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彤彤  季铁  闵晓蕾 《包装工程》2018,39(10):34-39
目的以侗族鸟图腾文化为研究依据和切入点,探索地域文化数字创意产品开发的设计流程,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方法从地域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侗族鸟图腾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建立知识资源框架;以"手工艺者创业+学生创新"的双创模式为途径,以智能硬件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为手段,探索侗族鸟图腾文化数字产品设计的新模式。结论通过智能硬件技术的运用,能创造寓意多元文化丰富性与生动性的侗族鸟图腾文化产品;通过与当地手工艺者合作,能帮助树立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对新技术的学习兴趣,有效建立当地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创造就业,促进侗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诗博  和钰 《绿色包装》2022,(12):163-167
设计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索民俗从图形视觉符号到文化资源的转型。以侗族百家宴的视觉设计为研究目标,挖掘百家宴场景图案艺术,运用创新表现手法,对百家宴民俗活动中具有丰富观念基础和形式积累的视觉元素进行提取、重构与创新设计。在传播仪式观理论下,探讨设计语言的拓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构建民族民俗文化的现代延展路径,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侗族民俗旅游和民族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利益点,并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角度对侗族百家宴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创新和拓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传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问题,充分整合其特色的当地资源,以创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法以人口较少的畲族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及文化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采用以设计介入的方式探究社会创新理论应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中的可能性,并针对文成县畲族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提炼出地区品牌以服务设计为导向的可持续创新方法,构建出符合当地情况并以文化发展为主的服务生态系统。结论社会创新可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工具,以此来打造体验模式、民族品牌、生产模式及服务设计等各个层面,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进而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农产品品牌价值入手,通过地域资源提炼与整合开展设计研究,达到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为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 -针对现今农产品品牌价值缺失问题,从农产品品牌的“品”和“牌”入手进行品牌价值重构,依托地域资源进行农产品品牌整合创新,打造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新策略。结果 -针对农产品品牌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基于地域资源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结论 -将设计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根植于地域资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使农产品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5.
宋冬慧  杨曦 《包装工程》2022,43(16):442-447
目的 探索地域性民族节庆品牌化、生态化、市场化、可视化的建设;了解地域性节庆文化的概念,分析地域文化的民族节庆品牌发展状况,推进地域性节庆产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通过地域性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广西侗族“月也”节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节庆品牌进行基因分析并分类;再通过设计元素提取等过程进行元素提取及文化内涵总结,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侗族语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典型的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的通道,进行侗族“月也”节庆品牌设计实践,展示出广西本土地域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形象设计的特有形象。结果 旨在解决节庆文化中出现的品牌形象缺乏、文化传承力不够、设计趋同化等问题,而作为集文化与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月也”节庆旅游则为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与节庆品牌形象相结合,促使地域性节庆品牌性更鲜明,积极推进地域品牌形象传播同时,让这些承载独特地域民族文化的节庆成为一张名片,有利于文化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季铁  朱碧玉 《包装工程》2021,42(22):285-292, 329
目的 促进乡村振兴下的电商扶贫发展,探索以设计参与电商进而推动京东品牌扶贫3.0模式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设计参与农村电商扶贫为研究路径,结合京东集团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融合,通过销售数据、交易数据、消费者行为、行业竞争等要素的分析,量化需求与市场指向,指导设计介入的方式.结论 在京东品牌扶贫3.0模式下,把握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设计、电商、品牌等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能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推进扶贫品牌培育、激活乡村内生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帮助企业创收、助推农民增收,引导推动乡村新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鲁宁 《包装工程》2021,42(18):380-387
