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舒赫 《世界建筑》2007,(3):130-138
用友软件园I号研发中心由3栋相互连通的南北向建筑组成。3栋建筑围合出两组庭院,院落的出现带来建筑中的景观面的增大。本设计关注广义上的办公空间,涵盖工作、休息和交流空间。我们将传统意义上的靠交通串起交流空间的模式转化为一个支持通过的交流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3.
《百年建筑》2005,(12):92-93
选址于北京市北部高新科技区,用友软件公司也计划在此地搭建起一座属于自己的高新科技园区,作为研发基地以及永久总部,在其接待,研发,生活辅助等几大部分中,WSP承担了展示中心、员工交流中心,制餐中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个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明星,一个时常活跃在国际展览中的艺术家,个踏踏实实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者,他就是张永和。  相似文献   

5.
用友公司每年会拿出固定比例收入持续投入做产品和客户是雷打不动的政策,每年会将收入的15%投入到行业产品研发当中。用友公司总定位是希望在建筑领域能够做到帮助中国和走出国门的建筑企业,有基本及扩张的信息化基础,软件的实时性、可扩展性以及对技术的前瞻实践性,能够帮助这些企业无后顾之忧的按照自身发展的管理意图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6.
“去体验建筑就好像去花很多年去绘制我们精神上的思考和感觉中的自画像一样。”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2003,(7):16-17
在刚刚告别了“非典”疫情之时,《世界建筑》一年一次的居住建筑专辑又与您见面了。 安全、适用、舒适、经济、美观是住宅需求永恒的主题;体现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性格独特也更为人们所关注。“非典”的突如其来使人们对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更加向往,向往着有鸟语花香的栖身之地。  相似文献   

8.
路易斯·巴拉干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富含精神品质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其设计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将其思想形戍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发现其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从吸纳到升华的过程.费丁南德·贝克庭院的精神,地中海传统文化,瑞斯对色彩的理解,墨西哥传统文化等诸多的因素均被巴拉干融合在自己的设计思想当中,并以其自己的设计语言诗意的加以表达,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红叶  矫苏平 《安徽建筑》2010,(6):12-13,15
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建筑与室内设计应当重视人的精神体验与个性,摆脱束缚,进行诗意空间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张雷.建筑界新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游刃于高校教师和职业建筑师之间,他喜欢黑色.喜欢纯粹的东西.他的建筑作品总给人以一种特殊的印象.执着地采用具象的地方材料去表达抽象的现代建筑空间和内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代劼  邱小勇 《四川建筑》2012,32(2):13-14
成都天府软件园C区的景观轴设计,景观与建筑密切配合,围绕景观轴,形成了内庭、坡地、下沉庭院等多种层次的外部空间,同时结合建筑单体中空中花园和连廊的设计,园区内的环境景观相互交融,形成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为视角,探讨了“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以对“四位一体”和“四重保护”的分析揭示了“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以属人空间为关照阐释了“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3.
沙利文是美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奠基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其建筑思想和理论摆脱了时代的束缚,将建筑创作与文学作品、诗歌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植根于自然和风景意象的诗意的建筑艺术风格,为美国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4.
周华 《建筑与环境》2012,(5):159-162
从建筑产生之时起,就与几何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何学对建筑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自然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建筑再次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并融入了设计师及工程师的激情与想象。而在发展中,解析几何尤其是函数对建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计算机的介入和解析几何的函数关系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理性,可视化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是美国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其工作室的新近作品纽约大学哲学系办公大楼位于纽约华盛顿广场,是一栋旧建筑内部空间的更新利用。霍尔惯有的理性思维逻辑与清晰简洁的表达在这一作品得到充分体现,看似简洁的要素构成了丰富且具有说服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之美,源于其建造的合理逻辑。建筑形态的诗意表现与内在的力学特质存在关联.建造的逻辑体现在如何通过建立建筑形态的几何秩序来表现其力学特质,并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建筑形态。展现建筑真实之美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10)
我国建筑历史蔓延上千年,各类悠美的建筑物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虽然某些已经逐渐老化,失去了最初的风采,但我们依然能从其残存的轮廓中看出其最初的风采。比如我国的圆明园,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毁之一旦,已经无法将其最初的风采真实复原,但是从其残存的遗迹中,我们可以发挥想象的翅膀,并串联其当时的文化背景,并加上文学的羽翼,从而联想出一个诗意的建筑空间环境,还原当时震撼人心的风采。由此可见,对于建筑空间塑造而言,如能加上文化与文学,那么就会使得此建筑的拥有了灵魂,成为了灵动在我们生活中最唯美的画卷。基于此,本文从文化·文学·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的诗意空间塑造,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构我国建筑的空间塑造,希望对我国建筑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世礼  胡丹 《中外建筑》2009,(11):58-59
通过简要分析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内涵,将其与中国传统世界观,特别是老庄和禅宗所倡导的人生境地进行了比较,进而探讨了在建筑美学中“诗意的栖居”的具体体现及当前回归“诗意的栖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天地软件园位于城市的边缘,而对与任何城市边缘区均是一个自然环境资源非常出色的地方,有着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在园区规划中怎么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概括了大连天地软件园规划建设中的理念和开发现状,并对其共生的理念及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对此类园区开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当代建筑的研究为载体,尝试重新审视当下空间诗意文化,探究空间诗意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和表达空间诗意的途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表现空间诗意的空间视觉成像、光影系统、空间构图和空间结构关系,研究在建筑上的延续。最后以国内外代表性建筑为例,论证建筑中表现空间诗意的必然性,解析建筑中对空间诗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