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胶印晒版工,据我所知,我厂从刚上胶印时就按照正规化晒版工序进行操作,即曝光、显影、酸中和、除脏、涂显像墨(显影黑墨)等.现在许多厂都已"淘汰"了涂显像墨这道工序,我厂至今仍坚持采用.经多年实践证明,涂显像墨在胶印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本文对涂显像墨的作用分析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传真     
<正>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推出了一种无墨斗螺丝的卫星式上墨装置,用于报纸印刷业的机器。这种灵活的黑墨、单色墨和多色墨上墨装置能方便地调节使用的墨量,用的是一种多墨辊传输的上墨方法,使输送的墨层厚薄均匀  相似文献   

3.
0引言CMYK四色打印过程中,常用的墨量节省技术通常是以黑墨替换青、品红、黄墨,限制打印过程中消耗的总墨量。尽管这样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CMY的总墨量,但印刷品的视觉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大量使用黑墨的墨量节省方法不仅会使淡色和肤色区域有出现颗粒感的风险,同时也使得人工干预的痕迹更加明显,颜色的鲜艳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墨水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书写材料之一。通常,我们把用以书写文字、描绘图画、标记符号的液体消耗材料统称墨水。我国古代用墨源远流长,据历史文献记载,我们祖先用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代之前。汉末至魏晋之后,我国的制墨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土的东晋古墓中的古墨和古砚,经化验分析,墨的成分大致与现代墨相同。北魏《齐民要术》一书中有对制墨工艺的完整叙述。建国以来,我国的制墨业更有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炭黑与黑墨     
在报纸、书刊等单色印刷中,黑墨是主要的着色材料,用量很大。在画报、挂历等彩色印刷中,黑墨有着弥补三原色色相的不足,加强图像轮廓的作用。在非彩色结构中,黑墨直接关系到色彩再现效果。因此,黑墨的饱和度对印刷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胶印印刷品,墨层薄,更要求黑墨有较高的饱和度。 长期以来,“黑墨不黑”一直是印刷业急待解决的问题。黑墨的黑度指数与着色力指数不仅与黑色颜料的性能有关,而且与黑色颜料在油墨中的百分含量也有关。炭黑是主要的黑色颜料,因此,炭黑的性质如粒径大小,结构状态,表面积以及表面的化学性能等对黑墨的性质有直接的影响。在同一类炭黑中,细颗粒偏向棕色,大颗粒偏向蓝色,为了弥补“黑墨不黑”,常  相似文献   

6.
目前,胶印油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惟独轮转黑墨是一个例外,直到现在,许多书刊印刷和报纸印刷仍在使用低档的沥青、石油树脂类轮转黑墨.沥青、石油树脂类轮转黑墨品质低下,在轮转黑墨与轮转彩墨构成的"轮转胶印四色墨"组合中,黑墨显然是一条"短腿",与其他三种彩墨不相匹配.另外,沥青、石油树脂类轮转黑墨气味难闻,含有毒成分,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及读者健康,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7.
李五元 《印刷技术》2008,(23):70-70
在亚光纸印刷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干燥性能较差,干燥速度较慢,印后加工时容易“掉墨”,特别是在印刷实地黑墨时更加突出,给产品质量、生产周期都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对中性笔出墨不畅、出墨中止及对荧光笔书写颜色变淡、划线不匀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引起这二种笔书写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真核微生物-真菌引起。从荧光笔中分离到霉菌经鉴定为康宁木霉;从中性笔中分离到酵母菌经鉴定为季也蒙念珠菌。根据真菌的生长特征与制笔行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技术标准及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企业找到了方便、有效可行的一系列检测和预防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军 《印刷技术》2008,(16):64-64
在几年的卡纸印刷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做以下介绍。 1.油墨 建议在卡纸印刷中,将干燥速度快、表面结膜快的快干型油墨作为首选。尤其是金银卡纸印刷的白墨和黑墨的选择,由于白墨附着性差、遮盖力弱,而印刷的墨层要求较厚,所以更应该选用一些快干油墨,以达到加速印品干燥速度和防止粘脏的目的,从而提高印刷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胶印晒版工,据我所知 我厂从刚上胶印时就按照正规化晒版工序进行操作,即曝光 显影、酸中和、除脏、涂显像墨(显影黑墨)等。现在许多厂都已“淘汰”了涂显像墨这道工序 我厂至今仍坚持采用。经多年实践证明,涂显像墨在胶印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本文对涂显像墨的作用分析如下 供同仁参考。 一、增大版面的反差。制成的PS印版,亲水的空白部分是银灰色金属表面,而着墨部分则是浅绿色、深绿色或紫色等未见光的感光层,两者的颜色差别较小,在感光层上涂擦一层黑色显像墨,会使版面反差  相似文献   

