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主要环节弯曲菌的污染现状。方法 选择两家猪肉屠宰加工企业,分别采集宰前、脱毛、取内脏、胴体修饰和预冷前后等环节样品,应用选择性CCDA平板直接计数法对弯曲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150份猪肉样品检测出22份弯曲菌阳性样品,阳性率14.67%;环境样品30份,检出1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40.00%。所检出的弯曲菌均为结肠弯曲菌,未见其它种属弯曲菌。所监测的6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菌污染,阳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取内脏环节弯曲菌阳性率最高,为17.50%,阳性样品弯曲菌携带量为177.14±296.73CFU/100cm2;而环境样品中取内脏环节的地面样品阳性率最高,为100%,弯曲菌携带量为588.00±307.66CFU/100cm2。结论 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存在弯曲菌污染,以取内脏环节阳性率最高,预冷后阳性率明显降低;而环境样品的高污染率对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构成了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宁省内鸡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并使用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双重方法进行鉴定,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采集的辽宁省某屠宰场的鸡盲肠共198份样品,分离鉴定得到60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30.3%。同时对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结论 60株空肠弯曲菌几乎均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和萘啶酸耐药,其MIC90值均高于所测试的最高药物浓度。空肠弯曲杆菌氟苯尼考和泰利霉素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屠宰过程黄羽肉鸡弯曲菌阳性率和污染水平,建立屠宰过程黄羽肉鸡弯曲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探明其污染的关键风险点。方法 用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和最近似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s,MPN)定量法对屠宰不同环节弯曲菌阳性率和污染水平进行检测,接着运用描述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并采用@Risk软件进行重复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弯曲菌阳性率和污染水平以活鸡肛拭环节最高(53.60%,1.8300 logMPN/m2),其次为打毛和开膛环节(27.50%,0.5000 logMPN/m2和18.10%,0.0270 logMPN/m2)。根据函数拟合结果建立弯曲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分析显示肛拭环节弯曲菌阳性率和污染水平最高(52.92%,1.8896 logMPN),其次是打毛和开膛环节(27.46%,0.4680 logMPN和14.74%,0.4910 logMPN),各个模拟环节数值与分离鉴定结果误差较小(P<0.0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敏感性分析获得黄羽肉鸡屠宰过程弯曲菌污染的关键风险点为打毛和开膛环节,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39,高于其他环节。结论 本研究以屠宰过程黄羽肉鸡弯曲菌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成功建立弯曲菌暴露评估模型,且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同时揭示了屠宰过程弯曲菌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为黄羽肉鸡弯曲菌的防控和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广东省市售畜禽肉产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于2016-2019年在广东省21地市采集畜禽生肉样品872份样品。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并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872 份畜禽肉产品中,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6.67%(59/872)。按照肉的种类分析,禽肉检出率11.2%(46/410)高于畜肉检出率2.81%(13/4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301,P<0.05)。按年份分析,2018年检出率最高11.48%(31/270), 其次是2016年10.71%(15/140),2017年3.19%(9/282),2019年检出率最低2.22%(4/180)。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797,P<0.05)。按包装形态分析,散装检出率6.94%(59/850)高于预包装检出率0。按季度,空肠弯曲菌检出率高低依次为第二季度(8.21%,18/219)。按采样环节,空肠弯曲菌检出率网店(16.67%,1/6)最高。按地区,深圳市空肠弯曲菌检出率最高37.21%(16/43)。结论 广东省市售畜禽肉产品中空肠弯曲菌存在较高比例,禽肉中比例更高,散装禽畜肉存在较大风险,建议相关部门针对性加强对畜禽产品市场的监管及风险监测工作。 关键词:畜禽肉产品;空肠弯曲菌;污染状况;分析  相似文献   

5.
