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叶黄素酯与α-环糊精的包合性能。方法:紫外法测定包合行为并计算表观包合常数;研磨法制备包合物;溶解度为指标确定包合比;DTA、DR-FTIR、UV-vis DRS验证包合物;与β-环糊精和混合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比较,测定其溶解度、稳定性。结果:叶黄素酯与α-环糊精表观包合常数Ka为127 L/mol;包合比1∶5时溶解度最佳;α-环糊精使叶黄素酯稳定性增强,溶解度提高为叶黄素酯原料的6倍以上。结论:α-环糊精应用于叶黄素酯性能优于β-环糊精和混合环糊精。  相似文献   

2.
通过克隆Bacillus clarkii 7364来源编码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γ-cyclodextrins glucanotransferase,γ-CGTase)的基因,构建并表达基因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28a(+)-γ-CGTase,对γ-CGTase酶学性质和产物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表达的γ-CGTase分子质量为78 kDa,水解活力与环化活力在最适温度、最适pH、金属离子影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经HPLC测定催化产物中几乎无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α-CD),γ-CD/β-CD可达7.70,γ-CD转化率为15.83%,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浓度γ-CD产量可提高89.91%,γ-CD/β-CD提高73.77%,转化率为33.44%。催化豌豆淀粉γ-CD/β-CD达12.92,转化率为19.1%,分别比可溶性淀粉提高了63.13%和22.90%。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γ-CGTase酶法制备γ-CD产量和专一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2种合成路线制备了固载β-环糊精的阳离子淀粉(CSt-βCD):淀粉固载β-环糊精-阳离子化工艺和淀粉阳离子化-固载β-环糊精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第1种工艺的较佳反应条件为:n(β-CD)∶n[环氧氯丙烷(Epi)]=1∶2,m(β-CD)∶m(淀粉)=4∶1,ρ(NaOH)=300 g/L,反应温度50℃,该工艺阳离子化后的产物水溶性较差,但其取代度不受β-CD含量变化的影响;第2种工艺提高β-CD与阳离子淀粉的质量比,产物中的β-CD含量逐渐增加,而阳离子取代度显著下降,产物水溶性好,但取代度随β-CD含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优质扇贝粉,研究了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对扇贝粉风味物质及氨基酸(amino acid,AA)含量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了不加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处理1)和添加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比例为1:8)(处理2)的2种扇贝粉风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2种扇贝粉从含量.处理1和处理2的扇贝粉分别含有71种和88种风味物质,分别含有208.78mg/g和140.26mg/g的氨基酸.添加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的扇贝粉风味成分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未添加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的,而添加了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的扇贝粉AA含量低于未添加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的扇贝粉AA含量,而麦芽糊精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集粉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环糊精包合时叶黄素浸膏性能的改进效果.方法:HSCCC及HPLC分析浸膏成分,紫外法测定表观包合常数,研磨法制备包合物,以溶解性及稳定性指标考察包合效果.结果:色谱分析表明,叶黄素浸膏为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叶黄素浸膏与环糊精存在较强的包合作用,且混合环糊精优于单一环糊精;单一环糊精的包合改进效果各异,p一环糊精的增溶效果较差,但稳定性好于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环糊精包舍的改进效果明显,尤以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9:1的混合包合性能效果最佳.结论:混合环糊精包合成分复杂的叶黄素浸膏可弥补单一环糊精的不足,包舍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载化的方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为连接剂,在碱性介质中将β-环糊精接枝到木质素上,制备了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简称L-β-CD)新型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环糊精含量的影响,研究了L-β-CD对Cu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β-CD的较佳合成条件为:β-环糊精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3∶1,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6.7%)用量25 mL/g木质素,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 h,此时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中β-环糊精的含量最大,为30.88μmol/g。20℃时,L-β-CD对Cu2 吸附容量为16.54 mg/g。  相似文献   

7.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淀粉经过环糊精转葡糖基酶的作用,以α-1,4键结合6~8个葡萄糖构成的环状低聚糖。除淀粉外,还可用支链淀粉、β-极限糊精和麦芽低聚糖合成。环糊精有α-CD、β-CD、γ-CD三种。发现环糊精己有近百年的时间,由于缺乏有效的制造方法,尽管许多研究人员从其特性研究了各种利用方法,可是实际应用较晚。近年来,由于制造技术的突破,环糊精发展迅速,以加工食品为中心,成为广泛应用的安全的天  相似文献   

