铝孔容、比表面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考察了进料速度、搅拌速度、添加助剂对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及老化温度50~70℃,p H值7.0~9.0,时间为0.5~2.0 h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添加助剂,可以合成出具有较大孔容、比表面的大孔氧化铝。  相似文献   

2.
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磷钨酸H3 PW12 O40 为催化剂 ,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3 PW12 O40 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 ,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H3 PW12 O40 是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 ,在n(酮 )∶n(醇 ) =1∶1.75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 1.2 5 % ,环己烷为带水剂 ,反应时间 2 .0h ,反应温度 72~ 96℃的优化条件下 ,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 5 9.5 %。  相似文献   

3.
利用L-赖氨酸上的ε氨基与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种包含完整氨基酸单元的两性单体(εACRLLY),并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对该单体进行了表征;将该单体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了一种具有完整氨基酸侧链的p H敏感的两性聚合物P(εACRLLY-co-AM)。通过研究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与p H值、外加盐浓度间的关系,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体力学直径与溶液p H值间的关系,发现该聚合物表现出显著的p H敏感性,具有明显的两性特征和反聚电解质效应,聚合物的等电点为p H 6.2;聚合物中氨基和羧基在不同p H值下具有不同的电离状态是造成这一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分子筛MCM-48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军  王敏  杨水金 《化学试剂》2007,29(2):69-71,74
报道了以分子筛MCM-48负载硅钨酸H4SiW12O40/MCM-48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12O40/MCM-48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12O40/MCM-48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5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1.9%。  相似文献   

5.
以含有缩醛键的端羟基聚己内酯(HO-PCL-Acetal-OH)和含有二硫键的端羧基聚乙二醇(PEG-SS-COOH)反应形成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G-SS-PCL-Acetal-SS-PEG。该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胶束纳米粒子。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来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此外,通过DLS分别检测胶束在二硫苏糖醇(DTT)/p H=5.0和p H=7.4溶液中粒径的变化,结果证明在含有DTT和弱酸性的条件下,由于三嵌段共聚物胶束的二硫键/缩醛键断裂,使其负载有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胶束溶胀,粒径变大,药物快速释放。药物体外释放模拟结果表明,在p H 5.0、DTT/p H 7.4和DTT/p H 5.0的情况下,DOX 24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0.07%、92.05%和95.36%,但是在p H=7.4时释放率仅为25.17%。在37℃条件下,这些载药纳米粒子表现出具有氧化还原/p H双重响应性的药物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H3PW12O40/TiO2复合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3PW12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TiO2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7.
分子筛MCM-48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分子筛MCM-48负载磷钨酸H3PW12O40/MCM48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探讨了 H3PW12O40/MCM-48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问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z/MCM-48是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68.1%.  相似文献   

8.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用2,2-二(羟甲基)丙酸与2,2-二甲氧基丙烷在丙酮中反应,合成出异亚丙基-2,2-二(甲氧基)丙酸,再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与Boc单保护乙二胺进行氨解反应,得到缩酮保护的2,2'-二羟甲基丙酰胺衍生物,再经对甲苯磺酸脱缩酮保护基得到具有末端羟基的2,2'-二羟甲基丙酰胺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证明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间苯二酚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12个含氨基的荧光化合物,通过核磁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合成。测定了化合物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荧光发射光谱,考察p H值对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醛基苯甲酸(4-4-Carboxybenzaldehyde)桥接,合成了p H敏感性DOX前药PEG-c-DOX;利用丁二酸酐桥接,合成了非p H敏感前药PEG-DOX。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所合成的前药进行结构表征;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聚合物前药的载药量进行确认。并且考察了两种前药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成功的合成了PEG-c-DOX和PEG-DOX前药,并且其载药量分别达到了17.21%和19.74%。此研究中,PEG-cba-DOX和PEG-DOX的合成方法简便,产率高,可应用于结构上含有氨基的药物合成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