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本科生以实践为主的设计性课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驱动下,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研究。通过“反激变换器设计”课程实例,介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优化、实践平台设计与持续改进措施等,展示教学成果, 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增强了工程创新、团队合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高效达成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2.
陈晓维  赵建林 《电子技术》2010,37(12):67-68
Multisim11.0软件是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将EDA引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电子电路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仿真,进一步阐明了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逆变器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软开关逆变电源实验装置是为该课程设计的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平台。该平台由交错并联有源箝位正激直流变换器和软开关桥式逆变器构成,分别采用脉宽调制控制策略和离散脉冲控制策略。本文详细分析了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实验结果和教学平台应用过程,讨论了电感的设计过程和电源稳压原理。通过该教学平台,可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本校精品课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重点介绍了课程建设基础、改革理念和具体的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织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不足,通过采取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等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设计、创新实践能力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电子技术理论进行工程设计能力,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上增设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并开放实验室;采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相融合的方法,将硬件实物设计和虚拟仿真相结合,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大学MOOC线上学习平台,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和深入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单一性缺陷,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与有效互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宏 《电子科技》2010,23(7):115-117
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到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引入MOOC教学资源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课前课后、线上线下”自主学习习惯。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和适量“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以及表达能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学习考核机制等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学习了专业课程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拓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就是完成此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人运用学习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地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融入到了技能知识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电子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两性一度”建设标准,以BOPPnPS教学模式为抓手,对数电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程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改革,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式学习,有效达成学生的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校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学定位不明确、缺乏规范的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从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交互性和探究性强的教学特点入手,以多类型移动智能机器人平台为对象,围绕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运动控制与作业系统的仿真与工程验证,构建以电子电路设计—控制软件—离线与系统仿真-项目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框架,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从认知型教学到应用型教学,再到研究型教学的贯通式和项目导向式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先进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经验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工科对仪器类行业的需求,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培养要求,依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创造了基于产出教育(OBE)的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教学平台,结合集教学与实验于一体的智慧教室,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类型的电气信息类基础课,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十二条通用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实践项目设计方面、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15.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提出培养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首要工作是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合理、有效、具有专业领域特点和一定“复杂”水平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测控仪器电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从“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两个方面设计构建了学生学习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情境构建”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与构建策略,强调了用课程知识体系承载学生工程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这要求电子、通信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引入针对性强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子、通信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改革,从授课和实验两个环节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并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培养电子、通信学科交叉型AI人才,该课程选拔优秀学生开展丰富的人工智能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秉承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差异化的教学需求,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设置无差异,学生动手、思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式实验设计方法:精选能够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与实验要素的典型实验电路,提出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内容设计,使实验完成的挑战性逐级升高。该实验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不同能力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需求,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是军事教育的鲜明特质和根本,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依托装备实例和课程思政推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为例阐述贴近实战、融入思政、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思路,实践表明,改革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频率特性分析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等相关课程中都涉及到相关章节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如何根据工程应用和学生学习阶段把握具体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非常重要。本文从频率特性的求解方法和具体物理意义角度开展在不同课程中讲解的方法,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别讨论其物理意义和具体的分析方法。通过渐进深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对于频率特性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电力电子行业需求人才,结合目前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建设紧扣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分为三大模块和七个学习阶段,逐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引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向、扩展视野”的教学理念,将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使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器件知识的理解,强化器件测试和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