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田玉已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和田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田玉在珠宝玉石市场中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给和田玉子料增加美感,古令中外都存在着玉料、玉器人工染色的现场,包括对玉器进行人工沁色,近年来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据初步抽样调查,市场上出售的子料,有近80%是经过人工改色的, 相似文献
5.
6.
7.
8.
钟华邦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4,(3):75-77
我国在汉代以后便出现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通道。许多学者、教授、专家认为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殷商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等文物,其玉石原料是新疆和田玉经过"玉石之路"被远途运输到中原内地来的。改革开放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现了江苏梅岭玉,现在的研究证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殷商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的原料不是来自新疆和田。因此,笔者对中国古代"玉石之路"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和田玉子料以其光洁柔美的色泽、坚韧细腻的质地,深得人们的喜爱.一直是收藏市场中的“绩优股”。但随着和田玉子料价格的飞涨,子料仿制品越来越多.仿制技术也越来越高超。深深地伤害了和田玉在人们心中完美的形象,目前.一种极具欺骗性的造假和田玉子料在新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近期,在客户送检的一批和田玉饰品中发现一件拼合处理迪开石,外观与和田玉极为相似。经宝石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荧光能谱仪测试,结果显示,白色部位摩氏硬度约为3,在显微镜下白色部位可见絮状物,具有萝卜纹结构;褐红色部位可见细小气泡群。红外光谱测试白色部位主要成分为迪开石,褐红色部位为人造树脂;X荧光能谱显示白色部位主要含有元素与寿山石的成分相符。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该样品为拼合处理迪开石。 相似文献
11.
“烧红”翡翠及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或者买回后不知如何进行保养,我们经常收到读者给杂志社来信询问,以求解惑。为此,本刊开辟"胡博士信箱"栏目,特聘请胡楚雁博士主持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欢迎广大读者电子邮件咨询。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或者买回后不知如何进行保养,我们经常收到读者给杂志社来信询问,以求解惑。为此,本刊开辟“胡博士信箱”栏目,特聘请胡楚雁博士主持解答消赞者的疑问,欢迎广大读者电子邮件咨询。 相似文献
13.
玉石投资已然是我国蓬勃兴起的时尚投资品种之一。近年来玉石市场在持续升温,特别是去年玉石呈现加快上扬的态势。本文从玉石市场资源的角度、消费需求角度、国内经济通涨的角度以及玉石上涨的实际情况,浅析了玉石持续上涨的种种原因,并预测中、高档玉石资源还将有上涨的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15.
一个视玉为生命的人。一个为玉不倦探索的人。用他的话讲“我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是一个可以不受拘束畅游在艺术之海的人”。他就是玉徽堂主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丁安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雕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玉石文化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玉雕所需的玉石原料品种多样,除翡翠、珊瑚等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外,其他玉石原料,均为国内产出供给. 相似文献
17.
18.
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的鉴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优良的品质,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一直受到和田玉爱好者的青睐。前人对和田子料的鉴定研究,大部分是经验鉴定方法。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行业内专业人士的经验鉴定指标,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新疆西昆仑地区所产的天然和田玉子料进行了数据采集及分析,总结了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的鉴定指标及方法,并给出了理论依据。和田玉子料的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指标有宏观形态、裂隙、凹坑("毛孔")、"指甲纹"、充填物以及其他特征等方面,对各项指标综合判断之后,可得出准确的鉴定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珠宝检测机构以及和田玉爱好者科学鉴定和田玉子料,规范和田玉子料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
鸡血石与仿鸡血石的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近从昌化收集的十几块仿鸡血石样品和数十块鸡血石样品进行了肉眼与镜下观察,并进行了岩石薄片、物理性质和矿物成分等对比检测,总结出鸡血石和仿鸡血石在“地子”和“血”方面的特征以及在成分上存在的较明显差异,可以加以鉴别,而物理性质的差异则宜用于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