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纳米粒子易团聚,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是很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表面改性的一些实例,并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一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包覆,而后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表面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改性后的二氧化钛进行表征。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在无机纳米粒子Ti02的表面接枝上了PMMA;从透射电镜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未经处理的纳米粒子团聚在一起,经过处理的纳米粒子的表面均匀地包覆了一层聚合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热分解温度比均聚PMMA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35℃。  相似文献   

3.
纳米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纳米粒子易严重团聚 ,为了有效使用纳米粉体 ,纳米粉体表面改性成为纳米粉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机理、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方法和改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一般采用高能表面改性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化学改性分为硅烷偶联剂、酯化反应、表面接枝和表面活性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纳米SiC改性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超声波对纳米SiC进行物理分散,用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化学改性,以获得纳米粒子分散良好、界面结合良好的纳米SiC改性酚醛树脂;根据改性酚醛树脂的DTA-TG试验结果分析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SiC改性酚醛树脂较纯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要好,其中SiC纳米粒子含量为树脂的5%的改性酚醛树脂S05的热稳定性提高最大;经表面改性的SiC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S05较未进行表面改性的SiC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S05G的热稳定性提高要大。  相似文献   

6.
纳米粒子的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的优点及不足,分析引起不足的原因,指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性。同时在比较纳米粒子几种表面改性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化学接枝改性的优越性,分析各种化学接枝改性方法及其有关的修饰机理和几种常用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纳米粒子的特性及纳米粒子在塑料填充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超细粒子的表面改性“核 -壳”结构模型提出了质疑 ,并试图建筑一种方式可以使纳米粒子不经表面改性而直接分散到基体中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2粒子的改性及其在有机硅自洁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TiO2粒子应用于有机硅自洁涂料的制备。结果显示,纳米TiO2粒子表面改性成功,且在有机硅自洁涂料中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实验进一步考察了纳米TiO2粒子的添加量对有机硅自洁涂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纳米TiO2粒子用量的增加,涂层的接触角先增大后...  相似文献   

9.
纳米粒子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简单介绍纳米粒子团聚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纳米粒子表面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改性纳米粒子在涂料、塑料、橡胶以及其它领域中的一些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波  王华林  翟林峰  史铁钧 《材料导报》2004,18(Z2):173-174,180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纳米特性,在聚合物填充改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述了纳米粒子的结构与特性,着重介绍了纳米粒子的分散和表面处理以及在聚合物填充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纳米碳酸钙湿法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对湿法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分析。采用Zeta电位、分散体系浊度、沉降体积、表观粘度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在水中的界面行为进行评价。另外,通过激光粒度仪对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分散液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湿法表面改性后,纳米碳酸钙在水中的润湿性及分散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SiO2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研究结果看出,它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本文中简单介绍了纳米SiO2表面改性方法,总结了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即纳米SiO2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的“一体化”,制备高聚物-纳米SiO2杂化粒子以及对其摩擦学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酯化反应法,以水为溶剂,采用硬脂酸对纳米ZnO的表面进行改性,对改性效果进行测试表征。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质量分数为6%,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0 min。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粒子呈纳米级的分散,亲油化度值达到72.31%,吸水率达到3.04%;经表面改性的纳米ZnO表现了很好的亲油疏水性;改性后的纳米ZnO表面引入了硬脂酸的官能团,使其表面羟基的数目明显减少,其改性机理为纳米ZnO表面羟基与硬脂酸分子中的羧基发生了类似醇和酸的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纳米粒子填充PTFE复合材料及其界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粒子填充PTFE摩擦副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纳米粒子填充PTFE的减摩抗磨机理的探讨,指出粒子与基体界面间的粘结强度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指出现有研究对两者间界面处理缺少必要的关注;结合复合材料界面处理机理和PTFE表面粘结机理,提出了纳米粒子填充PTFE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镁沉淀,利用不同改性干燥法除去沉淀中的湿分,再将干燥的氢氧化镁粉体经马弗炉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的表征与分析,研究了改性干燥方式对纳米氧化镁粉体形貌、颗粒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讨论了改性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改性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干燥方式对纳米氧化镁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不大,对其颗粒间团聚状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使得其在润滑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效果。本文中综述了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水平。为实现无机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均匀分散,需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纳米润滑添加剂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包覆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大量试验表明: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润滑油中,不仅可以起到抗磨减摩作用,还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使免维修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苯甲酸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用亲油化度和吸水率表征改性效果,确定其最佳改性工艺为:苯甲酸质量分数为15%,改性温度为100~105℃,改性时间为2 h。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沉降实验和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甲酸对纳米氧化锌的改性属于化学改性,苯甲酸的羧基与纳米氧化锌表面的羟基发生键合反应,从而改变了纳米氧化锌的性能;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样品结晶度高,分散性好,疏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J.H. Seo 《Materials Letters》2010,64(11):1264-5027
The surface of (Y,Gd)BO3:Eu3+ phosphor, red-emitting source in the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was dual-coated with SiO2 and Al2O3 nano-particles.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phosphor was performed by a modified sol-gel method using the colloidal alumina and silica as surface coating precursors. We observed the oxide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ingle coated and the dual-coated phosphor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luminance intensity was increased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by a suppression of th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via surface defec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hosphors with nano-particles of the oxides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luminance intensity of phosphors in the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the gas discharge lamps.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温石棉尾矿的大量丢弃而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以青海芒崖温石棉尾矿的活化产物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研究Na2SiO3溶液浓度、碳化时间、碳化温度、碳化终点pH值及表面改性剂用量对纳米SiO2形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对制备的纳米SiO2样品的物相、化学成分及颗粒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a2SiO3溶液浓度为0.6 mol/L、碳化时间50 min、反应温度为70℃、碳化终点pH值为8.5左右、表面改性剂质量分数为0.6%时,可制备出粒度为50 nm左右的球状无定形纳米SiO2,且w(SiO2)=99%,同时,纳米SiO2的转化率达77%以上。  相似文献   

20.
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复合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本文中首先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总结了制备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复合材料的方法及特点,最后对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