目的 以乡村振兴政策下的通道侗族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研发为目的,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创设计发展现状入手,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通道侗族地域文化与设计融合的价值与意义,探索通道侗族特色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方法.方法 通过阅读和梳理大量的通道侗族文献,归纳整理通道侗族文化形式,针对通道侗族文创产品发展现状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探索侗族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潮文化融入通道侗族文创产品设计的路径模式,分析侗族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完成了通道侗族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结论 通过侗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完成了具有通道侗族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系列,对乡村振兴以及当地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通道侗族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庆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明 《包装工程》2018,39(10):80-85
目的研究重庆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重塑的方法和理论。方法对重庆老字号品牌进行实地调查,归类分析重庆老字号品牌的现状和问题,在设计学科的视角下,从挖掘品牌文化、视觉形象创新、地域文化元素特征和完善系统化识别4个角度探析重庆老字号品牌的视觉形象整合设计的策略,并以重庆老字号"陈昌银"麻花为案例进行视觉形象重塑设计。结论论证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对创造老字号品牌新价值的意义,探索了重庆老字号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创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杨彦  温庆武 《包装工程》2022,43(12):423-428
目的 探索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方法 分析隐身于贫困乡村的西兰卡普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设计转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对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梳理其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传承主体和市场竞争方面的典型性困境与原由;以设计赋能传统手工艺作为设计扶贫的重要手段,基于西兰卡普所面临的困局系统性地提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策略。结论 在设计扶贫中,应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再创新机制,注重强化造血能力,塑造地域名片,围绕当代消费需求,结合数字化技术进行展销模式、产品供给的升级和创新设计,并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总之,系统性地对西兰卡普进行设计赋能,是西兰卡普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效力并助力当地贫困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建构设计市场学与产业化战略设计体系,揭示设计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本质,提升设计在产业链中的战略级价值与地位,破解企业产品打造、品牌塑造、业绩增长、融资上市等核心难题,驱动“政.企.学”融合创新升级。方法 基于设计学与金融科技、经济管理等学科以及“农.工.商”等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凝练28年“产.学.研”实践探索与学术理论研究成果,通过调研提炼与应用验证,建构设计产业化核心体系。结论 基于设计市场学原理、设计产业化战略理论,提出并阐明了“上市产业链、上市沸腾器、产业.企业IPO战略设计、产业战略标准‘芯片’、星云战略设计与资源系统”的核心概念与内涵,总结了“以终为始、领域细分、科技聚核、文化铸魂、集群创孵”战略设计原理,升级了“顶层战略标准制定、科技产品创新打造、文化品牌设计塑造、产业创孵平台建构”战略设计方法,构建了“设计市场学-产业化-上市链-IPO战略-标准”理论与实践体系,对探索“政产学研科教文”全域融合创新发展具有导向性意义与战略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叶德辉  刘昱岑 《包装工程》2022,43(6):157-165, 175
目的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以瑶族地区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计扶贫模式进行研究,使设计扶贫落实更到位、机制更科学、范围更全面,以满足后扶贫时代农户的内在需求。方法 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对少数民族村寨贫困户进行生计资本分析,以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模型为范式,构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计扶贫可持续生计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定性研究和AHP层次分析法的定量研究,得出相关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设计扶贫实践提供支撑,使设计有据可依。结论 在面对后扶贫时代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典型瑶族地区的设计扶贫研究实践,证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可以使设计扶贫方案策略有助于提升农户能力。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模型所构建的少数民族村寨设计扶贫可持续生计框架,可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设计扶贫提供分析范式。其研究思路可对设计扶贫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惠 《包装工程》2020,41(18):302-305
目的 以往乡村扶贫主要是通过政策和产业的导入进行实施,而设计扶贫也是其中比较新颖的策略。运用产品设计的方法为乡村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以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为农村脱贫提供帮助。方法 开发农村旅游文创产品应根据地方特色,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使其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二是充分挖掘地方的各种文化资料,并将其融入相关的文创产品中;三是对当地的民俗进行重构,选择其中有益的元素进行开发设计;四是把农村的景观名胜进行图形化,使之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资源。结论 将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料作为文创产品的重要灵感之源,通过设计使之转变为深受市场欢迎的旅游文化商品,并真正实现设计扶贫前景。  相似文献   

13.
