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荔 《建筑》2003,(12):48-49
金秋的北京是收获的季节。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迎来了“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暨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并就21世纪的环境和城市设计、资源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做了专题论坛。大会还组织了“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学术报告,何镜堂、马国馨和彭一刚三位获奖者代表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入手,针对当前建筑领域的实际,结合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谈到了现代建筑的创作、环境设计心得以及时代性的局限,综述建筑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思想,提出共创人类美好的家园,创作时代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现代建筑,是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中国传统艺术贵在传承与发扬,其中园林艺术集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为一体,是国画、建筑、诗词歌赋、风水玄学的集大成者。不少文人墨客赋诗于园林之中,不仅给历史的研究留下线索,而且还给予现代园林艺术的创作以启发。是对现代建设的宝贵财富。而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借景的手法是其传承千年仍具魅力的原因。本文即通过对园林艺术中借景艺术的讨论,发掘其更全面的美感,并与现代建筑艺术相融合,继续传承这一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3.
"留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创作手法,将之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强调了建筑中也存在空白和虚实关系。本文重点讨论了"留白"这种手法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出建筑造型中的"留白"能将外部环境引入建筑空间内,使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空间上的延续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正>装置"透明之壳"是PONE Architecture应广州设计周的邀请,在PONE体验馆尝试的一次创作,希望通过该装置探讨,关于再次发掘构造秩序相互交替的潜力问题。PONE Architecture带着如何统合建筑,使城市、环境、人和空间延伸出更丰满的互动与交融的疑问,创造了建筑装置"透明之壳",这次装置也同样是一场关于创造与再创造的思考。从概念开始,设计团队从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序列中获得灵感,解剖、提取壳体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析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以及探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的历史发展,总结出以融合的手法传承传统建筑的设计创作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并在杭州御道路一号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尝试。在实践过程中,将精挑细选的中国传统符号纹样予以适当简化,按照实际比例装饰到满足现代材料与施工工艺的英伦风情的现代建筑形体上,以期设计出一种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建筑。希望通过思考与实践探寻出传承传统建筑的一些设计方法,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点,是长期困扰中国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一大难题。文章首先选取了四个大众认可的"民族性"建筑,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其设计理念,并尝试对这种设计方法提出反思;其次指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性、可持续性建筑。  相似文献   

7.
国立艺专成立于1928年,其核心教员均曾留学法国。国立艺专深受法国现代艺术特别是现代绘画的影响,是近代中国与欧洲现代建筑的生成土壤最为相近的地方。国立艺专的建筑教育负责人刘既漂针对"工学建筑"提出了"美术建筑"的思想,第一次将建筑放在美术的范畴,认为建筑的艺术性是第一位的。在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与工业博览会上,刘既漂设计的"美术建筑"雏形中国馆,与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宣言"新精神馆"同时展出。文章通过"美术建筑"思想与柯布西耶的现代绘画和现代建筑思想的比较,以及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的"美术建筑"与"工学建筑"工业馆的比较,分析了"美术建筑"未能走到现代的原因:忽略了现代绘画中的空间对建筑的影响;"美术建筑"受到学院派建筑影响,将建筑理解成为形体和装饰的结合;对于建筑民族性的强调,导致"美术建筑"成为利用象征图案表达民族性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8.