Fla-DGGE法对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检测和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鞭毛蛋白基因flaA和flaB的变性梯度凝胶电脉(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方法对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进行检测和分型。采用RBB(rpeated bead beating)、CTAB和丙酮-氯仿抽提三种方法提取样品基因组后进行fla-DGGE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0份生鲜鸡、鸭肉样品中有8份含有空肠弯曲菌或结肠弯曲菌,其中3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空肠弯曲菌或结肠弯曲菌或它们的不同型别。克隆测序后结果表明,有7份样品被同一种空肠弯曲菌所污染,其中3份样品还被同一种结肠弯曲菌所污染,1份样品被污染情况严重,检测到含有一种结肠弯曲菌和三种空肠弯曲菌。Fla-DGGE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空肠弯曲菌(Campylahacterjej-uni)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特别是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可以多种方式从动物宿主传播给人,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动物宰体传播。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而间接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 参照ISO/TS 10272—3和GB/T 4789.9—2008,基于MPN原理建立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方法,对定量加标的生鸡肉和鸡粪样品进行不同增菌培养基、不同培养环境和不同培养方式优化比对研究,用加标回收试验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增菌培养基的优化选择:Preston肉汤对加标菌量10cfu/g的生鸡肉和鸡粪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12.26和10.96MPN/g,Bolton肉汤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2.38和2.32MPN/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需氧环境的优化选择:用三气培养箱法、产气袋法、抽气换气法和烛缸法对加标生鸡肉和鸡粪中的空肠弯曲菌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12.26和12.12MPN/g、12.26和10.96MPN/g、12.26和12.86MPN/g、10.82和12.12MPN/g,和三气培养箱法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方式:静止培养法对加标生鸡肉和鸡粪空肠弯曲菌的检测值分别为15.8和15.2MPN/g,振荡培养法检测值分别为11.36和8.72MPN/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该法对低、中、高浓度加标生鸡肉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15.25%、111.5%和95.0%。结论 此方法可以对高污染样品中空肠弯曲菌进行准确定量,特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生禽肉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生禽肉中空肠弯曲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特点.方法 按照GB 4789.9—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空肠弯曲菌检验》及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哥伦比亚血平板检测的方法,对2018—2020年采自辽宁省14个监测点收集的335份生禽肉进行空肠弯曲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人类的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后主要引起急性肠炎,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症也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空肠弯曲菌致病性是多种毒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从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综述空肠弯曲菌黏附、定植、侵入、产细胞毒素、分子模拟等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使人和动物引发多种疾病。目前,检测C.jejuni采用的国标方法是传统的培养法,但C.jejuni培养条件苛刻,且培养法存在操作繁琐、特异性不强、费时等缺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其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C.jejuni的检测,并成为目前快速检测临床与食品中C.jejuni最常用的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RCR技术,包括常规PCR、多重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大几率数-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磁捕获-荧光PCR方法检测C.jejuni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这些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效果、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有效控制和预防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方法.方法 以空肠和结肠弯曲菌所共有特异的鞭毛蛋白基因 fla A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为引物,用PCR法扩增fla A基因上的一段约1 700 bp的片断.用该引物对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标准株、福建省的食品分离株进行PER扩增检测,并同时检测该PCR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扩增片断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2株空肠和结肠弯曲菌标准菌株、8株分离自不同食品样品的空肠穹曲菌和结肠弯曲菌菌株均为阳性,且敏感性实验显示该PCR方法的反应体系最低检出菌量为6 CFU.结论 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突发性食物中毒和暴发感染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减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屠宰加工肉类产品的安全和卫生,主要对生猪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和减菌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对屠宰行业在预防和减少屠宰线上胴体污染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国内外牛肉屠宰加工业的现状,综合概括了国内外优质肉牛屠宰加工技术和贮藏保鲜技术,并结合国内行业发展趋势,提出牛肉屠宰加工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臭氧特性入手,阐述了壁挂式臭氧系统、风道式臭氧系统和臭氧站系统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各自在肉类屠宰加工企业中的应用。文章还指出了臭氧系统存在的缺点和空气消毒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Campylobacter jejuni is worldwide recognized as a human foodborne pathogen. It is widely present in poultry meat and slaughterhous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fate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poultry meat preparations. In stress conditions, this pathogen can enter into a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where quantitative PCR (qPCR) becomes more convenient for its detection. In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pairs of primers, targeting the rpoB and the hipO genes, were compared for its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by PCR. Two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prepared: one for the meat samples and the other for the environmental samples. rpoB primers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with a quantification limit of 1 log cfu/g or ml. Microbial Assessment Scheme (MAS) was used to select the Critical Sampling Locations (CSLs) along the poultry processing line. Forty-six out of 48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qPCR after enrichment (t = 48 ) while only 6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ISO 10272-1:2006. Forty-three samples showed positive signal without enrichment (t = 0 h), however only 16 samples could be quantified. These results showe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 jejuni in the poultry industry and the need for new, rapid and sensitive techniques, such as qPCR,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 jejuni in meat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肉鸡屠宰加工的不同环节进行沙门氏菌监测,了解各个环节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分析肉鸡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来源及关键环节。方法选择河南省某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作为监测点,在肉鸡屠宰前、褪毛后、过预冷池后、被分割后和包装入库等环节及预冷池水、分割刀具案板和工人手等处分别采集样本,共计1756份,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及其血清型鉴定。结果于1756份样本中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本700份,检出率为39.9%。其中,褪毛后整禽的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达63.9%;其次为过预冷池后的整禽胴体,检出率为57.3%。屠宰加工环节中检出的沙门氏菌中肠炎沙门氏菌最多,占71.7%,其次为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占20.8%。结论肉鸡在养殖期间存在沙门氏菌污染,且在屠宰加工环节存在交叉污染,应针对相关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和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17.
家禽屠宰加工活禽区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家禽屠宰加工厂前部工作区域定义为"活禽区",明确"活禽区"包含工序,明确基础设施布置原则,明确食品安全、动物福利、产品质量等要求,依照人机工效学原理和相关法规,确定挂禽工位基本作业空间尺寸、工位数量及其计算方法;确定各工序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