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加工》2012,(4):46-46
本专利提供一种铝硅铸造合金,它既有一般铝硅合金较高的力学性能,又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铝合金中含有6.0%~8.0%硅,除了铝和硅以外,其它单个金属元素含量均在0.6%以下。硅在铝中的固溶量为0.5%~1.1%,同时通过加热到400-510℃且保温1小时,可以使金属显微组织内的晶体物析出量达到5%~8%。  相似文献   

2.
丛红梅  邹仲芹 《山东冶金》2004,26(2):57-58,61
为了解合金元素Al、Ti对高锰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石墨坩埚炉熔炼,制取了Al、Ti含量不同的高锰铝青铜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和硬度测试分析,发现Al、Ti元素含量对高锰铝青铜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较大,确定了用该高锰铝青铜材料制造冶金备件产品时,Al元素的最佳含量为7.5%~8.2%、Ti元素的最佳含量为0.20%~0.25%.  相似文献   

3.
《铝加工》2008,(2):53-53
一种主要应用于航空工业、常规武器及机械制造的铝含量高达0.7%~1.1%的38CrMoAl高铝钢.最近在攀钢试制成功。它是采用转炉连铸(大方坯)丁艺流程生产的,其最大的特点是钢中铝含量极高,达到0.7%~1,1%,38CrMoAl钢的铝含量是普通钢种的30倍。此外38CrMoAl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渣中氧化硅易还原,  相似文献   

4.
ЗИ868合金成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碳、钼、铝等元素含量的变化对ЗИ868(GH3044)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该合金技术标准规定的成分范围内,当碳含量控制在0.03%~0.06%时,合金的短时及长时力学性能均较好;钼、铝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不如碳显著。钼的含量取下限可使合金具有较好的室温和高温塑性,铝含量控制在0.30%~0.50%时,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此外,为了改善合金棒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固溶热处理应取上限温度(1150~1200℃)。  相似文献   

5.
《世界有色金属》2005,(3):66-66
本发明是一种高纯铝钪合金的生产方法。这是一种利用现有三层液铝精炼电解槽.在电解质中加入氯化钪或氟化钪.电解生产高纯铝钪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化钪或氟化钪加入三层液铝电解的电解质中直接电解生产高纯铝钪合金.电解质采用氟氯化物或纯氟化物.其操作控制参数为:电解温度65~850℃.电解槽工作电压4.0-7.0V.电解质厚度4.0-15.0cm。  相似文献   

6.
《铝加工》2006,(5):50-50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焊高强度铝合金的锻造产品,该产品可以是轧制、挤压或锻造的形式,其中包含元素(质量%):Si0.8~1.3,Cu0.2~1.0,Mn0.5~1.1,Mg0.45~1.0,Ce0.01~0.25且优选以稀土金属的形式加入,n0.01~0.3。Zr〈0.25,Cr〈0.25,Zn〈1.4,Ti〈0.25,V〈0.25,其它元素含量各小于0.05且总量小于0.15,余量为铝。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制造这种铝合金产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T122耐热钢平衡相转变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hermc-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820~1200℃时T122高铬耐热钢(%:0.11~0.12C,11.37~11.97Cr,1.90~1.93W,0.38Mo,0.86~0.90Cu,0.05Nb,0.19~0.20V,0.58~0.67N,0,0023~0.0028B)在820~1200℃的热力学平衡相及合金元素Cr、Al、Ti对6铁素体和主要析出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122耐热钢残留有较多的6铁素体,其主要析出相为M23C6、Laves和MX。在950~1050℃时6铁素体最少,其含量为15.7%~18.9%。M23C6析出开始温度为940℃,Laves相为750℃,MX则较稳定为〉1250℃。Cr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很大,但对析出相影响较小。降低Al、Ti有助于降低δ铁素体含量,增加MX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了熔盐电解法研究铝钪合金的制备,主要考察了以MF-ScF3-ScCl3为电解质体系,以ScCl3为原料,制取铝钪合金的工艺条件,包括电流密度、电解时间以及电解温度等对反电动势、合金钪含量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MF-ScF3-ScCl3为电解质体系,以ScCl3为原料的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合金的钪的含量最高可达3.85%,电流效率达到73%.  相似文献   

9.
《中国钼业》2005,29(3):5-5
用于核燃料包复层的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的含铌锆合金。包括如下重量组成:铌0.8%~1.2%、选自铁,钼,铜,和锰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含量各是0.1%~0.3%;或铌1.3%~1.8%、锡0.2%~0.5%、一种选自铁,钼,铜,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1.3%~1.8%、锡0.2%~0.5%、铁0.1%~0.3%、一种选自铬,钼,铜和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0.3%~1.2%、锡0.4%~1.2%、铁0.1%~0.5%、一种选自钼,铜和锰的元素,为0.1%~0.3%;其余成分为氧600~1400mg/kg;硅80~120mg/kg和其余量的锆。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2012,(3):48-48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铸造铝合金,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下(wt%):5~11Si,0.1~0.8Mg,0.05~5.0Ag,〈0.30Fe,〈0.20Ti,〈0.10Zn,少量Fe和Mn,余量为铝,单个杂质含量〈O.03,杂质总含量〈0.1。本专利还介绍了该合金的整个铸造过程,包括铸件的固溶退火和淬火等。  相似文献   