季铁  郭寅曼 《包装工程》2017,38(24):18-22
目的对当下设计专业参与贫困地区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产学研模式展开分析。方法结合设计产学研的新形式以及设计参与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基于典型的"三重螺旋",构建纳入"文化持有者"在内的"四重螺旋"协同创新模式,讨论文化持有者、学术界、政府和产业在合作中的角色与优势,并以"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为案例,探讨其协同创新网络机制与模式的构建方式。结论通过将文化持有者纳入产学研网络,激发他们的脱贫主体性,创建其与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培养出一批掌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新型手艺人,有助于他们融入全球化的商业与社会创新网络,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宏 《包装工程》2020,41(14):130-134
目的探讨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设计介入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设计解决方案及可持续设计理念,这是近年来设计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扶贫要实现精准化效果,必须要进行精准化识别,这对设计介入扶贫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结合贫困地区现状分析地域特点和目标群体特征,在阐述设计扶贫识别的概念内涵及价值基础上,针对目前的盲目粗放式设计扶贫,帮扶主体单一、帮扶措施简单、帮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运用AHM分析法、TOPSIS模型分别对设计扶贫目标群体和项目进行精准化识别。结论要实现脱贫目标就必须由粗放式扶贫转为精准化扶贫,对贫困者精准化识别提供具体的推进办法,使资源达到最优匹配让真正的贫困者受益于设计,设计扶贫精准识别对推进设计扶贫工作精细化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闵晓蕾  季铁 《包装工程》2019,40(8):54-59
目的针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性复杂问题,以文化间性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究地域性的"差异性"转化为融入全球价值的"关联性"的动态路径和方法,参与式地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认同。方法对文化间性理论进行基础研究,总结和挖掘其内在特性及问题,从而提出参与式设计对话模型,并以"新通道"项目中针对藏文化的设计及社会创新实践为实证案例,通过设计团队与当地文化持有者的设计对话和协同共创,完善并验证参与式设计对话的工作方法。结论在新时代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间性跨越了文化的边界,具有差异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共创性的内在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设计对话模型和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设计的参与性与协同性,促进本土知识的全球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增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配合各地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精准扶贫更富有活力,让各类乡村再造能拥有艺术设计的审美,响应打造美丽乡村的号召,同时与旅游发展相互融洽,提供更多乡村发展可能性。方法通过借鉴日本20世纪著名的大分县"一村一品"乡村设计活动的经验,运用艺术品牌设计的方法,促进中国乡村品牌设计差异化,以及特色农产品的设计开发。将历史文化开发、品牌设计开发和当地产品相结合,邀请各类艺术家丰富乡村艺术创造可能性。结论将艺术设计注入乡村发展的路径,能够加强乡村文化精神建设,并唤醒当代城市人的乡愁,吸引乡村人才回流,提供乡村内就业岗位,缓解乡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最终助力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为重点扶贫乡村提供了文化创意发展脱贫的可行性参照。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战略下羌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姝彦  岑华 《包装工程》2018,39(10):28-33
目的探讨在精准扶贫战略下,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开发的实现策略。方法通过调研四川羌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的现状,结合四川羌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等实际情况,探讨创意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实践机制。结论四川羌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应从意识、组织策略和工作模式3个层面进行开发研究,分别是强化精准意识,树立文化生态观念;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强调引入创意阶层进行设计的多元交互协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胡术 《包装工程》2022,43(2):408-414
目的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地域文化为突破口对其品牌建设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品牌现状及问题,以及地域文化对于服务区品牌塑造的价值意义,归纳出将地域文化与服务区品牌进行创新结合的方法。结果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品牌定位、品牌形象与品牌体验等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品牌化构建路径。结论针对现阶段高速公路服务区品牌定位不明、同质化严重、资源利用不足等症结,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依托在地文化基因整合地区资源,以文化沟通产业进行价值重构与品牌定位,以用户感知需求构建功能化视觉体系,以文化体验提升服务业态,使服务区成为具有识别性与持续动力的交通商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