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建设》2010,(7):88-89
我国第一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出台 由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日前出台。这是中国第一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创新机制、加强监管、明确职责、强化考核”的水源环境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2.
毛建国 《治淮》2011,(7):14-15
为详细了解安徽省水资源状况,安徽省地矿局开展了“安徽省重要城市地下应急水源地初步调查与研究”。目前,从全省17个重要城市、36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结果来看,安徽省地下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措施较差,包括部分重要城市正在开采的水源地也未能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饮用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加以保护,部分待勘查的具有远景的地下水源地保护措施尤为缺乏。  相似文献   

3.
拉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多数均存在水源保护区划分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污染源分布多、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弱等问题。2011年1月,西藏自治区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包括拉萨市14个水源地;2011年2月,拉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陆续开展。对拉萨市饮用水源地规划环境保护工程规划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保护拉萨市饮用水源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是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民生安全以及人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幸福感。文章以湘乡涟水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例,总结涟水饮用水源地整治经验,分析涟水河水源地现状,提出日后在宣传引导、污染防治、措施保障、监测预警方面的保护措施,以提高湘乡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水准,也为其他水源地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需要水库单位加强管理,更需要发挥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加强舆论监督,多管齐下,共同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汤河水库存在的水污染源、富营养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应首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本文根据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成果,说明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应用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合格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及主要原因,并对饮用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全国4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水质不合格,1233个水量不合格,水质、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有948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城市有205个,饮用水源污染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2005年7月,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开展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牵头,会同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等单位编制完成了规划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促进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生命健康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2006年8月22日由有关院士、资深专家,水利部有关司局、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和各流域机构的代表,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进行审查,会上,翟浩辉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现摘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在综合分析各省级行政区城市供水组成、城镇化水平及综合生活人均用水量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8个规划分区.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成果,对各规划分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布状况进行了说明,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9.
正饮水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源地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实现饮水安全的关键。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因此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水利部、国家环保局先后开展实施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0.
全面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摸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本文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有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系统构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评价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水量安全、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及城市饮用水源总体状况,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七台河城市现状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情况、水源地水量、水质评价及七台河城市近、远期饮用水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七台河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规划。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于2011年完成《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逐步实施阶段。针对西藏高原城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水量供应状况不乐观、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和管理意识淡薄的独特性,并结合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建立西藏自治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综合、系统、合理、实用的特点,可为其它地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Ⅰ):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相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评价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水量安全、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及城市饮用水源总体状况,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临清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的风险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临清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手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受污染的风险加大,为摸清水源地现状安全状况并提出合适的保护措施,在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方面评价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隔离防护与宣传警示工程、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大类工程措施来开展水源地保护规划。全省13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合格率为96.2%。以现状评价不合格水源地和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保护重点制定保护措施,规划总投资65.1亿元,为贵州省广大城镇居民构筑坚实的饮水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正在席卷全国。截至6月初,273个督查组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第一轮督查(以下简称水源地专项督查)。据悉,各督查组已对212个地级市报送的1 586个水源地4 481个问题清单开展了现场核查,并  相似文献   

17.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 (Ⅱ) :全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成果。应用本文提出的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合格水源影响的人口、区域分布及主要原因,并对饮用水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全国4 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水质不合格,1 233个水量不合格,水质、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有9 48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城市有205个,饮用水源污染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七·五”计划,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使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江、河、湖、库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水质标准的要求。为此,水电部在86年底召开的全国水资源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水利部门要重视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落实国家“七·五”计划和部水资源保护“七·五”计划,4月18日~20日,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和水文局在贵州召开了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  相似文献   

19.
<正>水源地保护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但部分地区的水源地被生活、工业等垃圾围堵,水源地受污染直接威胁群众饮水安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源保护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主动防控体系迫在眉睫。针对这种现状,部分地区对保护水源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被开发划定的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不得修建饲养场、厕所,不得堆放垃圾,不得用污水灌溉土地,不得施用持久、高残留的剧毒农药等,将现有的工业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20.
《泸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过市政府批准正式实施。“规划”时限为2007~2020年,分为近、中、远期3个阶段实施,总投资为1.17亿元。近期计划投入1.01亿元用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饮食娱乐业强制搬迁、河岸生态防护工程、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中远期投入1600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预警监控体系建设,最终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应急机制,促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明显改善。根据泸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10年前,泸州市将建成二道溪污水处理厂、纳溪污水处理厂,新城区排水体制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届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