11.
"鸵鸟"和"英雄"分别是天津市鸵鸟墨水有限公司和上海墨水厂制造的知名品牌墨水产品.我国政府早在全国九届人大会议期间,就明确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制笔行业,要走制笔强国之路争创世界名牌,稳定和发展我国墨水产品,雄居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应对金融经济危机挑战同国际接轨,抓住竞争机遇跻身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帽锭纺在三十多年前的美国还很通用,几乎所有英式精梳毛纱都以帽锭纺制。它之所以过时,主要是因纱的张力难于控制。1980年美国农业部一位工程师罗·布朗着手革新帽锭纺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相似文献   

13.
在广州的南越王墓博物馆有四件文物和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有关。这四件文物是墨、研磨墨的磨石砚、印章和凸版印花的版。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掘出古代的墨有三种形式:原始由自然界采集的石墨、墨粒和成形墨块。 中国人最早使用墨进行书写的证明物是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甲骨上的墨迹。1973年在山西浑源西汉墓中发现了研磨墨的石砚和墨丸,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京和走锭细纱机纺制丝光毛针织纱时易出现断头多、条干均匀度差、粗细不匀等问题.通过对京和走锭细纱机进行结构改造,控制喂入精度和卷绕张力,优化工艺参数,并纺制了41.67 tex× 2丝光毛的细纱.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的京和走锭细纱机提高了纱线的可纺性,成纱质量好,实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等标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纺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庆应3年(1867年)明治9年(1876年)明治15年(1882年)翼锭细纱机6台,走锭机3台共有52。。锭(英国制)。日本最早的纺织机械工业在鹿儿岛、萨摩郡诞生。卧云辰知发明了翼锭纺纱。纺织联合会成立(10月)。纺纱工厂官民合计17家,达41000锭从英国泼拉脱公司进口了环锭细纱机。创业期明治19年(1556年)明治20、25年(1557、1592年) 明治23年(1590年) 明治30年(1597年)明治33年(1900年)明治36年(1903年)明治40年(1907年)相继诞生20个民办纺纱公司,约达50万锭。开始细纱机国产化。丰田佐吉制成了木制窄幅动力织机。木本铁工所成立,并开始生产开清棉机,.纺…  相似文献   

16.
套皮辊机     
皮辊是纺织厂主要专用器材之一,现在一般棉纺厂使用的丁睛皮辊大多是分别购进芯壳及丁睛管自行进行套制磨砺加工。由于其工作速度较高,皮辊及芯壳均易磨灭,经回磨整修后,其磨灭程度超过允许公差,就报废更新.因此,在棉纺厂里皮辊消耗量是比较大的,纺织部早已将细纱丁睛皮辊列为主要纺专器材并规定了部分消耗定额,即一档0.8只/锭年,二档1只/锭年,三档1.2只/锭年。这样,一个五万锭的棉纺厂,年耗常达五万只左右。因此丁睛皮辊的套制,如何实现机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氧化锆陶瓷笔珠书写带墨能力差,初写断线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表面修饰技术,对抛光之后Ra≤7nm的氧化锆陶瓷笔珠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其书写带墨能力提高了15%左右,初写打滑现象得到有效避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表面修饰可以在笔珠表面形成提高带墨能力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4)笔头磨损对书写性能的影响笔头磨损会改变笔头内部结构及间隙参数,影响最大的是出翠量的大小,以及整个书写过程中出墨量波动的大小;其次会影响书写润滑度。通常情况下,在设计笔头内部结构及间隙参数时,供墨通路的大小是至关重要的,而笔头磨损的结果首当其冲影响的是笔头的供墨通路,如图27所示,油槽与环槽贯通面积(图中黄色区域)即是供墨通路。  相似文献   

19.
剑桥大学研究者声称可在不损伤纸张外表的情况下成功使用激光技术从打印纸上去除墨迹。如果采用此法回用办公用纸,可轻松对其进行"脱墨",然后重新加以利用。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声称这项技术是可行的,如果这项技术被广泛采用,不但能够节约木材,更重要的是能减少纸张生产和废纸回收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在Bavarian激光中心的帮助下,剑桥大学低碳材料工艺组学科带头人Allwood和博士研究生Leal-Ayala在附着惠普激光黑墨印记的标准佳能复印纸上测试了10种激光,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和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旒数考     
刘晨亮  吴伟 《丝绸》2022,(4):117-125
冕依靠垂旒之多寡,反映身份等级,地位最尊之皇帝冕有十二旒,次之有九、七、五、三旒冕。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未能解决东汉三公、诸侯冕的旒数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学、历史学方法,以期解决此旒数问题,首先,回归文献本身,考察五种文本之渊源;其次,考察不仅限于东汉一朝的冠制、印绶之制、车制所构成的礼仪等级,由此恢复东汉冕服所构成的礼仪等级,并以此为根柢推导东汉旒数之制。研究认为:东汉三公、诸侯冕应为七旒,其上还应有皇太子九旒、诸侯王八旒两级,此是亲亲、尊尊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旒数在由旒、章数组成的复式礼仪等级中发挥内部区分的作用,此复式礼仪等级一直延续到南齐永明六年(公元4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