8.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不同品牌啤酒中α-酸的总含量,以Kromasil C18(150mm×4.6mm ID,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85∶15,v/v,85%磷酸调pH值为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13nm,外标法定量,α-酸的线性范围为0.08mg/mL~0.80mg/mL,加标回收率在96.66%~101.83%之间,RSD为1.66%,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1mg/mL。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环糊精(cyclodextrin, CD)为主体,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 TB)为客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D/TB包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相溶解度、等温滴定微量热及分子模拟对其包合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环糊精(α-CD、β-CD、γ-CD)均可与三丁酸甘油酯形成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其中β-CD最适于包合三丁酸甘油酯;环糊精包合三丁酸甘油酯是自发进行的微放热过程,焓熵协同驱动促进环糊精包合三丁酸甘油酯,其中熵驱动在包合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疏水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复配环糊精(α-CD∶β-CD∶γ-CD=2∶7∶1,物质的量之比)包合三丁酸甘油酯过程中的熵变(24.3 cal/mol K)比单一环糊精(β-CD为17.8 cal/mol K)提高了36.52%,同时包合稳定常数提高了79.21%,说明复配环糊精可提供更多与三丁酸甘油酯分子尺寸相匹配的疏水空腔,包合能力更强,从而达到更稳定的包合效果;最终,通过解析单一环糊精包合三丁酸甘油酯的分子对接模型,推测出复配环糊精协同包合三丁酸甘油酯的包合构象。该研究为环糊精包合体系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玉米中生育酚异构体的测定方法。试验采用Sunfire C18反相柱(5μm4,.6×150 mm),柱温25℃,甲醇+水(98+2)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通过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95 nm,发射波长为330 nm)测定生育酚异构体。方法线形范围为1~100μg/mL,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在此范围内线形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6~0.99983。在5~50 mg/kg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6.5%~97.4%,相对标准偏差为0.4%~3.5%。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2、0.02 mg/kg。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液中的β-苯乙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RP-HPLC测定发酵液中β-苯乙醇的含量的方法。色谱柱:DikmaDiamonsilC18150mm×4.6mm5μmWaters,流动相∶甲醇∶水=40∶60(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RP-HPLC法测定浓度在4~20μL/10m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1%,RSD为1.04%(n=5)。此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重现性好,适合于发酵液这种复杂体系中β-苯乙醇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四种β-环糊精制备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鞣花酸(EA)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制备鞣花酸包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鞣花酸包合物的包合率,然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同时通过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EA/β-CD、EA/HP-β-CD、EA/DM-β-CD、EA/SBE-β-CD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分别为0.037 3 mg/mL、0.123 2 mg/mL、0.093 8 mg/mL、0.095 6 mg/mL,包合率分别为82.58%、89.80%、87.42%、84.64%。鞣花酸与四种鞣花酸包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6.47 μg/mL、6.31 μg/mL、3.45 μg/mL、3.63 μg/mL、3.92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3.53 μg/mL、12.11 μg/mL、7.00 μg/mL、7.66 μg/mL、7.77 μ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133 6 μg/mL、0.136 3 μg/mL、0.108 2 μg/mL、0.108 3 μg/mL、0.105 5 μg/m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89.41 μg/mL、59.71 μg/mL、55.20 μg/mL、58.32 μg/mL、55.29 μg/mL。结果表明包合技术可以提高鞣花酸的溶解度与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HPLC-RID)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中盐酸金刚烷胺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 Fire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RID,检测池温度30℃。结果盐酸金刚烷胺的线性范围为0.2513~2.5130mg/mL(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以邻甲酚酞(OCP)为探剂,首次建立了基于邻甲酚酞褪色反应的γ-环糊精含量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γ-环糊精(γ-CD)包络OCP分子使其发生褪色反应,并且其褪色程度△A与γ-C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了显色条件对γ-CD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30℃下显色15 min,加入OCP浓度为0.21 mmol/L,缓冲液pH=9.51时,γ-CD在0~15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ΔA=0.032 5Cγ-CD(mmol/L),相关系数R2=0.997 5,检出限为0.066 m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6×10~3L·mol~(-1)·cm~(-1),灵敏度较高。