11.
对铝基础承合金中锡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介质及酸度的影响、基体及杂质元素的干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波长286.3nm处,以铝为底液,在10%~20%盐酸介质条件下,测定的灵敏度较高,吸光度较稳定,共存杂质元素不干扰测定。标准回收率为99.90%~100.27%,变异系数0.14%。该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铝基轴承合金5.5%~7.0%的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耐磨中间合金组成为:45~60%Ni或Co(钴含量至少5%),0.1~0.2%Hf或0.05~2%Re,从Si、P、Cu、Zn、Ga、Ge、Cd、In、Sn、Sb、Pb和Bi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含量0~2%,从Zr、Fe、V、Nb、Ta、Cr、Mo、W和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含量0~5%,0~2%C,其它为钛及杂质。加入铪改善了合金的机械性能,铼提高了合金的韧性。第一组元素将进一步改善合金的机械性能而不  相似文献   

13.
《铝加工》2012,(3):56-56
英国伦敦市金迪魁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铝锂合金,其成分(质量%)为:Li2.0~2.8,Mgo.4~1.0,Cu2.4~3.0,Mn0.1~1.2,Zr〈0.2,晶粒控制元素小于2.0,其余为铝。这种合金用于板材轧制,其生产工艺如下:首先进行均匀化处理,形成均匀的Al—Cu-Mn相的次生相质点,以改善合金的强度与硬度,然后进行常规的热轧、固溶处理、淬火、拉伸和时效。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铝镁锰钪锆合金导线中的镁锰钪锆含量的方法。采用30 mL盐酸(1+1)加1滴氢氟酸快速消解铝钪锆镁锰合金样品,通过铝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的干扰,通过共存元素干扰试验确定了各元素测定谱线。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测得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 17%~0.000 55%,测定下限为0.001 7%~0.005 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4.72%,通过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8.33%~102.86%,能满足科研和生产快速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ICP-AES法直接测定铝锰合金中的铝、锰、硅、磷元素的含量,对样品溶解酸度、元素谱线选择、背景校正扣除、样品基体及待测元素间干扰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基体匹配与背景扣除法消除铁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光谱干扰。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7.6%~10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8%,与化学分析方法对照,测定结果一致。可用于铝锰合金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三菱钢公司生产了一种新型超级不锈钢“MORS”。该钢是在Fe-Ni-Cr奥氏体不锈钢中增加铝含量,从而使钢具有很优越的耐高温氧化性、耐蚀性、时效硬化性以及加工性等。该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范围为:Ni 10~45%,Cr 4~25%、Al 3.5~5.5%,Y 0.1~5%、Mn 0~20%、C 0~0.5%,N 0~0.5%,Cu 0~1%。因该钢在高温加热时,表面形成氧化铝膜,故耐氧化性优越。并且,因含镍和铝而具有析出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专利介绍     
CN1514042A一种高纯铝钪合金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是一种高纯铝钪合金的生产方法。这是一种利用现有三层液铝精炼电解槽,在电解质中加入氯化钪或氟化钪,电解生产高纯铝钪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化钪或氟化钪加入三层液铝电解的电解质中直接电解生产高纯铝钪合金,电解质采用氟氯化物或纯氟化物,其操作控制参数为:电解温度65~850℃,电解槽工作电压4.0~7.0V,电解质厚度4.0~15.0cm。本发明采用在三层液铝精炼电解槽中直接添加氯化钪或氟化钪,使钪与铝共同电解析出的方法,直接生产高纯铝钪合金,可大幅提高铝钪合金质量,同时可提高金属回收率,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微量钪对Al-Zn-Mg-Cu-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钪在铝合金中主要以两种形式的化合物存在,一种是合金凝固时从熔体中析出的一次Al2(Sc,Zr)相,另一种是铸锭均匀化时析出的二次Al2(Sc,Zr)相。前者是αa(Al)晶粒细化剂,可有效细化铸态晶粒;后者可强烈牵制晶粒内位错及亚晶界,有效阻止热轧、退火或固溶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钪是产生强烈析出强化的合金元素,同不加钪的铝合金相比,含0.30%Sc的Al-Zn-Mg-Cu-Zr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钼业》2005,29(2):7-7
用于核燃料包复层的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的含铌锆合金。包括如下组成:铌0.8%-1.2%(质量分数,下同)、选自铁,钼,铜,和锰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含量各是0.1%-0.3%;或铌1.3%-1.8%、锡0.2%-0.5%、一种选自铁,钼,铜,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1.3%-1.8%、锡0.2%。0.5%、铁0.1%-0.3%、一种选自铬,钼,铜和锰的元素,  相似文献   

20.
《鞍钢技术》2006,(4):24-24
采用增加碳含量和合金含量的方法来提高耐大气腐蚀钢强度,会导致冷裂纹敏感性的增加、焊接热影响区硬度的提高和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降低。为此,川崎制铁开发了超低碳贝氏体耐大气腐蚀钢,其碳含量约为0.02%。该产品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