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实际项目介绍了全地下调蓄池工程设计,介绍全地下调蓄池工艺设计部分与结构设计部分,工艺设计包括进水系统、冲洗系统、脱过泵站、放空泵站、冲洗排空泵站等;结构设计包括所采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及地基处理的选用。  相似文献   

2.
王晓璐 《中国市政工程》2023,(4):33-35+105-106
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的污染,解决上海中心城区分流制排水系统内河道黑臭问题,通过在排水系统末端新建调蓄池,降低泵站放江污染量。某调蓄池的服务面积为404 hm2,调蓄标准为5 mm,调蓄池容积为13 000 m3。调蓄池结合现状雨水泵站及其周边绿地,采用全地下建设方式,在上海中心城区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边角料”用地建设。调蓄池在工程选址、工艺布置、运行模式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通过对该调蓄池的介绍,为同类型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调蓄构筑物的工作特性,综合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和二级泵站优化调度,以系统年费用、供水可靠性及水质、环境影响为目标,以泵站供水能力、调蓄构筑物蓄水量与水位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制定不同的调蓄构筑物方案,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结合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调蓄构筑物规模,优化管网运行...  相似文献   

4.
城市调蓄池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设施,但通常因通风、除臭系统设计不当造成臭气而被视为"邻避"工程,成为周边地块升值、商业开发的限制因素。本文通过介绍国内现行地下式调蓄池通风与除臭系统,提出调蓄池的通风除臭设计方案,为地下调蓄池的通风除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水环境治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艺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大型地下调蓄池结构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大型地下调蓄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结合长春市伊通河北郊污水厂调蓄池结构设计实例,对大型地下调蓄池结构设计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西安国际港务区渭河2号雨水出口泵站及调蓄池选址、工程设计、设计特点及创新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雨水调蓄利用工程及雨水泵站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苏路调蓄池是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叙述了调蓄池土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坑底加固、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及支撑、主体结构施工等技术措施。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调蓄池施工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泗塘污水处理厂周边河道黑臭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完成雨污混接改造的条件下,对利用现状泗塘厂进行功能调整开展研究。改造厂内二沉池及生物池等构筑物为调蓄池,调蓄容积12 370 m~3,新建初期雨水提升泵站1座,规模为5 m~3/s,新建初期雨水调蓄管道φ2 700 mm,长约1.6 km,调蓄容积9 156 m~3。  相似文献   

9.
<正> 在天津钢厂扩建项目小方坯连铸工程的圆形旋流沉淀池和方形浊环水加压泵站的两深井构筑物施工中,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长导板组合多头钻成槽机和自成泥浆成槽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成功地构筑了两深井井壁。两井设计均为地下墙复合结构,其设计及工程概况详见本期《地下连续墙复合结构应用在深井构筑物中的设计实践与分析》一文。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道积水影响百姓通行,甚至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城市地道排水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地道排水不畅的三方面主要原因及对策。针对地道排水方案设计,探讨了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泵站规模与设置调蓄池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合理设置调蓄池并根据降雨统计资料确定调蓄池有效容积的设计方案可充分发挥调蓄池的调峰、缓冲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地道排水安全性并降低泵站与出水管路规模。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下空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受陪都时期及其山地地形特征的影响,重庆地下空间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性。重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利用始于近代防空洞室的建立及上下水道的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城市中心区建立了发达的市政管网系统及防空地下工程;直辖后,随着商业中心的建立,地下人防常用作平战利用的地下商业街,高层建筑地下室常用作商场及地下超市;2008年,重庆市规划局发布了《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标志着地下空间开始进入因地制宜、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地下空间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情况,突出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地下空间将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地下空间的利用将推进城市的集约、可持续发展,将对原有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相似文献   

12.
陈俊杰 《山西建筑》2013,(34):101-102
对地下水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下水动力作用两方面探讨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所造成的危害,并阐明了对地下水勘察的注意事项,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因地下水问题而引发的灾害。  相似文献   

13.
鲍林 《山西建筑》2008,34(2):97-98
分析了建造地下车库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下车库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大柱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并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介绍了地下车库运用预应力结构的经济性、耐久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科学、合理、快捷的地下车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趋势显化 ,如何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地下空间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思想 ,主要运用关联耦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论述了地下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渗透关系 ,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开发的拓扑关系 ,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的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及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大量涌现,地下商业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地下商业用地租赁交易频繁发生的同时,国内关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见,这使得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实践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本文以南京市地下商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将基准地价的概念扩展到地下土地,试图建立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与地表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确立了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近似推算公式。本文中演示的方法对于今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启发性意义,也对现实中的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快速发展,但综合管廊与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的分离导致城市发展遭遇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必须将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通过案例研究和资料总结,以建筑设计的视角,研究综合管廊与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包括综合管廊+地下车道、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车道4种,探讨其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以及与点状、线状、围合式、商业街式4种类型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的3D接口模型。该论文的研究在原有“建筑-城市一体化、建筑-交通一体化”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城市市政一体化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了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接口的多种模式,对城市空间立体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各种公共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娱乐设施、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等交通设施、地下广场等具有聚集性人流的地下公共空间场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可能遭受恐怖威胁的内在因素包括地上空间环境复杂和外部安全保障缺失,外在因素包括内部人员密集性、空间的特定功能性和空间自身的脆弱性,面临的恐怖威胁形式主要有爆炸、纵火、暗杀与人质劫持、生化或放射性物质攻击等。反恐预防措施包括地下公共空间的入口控制,引入地下公共空间的情景预防,消除空间的结构性“犯罪死角”以及建立安全疏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下空间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地下空间1.0演绎到地下空间5.0的新思维,剖析了地下空间1.0至地下空间5.0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地下空间1.0至地下空间5.0的关键技术与典型案例,揭示了地下空间时空变化特征与演绎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地下空间总体形态从“地下一个点”发展到“地下一条线”,再上升至“地下一张网”,规模愈发大型化,通过地上地下三维立体规划和区域整体开发先进理念可打造成“地下一座城”,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绿色低碳直至碳中和等前沿技术逐步得以广泛应用,在可预见的未来终将蜕变升级为“智慧立体城市”和“绿色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20.
赫磊  戴慎志  王岱霞 《城市规划》2018,(3):30-40,5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利用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上海城市地下空间2006年和2008年两次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Stata、SPSS、Arc GIS等工具,以空间回归模型为经典模型进行地下空间规模需求预测的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受到经济社会宏观发展指标的影响,与人口密度、人均GDP显著正相关,与房地产价格不相关;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在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规律,深刻把握预测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规模的模型方法,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提供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