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前言近年来在城市中人口越来越密集促进了土地的高度利用,地下的利用和高层建筑的发展。这样的地下街道和高层大楼中经常有许多数目不定的人聚集在那里,一旦因配电设备等发生火灾,可能会引起重大事故。过去叫做配电设备的不燃化或无油化。开关、变压器、互感器等根据安全防火的需要,较早地实现了难燃化和乾式化。在配电设备中的电容器,因为其  相似文献   

2.
一种干式高压电力电容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西安710082)石春让1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向高层和地下迅速发展。这样用户对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使用难燃型或不燃型产品。开关装置、主变压器等,相继有难...  相似文献   

3.
充气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是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之后根据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需要而研制的新产品。本文就该产品在研制中涉及的若干技术问题和型式试验结果进行简要介绍 ,着重分析其难燃、防爆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充气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是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之后根据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需要而研制的新产品。本文就该产品在研制中涉及的若干技术问题和型式试验结果进行简要介绍 ,着重分析其难燃、防爆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电容器的目前水平及有关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前言自从70年代初期美国麦克劳·爱迪生公司(现COOPER公司)在世界上首先生产高压全膜电容器以来,由于这种新产品具有损耗小、温升低、寿命长和体积小、造价低、占地省的优点,很快取代了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成为高压电容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到80年代初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容器普遍实现了全膜化,十多年来技术水平又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经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从1986年开始生产全膜电容器并投入工业运行,十年来介质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很大进步,全膜电容器的产量占到高压电容器(含并联和滤波电容器)的20%以上,西安、上海两厂和…  相似文献   

6.
房金兰 《电世界》1997,38(5):4-6
全膜电力是窗口顺自70年代初期问世以来,成为绝缘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很快取代了膜纸复合介质电窗口顺成为高压电力电容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到80年代初,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电容器普遍实现了全膜化,并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目前全膜电容器的产品也占到高压电容器的20%以上,且产量逐年以50%以上的速率提高,国外固体介质材料均为表面粗化的内烯薄膜;液体介质材料已普遍从PXE和IPB为主转向M/DBT为主,介质的  相似文献   

7.
并联电容器装置C型气体超级开关柜近年来,并联电容器采用油充式是考虑到其经济性,但地铁、大商场等公共设施安装的电容器则要求产品做成干式或难燃型。从电器设备发展趋势角度看,电容器也会象变压器,开关装置等输变电产品一样向干式难燃型方向发展。日新公司急用户所...  相似文献   

8.
由于更多的馈电线是地下敷设,增加了变电所的配电电容器组。因为输电线路变得较长,输电提供的千乏数减少,需要使用电容器来维持电压的水平。为了改善输电电压,同时使电容器组具有灵活的操作性能,以减少配电电压的闪烁,因此,变电所的  相似文献   

9.
干式自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概述近年来,随着城市电网的飞速发展,城市变电站对使用的高压电器设备无油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在高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中,断路器、串联电抗器等均已实现无油化,只有高压并联电容器仍为油浸产品。目前所使用的高压并联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外壳有可能发生破裂,内部浸渍的绝缘油可能流到电容器外部,即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不含液体介质的10kV电压等级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或电容器组。从而解决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液体介质泄漏和发生火灾的问题。众所周知,现有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是两层铝箔…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由金属箔和纸卷绕并浸渍石蜡或矿物油的电容器约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正式生产。此后,由于各种薄膜的出现,电气性能不断改善,最初用于各种电子电容器。随薄膜生产技术的完善,逐渐用于电力电容器。油浸结构早已确定为高压电容器的最基本结构。其性能由它的介质特性,特别是固体介质的特性所决定。随电容器低损耗、小形化要求的提高,电容器的介质也由原来的油浸纸,逐渐发展为油浸纸膜复合介质,更进一步向全膜化的方向发展。与老式矿物油浸纸电容器相比,由于聚丙烯膜的引入,所采用的工作场强提高4~5倍。尽管ε_r小,其介质的容积仍减小为原来的1/10。相应的单台容量大幅度提高。单位容量的电容器体积大幅度缩小。  相似文献   

11.
1前言我国机械行业标准JB7112-93规定:“将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单元装于一个充满绝缘油的容器(油箱)中构成的并联电容器”称为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电容器单元的定义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由较大的电容器元件直接组合后置于油箱中的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称为箱式并联电容器,两者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中的电容器单元有金属小外壳,而箱式并联电容器中的电容元件无小外壳;第二,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油箱中的冷却介质与电容器元件的液体浸渍剂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而箱式电容器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生产研制双向拉伸聚丙烯双面粗化电容器薄膜工艺粗面化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条件,并以理论为指导,实际生产为依据分析了双面粗化电容器薄膜生产的工艺条件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金属化膜电容器的损耗分析及损坏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属化膜电容器的损耗分析及损坏机理桂林电力电容器厂郭大德1全属化膜电容器的等值回路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元件是由两张单面蒸涂金属的膜绕卷而成。元件电流的引出是靠在元件两端面喷以金属层来实现的。如图1及图2。R;为膜上金属层的横向电阻;R。为导电部分的电阻,...  相似文献   

14.
全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压并联电容器 (含滤波电容器 )所用固体介质材料经历了从全纸、膜纸复合到全薄膜介质的发展过程。由于全薄膜介质电容器具有损耗小、温升低、寿命长等优点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 ,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容器介质就实现了全膜化。可喜的是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国产高压并联电容器于 1999年也基本实现了全膜化。但在技术经济指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国产高压电容器的发展方兴未艾。1 全膜电容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后有西安、桂林和上海的电力电容器厂分别从美国的麦克劳·爱迪生公司 (…  相似文献   

15.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和缩小型并联电容器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刘水平概述纵观电力电容器的发展,是朝大容量、小型化方向发展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和缩小型并联电容器分别在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和末期研制成功后,近几年迅速崛起。这两类产品以其容量大、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并联电容器过电压保护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前言并联电力电容器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投切频繁是其突出的特点,由于我国广泛用于电容器投切的真空开关具有一定的重击穿率。因此,在频繁投切过程中因重击穿而发生较高过电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电容器因过电压而损坏,广泛使用MOA进行电容器保护。然而电容器具有不同的容量、接线方式、过电压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导致目前电容器保护用MOA的接线方式、参数选择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结果是MOA保护效能、可靠性等变差,危害着电容器和MOA的安全运行。本文在国内电容器及电容器保护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  相似文献   

17.
灌胶式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制作要点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桂林541004)葛文芳灌胶式金属化膜电容器由于不燃、无油,以及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国外被大量采用。我们经过两年的研制,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不需真空处理的灌胶式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设计、制造工艺。电容器比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力电容器组的谐波过载能力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上海200030)程浩忠1电容器的谐波过载能力电容器的谐波过载能力由电容器的耐热和耐电压水平决定。电容器在制造时已留有上定的过载能力,并按此要求作产品检验。尽管电容器有一定的过载能力,但还应尽可能不让它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生产研制双向拉伸聚丙烯双面粗化电容器薄膜工艺粗面化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条件,并以理论为指导,实际生产为依据分析了双面粗化电容器薄膜生产的工艺条件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方阻值谈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的设计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阻值谈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的设计和改进国营第794厂(鹤壁458000)马野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以下简称电容器)由于具有自愈性、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价格廉及安装方便等优点,目前已基本取代了箱式低压并联电容器。但这种电容器存在的通流能力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