样品平均实测回收率在99.1~101.5%之间,测定结果 RSD为1.47%(n=10)。该光度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与HPLC法接近,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同时操作简便,测定快速,较HPLC法更易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食品中β-环状糊精含量。方法:样品用水提取后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使用C18柱分离,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ELSD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1.0 g·kg-1,精密度为0.22%~1.01%,回收率为87.0%~99.4%,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中β-环状糊精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黑豆中的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依次采用1%的硫酸-甲醇、15%三氟化硼-甲醇催化对提取出的黑豆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以DB-WAX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该柱对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的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度2,能完全分离;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测定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的含量,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样品加标回收率(n=6)为87.5%~95%;RSD%分别为4.8%和0.9%,最低检出限为0.000 2 mg/mL。该方法能同时分离、测定黑豆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选取国内市场具有代表性的4种黑豆测定二者的含量,其范围分别为:α-亚麻酸:8 070~33 000 mg/kg;γ-亚麻酸:0~770 mg/kg。  相似文献   

17.
以邻甲酚酞(OCP)为探剂,首次建立了基于邻甲酚酞褪色反应的γ-环糊精含量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γ-环糊精(γ-CD)包络OCP分子使其发生褪色反应,并且其褪色程度△A与γ-C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了显色条件对γ-CD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30℃下显色15 min,加入OCP浓度为0.21 mmol/L,缓冲液pH=9.51时,γ-CD在0~15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ΔA=0.032 5Cγ-CD(mmol/L),相关系数R2=0.997 5,检出限为0.066 m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6×10~3L·mol~(-1)·cm~(-1),灵敏度较高。样品平均实测回收率在99.1~101.5%之间,测定结果 RSD为1.47%(n=10)。该光度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与HPLC法接近,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同时操作简便,测定快速,较HPLC法更易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测定植物油中天然视黄醇和生育酚含量的检测方法。植物油样品经丙酮:甲醇(v/v=70:30)溶解定容提取后,以C18为色谱柱,甲醇:水(v/v=98:2)为流动相,对所提试样中视黄醇、α-生育酚、δ-生育酚和γ-生育酚含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325nm波长下,视黄醇在(0.102~2.0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在290 nm波长下,α-生育酚、δ-生育酚、γ-生育酚别在(0.9885~19.77)μg/mL、(2.0845~41.69)μg/mL、(3.024~63.2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方法检测限(0.1~3.0)mg/kg;用火麻油作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在85.0%~105.0%之间,变异系数不超过5%。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可靠等优点,可满足植物油中视黄醇和生育酚含量的同时批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柠檬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倩倩  姜子涛  李荣  谭津 《中国酿造》2012,31(7):151-155
建立了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酸味剂柠檬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色谱条件:分离柱为Titania Sachtopore-RP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60∶40 (v/v)、流动相中含磷酸盐3mmol/L,流速0.S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10nm.线性范围为0.02mg/mL~8.0mg/mL,检出限2.4μg/mL (3σ),回收率为92.79%~99.30%,RSD (n=8) <0.7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饮料中柠檬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β-环糊精和蜜二糖为原料,通过α-半乳糖苷酶酶法合成得到半乳糖基β--环糊精(Gal-β-CD)。酶法合成条件为:蜜二糖中酶用量为20U/g,β-环糊精和蜜二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2,pH6.5(50mmol/L醋酸缓冲液),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40℃。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产物,通过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证明该产物为6-O-α-D-半乳糖基-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