张家港广电大厦的创作和设计是在寻“根”和追“表’中找归宿。寻“根”:是吸取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喻意“中国古塔”的形意、沿用对称构图原理和造国技能。追“表”:追求现代文化气息,采用现代技术、材料和技巧。实现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的高度融合,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自然环境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建筑师》2016,(3)
文章对所考察的台湾现当代设计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建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借用民族学和民俗学的概念,从"异域"与"故乡"的角度解释了民族性和地域性设计中隐含的不同设计原点和观察视角,指出时代背景的转换是设计师持有不同视角的根本原因,并分析了两个概念所持有的工作方式的差异,认为当下大陆已经进入从"异域"视角转化为"故乡"视角的时代,地域性的设计成为主流,并将推动民族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创作是否有"道"可循?同答自然是人各有异,如果建筑师的创作方向全都在一股道上挤,那么创作的结果必失丰富多彩,而落入"样板戏"般的单调重复。我从业30多年的个人体会是,建筑的创作应遵循"反常而合理"的建筑之道,其核心点可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是"反常",再就是"合理"。下面我从4个方面来阐述在"反常而合理"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00,(6)
周方中:《现代建筑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的探索--云南鸿发建设广场创作构思》认为,应从地方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创造出既有优美建筑形象又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群体;并在塑造中充分体现出功能的适应性。 李立、齐康:《内在的表现--中国造纸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出建筑创作的本质是表现内在的意义。结合中国造纸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从主题、功能、整体三个方面阐明了作者的设计观。 李可勤、李晓峰:《"休闲"视野里的传统精神与现代设计--关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一文从"休闲"的本义出发,阐释休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休闲空间的概念;通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外优秀建筑及万达展示中心结构创作实例出发,揭示出科学规律与建筑艺术的统一性,并进一步阐述了建筑创作特别是文化旅游类建筑创作过程中,与建筑追求自然之美的设计风格相适应的结构设计理念"给结构以艺术,成就建筑自然之美":在建筑自然美中直接找寻结构力学规律之美,以"白描"艺术手法将结构设计艺术化,成就建筑自然之美的同时,体现出结构美。  相似文献   

13.
王志方 《山西建筑》2004,30(23):24-25
讨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指出建筑师只有把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才能创作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4.
正他设计的建筑既融合自然、又富有人性关怀,让人觉得"舒适、惬意",又有创新之美,闪耀着现代科技之光;他毕生身体力行"建筑是一门为人服务的学问",在创作中积极探索"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在传承传统文化根脉、汲取世界建筑精华中,引领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之路;他心系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主张抓基础、重动手,着力培养国家社会切实需要的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2018年2月25日,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戴复东教授因病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1991,(1)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李宗泽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两人合作设计的一座宏伟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现代建筑艺术作品。在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创作构思中,李宗泽首先从环境入手,根据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思想,对该建筑基地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这是一块中国传统风水观念中所称的“最贵之地”,为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建筑创作的历史借鉴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筑在产生之初,就是以一个反叛者的身份挑战古典式建筑空间的。与古典城市规划、古建筑呆板的"正统"模式不同,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理念呈现的多元化、随机性以及对人本身的考虑都使现代建筑以一种"分裂"的逻辑形式进行演化。这种演化的结果一方面刺激着人类社会朝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建筑业这种现状,是值得每一个"后现代"时期的业内人士从各个方面去深思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可以从正在崛起的中国式现代建筑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空间架构的建筑美学探索;本文力求通过笔者具体工程案例设计,探索西部贵州地方现代建筑的创作方向。响应"北京宪章"精神,走地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地域化道路;探索中国、特别是西部贵州地区建筑师的创作之路;在理性与浪漫之间找到创作的平衡点和支撑点;走出一条中国西部贵州建筑师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8.
赵梦思  田丹 《中外建筑》2014,(5):99-100
本文以“一颗印”传统民居为例,探讨建筑生命本源及其形式与人类文化心理的永恒关系。通过剖析“一颗印”建筑的构成元素及组合特征,解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挖掘建筑形态背后的基本法则、内在秩序以及地域文化精神,总结传统建筑形式的衍生机制。将传统建筑精神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建筑,给迷失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20.
"双零"是指"零能建筑"和"零地建筑"。白塔山"双零"太阳能覆土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任震英先生主持建设的生土建筑,其因实践了"零能建筑""零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而享誉国内外。时至今日,这一甘肃省建筑师创作的典范之作已显现衰落破败的景象。文章着重对这一建筑进行介绍,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此外,文章还结合建筑现存的问题,给出大致的保护利用思路,希望重新焕发"双零"建筑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