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针对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颜色在光的作用下变灰、变暗、变淡、褪色等现象,把凤翔木版年画抽象、主观的色彩及色彩搭配进行量化的数据转化并分类保存。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将采集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颜色转化为精确的孟塞尔色卡相对应的L*a*b*色度值,进行主观比对;确定凤翔木版年画的专有色卡数据,分析凤翔木版年画的配色规律。结论建立了针对陕西凤翔木板年画的专有色卡,进行颜色数据整理及分析,总结出凤翔木版年画颜色配比量化的数据资料,从根本上解决了凤翔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颜色的记录、保存、复原以及实现颜色的二次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谈中国民间年画的包装设计——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和市场现状,提出以包装设计的方法帮助其打开更广泛的市场,并阐述其包装特点和如何进行设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4.
5.
6.
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植于民间,装饰于节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为独具特色的画种。探究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对本版年画的继承和发展将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基于产品概念从产品使用和产品信息结构层,讨论了木版年画的认知方式以及它包含的信息内容,最后从数字图形语言、数字合成与呈现两方面,进行了木版年画数字化方法具体探讨。结论 木版年画具有产品的特点,包含具体的物、物的使用以及人们借助物所完成的事情,这些既构成了木版年画数字化内容,也成为认识木版年画背后思想或观念的途径,最后就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数字图形语言以及总的数字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中国木板年画进行数字化保护,本文以套色印刷的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从年画中提取出线版和色版.处理流程分为前处理、线版提取、色版提取和后处理四个部分.以像素的RGB和CMY颜色分量比率计算灰度值,将图中大部分彩色转化为白色,依此对年画进行去色处理;再经过阈值处理、形态学处理和线条光滑获得年画的黑色线版.主要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获取年画的色版.本文的处理结果很好地表现了年画的画版原貌,所提出的处理框架对于中国木板年画的数字化保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升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挖掘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及文化价值,促进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方法 通过深入剖析陕西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素材,寻找凤翔木版年画适合现代设计产业的切入点。借助凤翔木版年画的文化、工艺、素材,与现代网络游戏、视频动画、手机APP、创意童书、文创产品等新型传播方式相结合,衍生出更具有文化内核与商业竞争力的设计应用。结论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通过与现代设计产业结合形成新的设计模式和产品应用,使凤翔木版年画这种老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拓展出更加丰富的设计载体和传播途径,完成“活态传承和活力再现”。 相似文献
10.
滩头木版年画色彩浓艳、画风直接,以纯手工木版水印的方式生产,有辟邪祈福的寓意,并描绘了部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题材内容,展现了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它集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多种艺术社会功能于一体,表达与传递着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真实、质朴的审美情感,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价值.收集、整理滩头木版年画题材,并对其进行归类与分析研究,做实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将为滩头木版年画的活态保护、教育传承及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陕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解决传统手工艺色彩复原难、图案组合创新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生成对抗网络与凤翔木版年画结合的方式,多维度推动其发展。方法 通过高清扫描、自适应阈值检测法、标准色值提取及数据增广等方式对其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与标准化采集存储,建立凤翔木版年画数据集,利用CycleGAN算法训练网络模型以完成迁移实验。结果 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完成了年画墨线稿的色彩复原,还完成了创新设计图案的快速着色。结论 在凤翔木版年画的史料复原与设计应用方面,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色彩风格迁移功能的结合,使其在适应现代发展趋势、完成活态传承任务的同时,为同类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场景理论出发,探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平阳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新思路,旨在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传承与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方法 通过场景分析法,从满足用户需求和关联传统节日活动场景出发,提炼平阳木版年画的表现素材和审美特征,建构基于场景理论的平阳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场景模型,提出平阳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策略.借助平阳木版年画表现题材与场景技术,将搭建用户关系场景、激发传统节日场景联想、提升用户体验场景、年画故事场景与传播相结合,衍生出兼具吉祥寓意与时尚新颖度的现代数字文创产品.结论 通过引入场景理论新视角,在发展黏性用户、产品设计、精准销售、文化传播中尝试开拓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国家级非遗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数字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针对互联网的传播与时代审美需求,探索传统文化的活化路径。方法 运用“文化转译”方法展开桃花坞木版年画文化IP的提取,进行文化IP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的设计转译。在获得视觉要素筛选结果、数字文创APP信息架构、意义体验达成路径以后,采用“APP+IP形象”的思路,进行数字文创设计开发。结果 围绕文化IP,完成APP用户体验设计、角色形象设计、表情包设计与引导页设计。结论 “文化转译”打造文化IP并生成数字文创的方法,融通了传统与现实,有助于深度挖掘非遗类数字文创的文化主题,保证数字文创产品文化层次结构的完整性,是传统文化创新式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图像叙事理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数字文创为研究内容,探索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路径,旨在助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数字传播。方法 通过挖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叙事特征,梳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素材与叙事主题,制定提炼叙事主题、设立表述层次、创设叙事场景、产品设计实践4个阶段的设计流程。根据用户移动社交行为与消费偏好,进行年画图像和角色IP的提取、转化及衍生品设计,建议利用数字文创打破非遗文化的传统圈层,拉近年画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的距离。结论 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创设计,提出应用场景个性化图像、角色IP延展等创作方式,有利于用户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自觉融入非遗传播,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陕西凤翔草木编制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陕西省凤翔县传统草木编制工艺为启示,分析了当地不同类型的草木编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优势,并以凤翔泥塑、食品等的包装为例,论述了草木编制材料的市场价值,提取了包括旅游纪念品、年节礼品、日用品及装饰品的包装设计思路。结论提出了对陕西凤翔草木编制工艺进行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此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数字化推广进行研究。方法简要阐述新媒体语境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技术与朱仙镇传统木版年画艺术保护和传播进行整合研究的必要性,探寻了推广实践方式。结论数字化新媒体的应用加快了传统木版年画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提高了传统民间工艺品牌传承的受众影响力,有助于拓宽市场化推广渠道;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民间工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杨柳青年画为例,通过杨柳青年画民俗艺术的衍变解析,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提供示范意义。方法以杨柳青年画的传统传承、社会传承、数字传承解析传承方式衍变;从杨柳青年画的年俗应用、设计应用、体验应用解析应用衍变。结论通过杨柳青年画民俗艺术的衍变解析,提升公众对民俗艺术的关注与重视,为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