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势态也十分迅猛,逐渐应用到工业、医疗业等各个领域中,物联网在发挥社会服务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不断发展.今后我国各大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具有非常宽广的应用与挖掘空间,而蜂窝物联网则具有显著的覆盖性优点,在物联网技术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与传统物联网技术对比,广域物联网的应用使得各项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且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涉及了民用、军事等很多领域。无线通信以其便捷性摆脱了传统有线技术的固定性弊端。无线通信技术的畅通离不开抗干扰技术,有效的抗干扰技术能够提高无线通信质量,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认知无线电作为抗干扰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提高通信系统在日益复杂的战场通信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传统的抗干扰手段相比,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抗干扰技术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鲁棒性,在军事通信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论述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抗干扰系统架构,阐述了认知设备各模块的功能,对宽频带实时频谱感知、频谱动态分配和自适应参数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超 《通讯世界》2016,(16):1-2
移动无线基站是通信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正常通信的关键环节,如果移动无线机基站信号传播过程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通信,因此,保障移动无线基站信号传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物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5G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物联网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物联网通信抗干扰问题,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物联网通信干扰情况的应对,影响着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发展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对5G技术背景下的物联网通信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5G技术背景下物联网通信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移动无线基站信号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而且这些影响因素非常的复杂,其中很多干扰因素影响非常的大,甚至是破坏性的。从实践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在系统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本文将对移动无线基站信号干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信号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线业务体制的选择应考虑覆盖性能,移动性能,标准化/频率,业务性能,成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网络/漫游功能,3G的演进等要素。中国电信最佳的无线技术体制选择是CDMA,考虑到频谱资源、业务的拓展,设备的投资等因素,应优先发展基于cdmaone(IS-95A)的1.9Gbit/sCDMA无线市话,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将网络升级为CDMA移动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空间频谱日益拥挤,容易引起相互间的干扰,本简要叙述了几种目前常用的移动通信设备抗干扰技术,探讨了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电子战争环境下,卫星通信的环境又是十分恶劣的,它容易受到敌方的侦收、干扰和攻击等威胁。由抗干扰设计的基本思想出发,从空域、时域、频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军用卫星通信常用的抗干扰技术措施及其发展趋势,阐明了在设计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时,应综合应用多种抗干扰措施,才能使卫星通信在空间恶劣电磁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家居产品制造厂商来讲,为用户提供智能、互联互通的家庭物联网,需要解决如何建立以关键节点为中心的家居无线物联网,并提供家庭智能综合信息感知等的网络服务。文章结合现有家庭环境,构建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家居物联网智能体系,介绍基于智能电视的开放式物联网网关和无线物联网系统平台的设计,为家电厂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种物联网的安全应用——信息装备智慧仓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物联网的大势所趋,提出了一种物联网的安全应用:信息装备智慧仓库,为军队、党政或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信息装备保障提供一种智能化的保障手段。这里以军事信息装备管理为例,从安全信息装备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远程维护支持和安全防护等多个环节阐述了系统功能,并进行了初步设想。以"装备感知,智慧管理"为目标,提供一套全新的安全信息装备保障和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红梅 《通信技术》2012,45(4):57-59
近年来,物联网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并被看做是推动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应对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已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通过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构成、结构,结合物联网在供应链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影响,展望了供应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机器通讯(M2M)是物联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各标准组织已经启动M2M的相关研究。目前属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类型移动网络占有绝对优势地位。3GPP在R8阶段就开始了相关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了R12阶段。描述了3GPP的M2M研究发展动态和最新进展,对比了3GPP机器通讯标准MTC的更新架构,介绍了最新的MTC框架和相关协议栈,分析了架构更新的原因,对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傅煜 《通信技术》2012,(10):89-91,94
物联网技术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介绍了物联网在竞技运动中的意义,分析了竞技运动中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设计了一个可以应用于日常训练中的物联网系统。通过便携式传感器采集运动员的心率、脉搏和血压等生理参数,使用基于RFID技术对不同运动员进行标识,使得教练员可以实时获取运动员的生理参数,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促进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倪磊  罗万可  向军 《通信技术》2012,45(3):72-74,85
物联网是计算机互联网在实物世界的延伸,已被看成是中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借助于当前3G移动通信技术的地域无缝覆盖及接入方便的优势,对当前通信网中几种定位技术进行探讨后,选择GPSone定位技术并通过3G核心网的短信下发提示,完成定位功能。将现代移动通信中基于位置业务开发的GPSone定位技术充分应用到物联网物流行业中,不仅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还能促进物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s attracting intensive attention. Currently, most existing IoT systems heavily rely on the identification (ID) number of each object/ thing, referred as ID-based IoTs. However, in many cases, the ID-based IoT becomes inapplicable due to noncooperative things that are not attached with any ID number or difficult to obtain an existing ID number.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non-ID (nID) things concept for non-cooperative things, and nID-based IoT to make IoT suit more real situations. Then, a nID-based IoT solution is designed for the airport avia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some key issues including sensing, coding and resolving are discussed. Additionally, an exemplary case study of birdstrike hazard management is presented to further explain how to apply the nID-based IoT for the scenario with noncooperative things. It is envisioned that nID-based IoT will support increas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where the things have no any available IDs.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监控系统的种种弊端,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紫蜂"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采用CC2530芯片组建"紫蜂"技术网络和控制核心,利用高灵敏度的指纹传感器AES2510进行指纹采集,并使用高性能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模块MC39i进行远程网络连接,使系统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成本和远程可控的特点。实验表明,系统的指纹识别正确率达100%,传输范围达150 m,在100 m时的通信波特率达35 kb/s,休眠时电流仅2.5 uA,接收功率为82 dBm,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能有效整合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改善现有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本文针对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研究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总结了技术特点。在阐明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智能电网应用中海量设备终端和海量采集信息的特点,详细论述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分析信息聚合技术带来的网络收益,提出信息聚合技术基本功能框架及实现方式。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在采集原始数据的同时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和计算,从海量的、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智能电网一体化管理平台具有特定意义和判决参考价值的数据,并且能够降低网络数据传输总量、减少网络拥塞发生、提高网络性能,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目前相对薄弱的配用电环节提出配变电设备监测物联网的主要功能与信息聚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赵静  喻晓红  黄波  谭秀兰 《通信技术》2010,43(9):106-108
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已经引起国内学术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针对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基于物联网的本质特征,结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组建了事物通信的物联网体系结构,重点对各个网络层功能进行了阐述,并简述了物联网的三大要素及其相关的几个关键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传感器、通信技术、终端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等。最后结合物联网的具体应用,简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物联网漏洞数量规模巨大、分类方法欠缺问题,针对已有漏洞分类方法应用于物联网漏洞存在覆盖不完全、交叉重叠现象严重的现状,提出从物联网设备、同源跨平台漏洞以及漏洞的影响效果和漏洞利用复杂度3个维度对物联网漏洞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VCECI。首先研究传统漏洞分类方法的特点和物联网产品研发固有特点,分析物联网漏洞分类不完善的原因。其次,对VCECI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类过程进行深入论述。最后,结合实验分析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VCECI方法对物联网漏洞具有较好的标识和去重能力,能够有效表示物联网漏洞的异构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