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针对当前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参数计算数值无界、表征角度各异、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储层物性参数累积分布特征的宏观非均质定量表征新参数。通过对任意一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渗透率数据降序排列,计算出渗透率贡献百分数及其对应的序数百分数,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通过倒数坐标变换,将不同形态的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转换成斜率为0~1的直线,将直线斜率值定义为储层非均质程度系数。该值与储层非均质程度成反比。应用结果表明,非均质程度系数可应用于各种级次储层宏观非均质程度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明一西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濮凹陷明寨油田明-西块属于严重非均质性油藏,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地制约了明-西块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多种方法对明一西块的非均质性所进行的研究表明,无论宏观非均质性还是微观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并分析了形成非均质性的原因及其调整措施,这将有力地指导今后明-西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劳伦兹系数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24-26
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层间河流相储层为研究对泉,采用地质统计方法和劳伦兹系数法分析了馆陶组上段层闻和平面的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应用劳伦兹系数法可以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描述,其结果可以在图中直观的表现;埕岛油田主力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变化较大,馆陶组上段(1+2)^(3+)小层层内均质性较好,5^2小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在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馆陶组上段(1+2)^4(1)沉积单元均质性在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中是最好的,而4^2(2)沉积单元均质性是最差的。 相似文献
13.
14.
长庆油田Z油区的储层类型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储层,其特点是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以长3为例,通过对长庆油田Z区域的数据及资料分析来研究长3储层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率特征,并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发现,Z油区长3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渗透率的变异系数(Vk)0.754、突进系数(Tk)3.298、级差(Jk)53、均质系数(Kp)0.302,储层非均质性强,从而导致该区开发效果较差。研究分析表明,该区呈现的强非均质性,主要是受了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管压力曲线在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管压力曲线反映了在一定驱替压力下水银可能进入的孔隙喉道的大小及这种喉道的孔隙容积,因此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对储集层的孔隙结构进行研究,进而研究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对商河油田沙一中典型的压汞曲线在形态上进行了详细分析,编绘了所有岩样的毛管压力曲线、J函数曲线与孔径分布和渗透率贡献曲线,研究认为,商河油田沙一中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6.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实践,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通过地质统计理论对渗透率平面区域变化特征参数,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它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岩心观察、测试及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了研究区长6油层组长61-2、长62-1和长62-2小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并分析了各类非均质性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6油层组各小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整体较强,平面非均质性较弱。储层垂向上粒度的韵律性及层理构造特征是影响储层含油性的重要因素;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及层间分层系数的差异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较弱;层间有效砂岩密度的差异对储层含油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是主要控制因素;储层含油性主要受储层砂体平面展布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储层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进入储层的饱满程度。 相似文献
18.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和沉积物供给物源的不同,各沉积体系所经历的构造、成岩演化等也各不相同,导致沉积体系内储层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辽河坳陷冷家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层序,其中。层序Ⅱ和Ⅴ中的水进期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中等非均质储层,其余各层序沉积体系储层主要具强非均质性。总的来说.河流作用相对较强的高水位期沉积体系储层较水进期沉积体系储层的非均质性要强,最大洪泛面同时也是物性、非均质性转换面。采用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在层序地层等时框架内,定量研究沉积体系内砂、砾岩储层的纵向变化特征,建立不同沉积体系的五种储层非均质定量模式,其中线性增加型最发育。 相似文献
19.
牙哈-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哈-英买力地区古生界发育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内幕岩溶型储层、构造裂缝型储层,每类储层都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质性。灰岩和白云岩在岩石硬度、脆性、岩石结构、风化作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灰岩与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差异。以灰岩为母岩的储层和以白云岩为母岩的储层相比,储层非均质性更强,纵向上和横向上更加难以预测。具体到某一类型的储层,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的非均质性与所处的垂向岩溶相带、古地貌位置有关;内幕岩溶型储层、构造裂缝型储层的发育与碳酸盐岩裂缝的开启、闭合密切相关。由于碳酸盐岩化学性质不稳定,储层若受到深部化学热流体的作用,物性往往变好。但是由于热液作用的随机性和热液活动的影响范围难以预测,储层物性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变化很难评价,这也是影响储层均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宏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5)
利用岩心的常规和特殊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宏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粘土矿物总体上以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为主,见少量的伊/蒙混层等矿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段具有不同的粘土矿物组合。通过研究物性非均质性参数、层内夹层、分层系数、砂岩密度、隔层、连通系数等参数表明,沉积相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内非均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长6油组-长8油组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