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然后对小鼠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50、75、100、125、150mg/(kg ·d))的植物甾醇酯。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酯会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DL-C/LDL-C)和HDL-C/TC值,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对甘油三酯(TG)水平却无明显影响;植物甾醇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高于75mg/(kg ·d)植物甾醇酯可显著降低(P<0.05)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联合使用时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血脂的作用。昆明种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按总胆固醇及体重分为5组,即高血脂模型组、植物甾醇酯组、葛根素组、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联合组、辛伐他丁组。对小鼠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连续灌胃5周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酯、葛根素、辛伐他丁。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动脉硬化指数(AI),肝脏系数(HI),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表明:与高血脂模型组相比,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联合组TG、TC、LDL-C、AI、HI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24.22%、28.01%、21.17%、67.68%、15.34%,HDL-C显著升高45.51%(P0.05);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能降低高血脂小鼠TG、TC、LDL-C、AI、HI,其中部分差异显著。说明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联合使用时具有降低血脂作用,而且比两者单独使用时具有更好的治疗高脂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实验性高血脂小鼠模型,考察超临界萃取的菜籽VE、菜籽VE 甾醇和菜籽VE α-VE对机体抗氧化、体重、粪脂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建立后,摄入VE的小鼠,其血清中TC、TG、LDL-C、AI和MDA均显著下降;超临界萃取菜籽VE和α-VE的混合样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C、肝脏TG和肝系数;超临界萃取菜籽VE 甾醇显著降低血清TC和肝系数.说明菜籽VE、α-VE和甾醇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降低LDL-C,调节胆固醇的吸收率,增加脂质的排泄,从而起到明显的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种植物甾醇酯预防小鼠高脂血症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植物甾醇脂肪酸酯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其构效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昆明SPF小鼠,随机分为5组。两组分别喂以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其余三组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每天一次分别灌胃三种植物甾醇酯,灌胃量相当于小鼠100mg/kg体重,观察植物甾醇酯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期28天。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酯能显著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减小水平动脉硬化指标(AI),降低高血脂小鼠的肝重、肝脏TC和TG,对实验性小鼠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并能缓解肝脏的脂肪病变。其中,甾醇油酸酯与甾醇乙酸酯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预防效果均比较理想,且明显好于甾醇硬脂酸酯。  相似文献   

5.
蛋黄油体内降血脂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蛋黄油对小鼠血清中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蛋黄油灌服雄性昆明种小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黄油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总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提高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论:蛋黄油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酯对饮食性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植物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连续饲喂健康、雄性昆明SPF小鼠高脂饲料21d,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然后在喂基础饲料的同时,高脂模型组经口灌胃生理盐水,药物组经口灌胃血脂康药物(20mg/kg·d),其余3组分别灌胃植物甾醇乙酸酯、油酸酯、硬脂酸酯等三种植物甾醇酯(100mg/kg·d),观察植物甾醇酯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3种植物甾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密度低脂蛋白(LDL-C)、动脉硬化指数(AI),降低高血脂小鼠的肝重、肝脏TC和TG。其中,甾醇乙酸酯与甾醇油酸酯对小鼠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且明显好于甾醇硬脂酸酯。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酯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小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微粉碎对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微粉后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别给各剂量组饲料中添加5%、8%、12%剂量的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粗粉和超微粉,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4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TC、TG水平.结果: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经超微粉后,在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TC、TG、AI、LCI水平及肝脏TC、TG水平,效果均优于粗粉.此外,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超微粉还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的LDL-C水平(p<0.05),粗粉则无此功效.结论:超微粉后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降血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酯复方产品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功能.方法对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连续喂饲高脂饲料21 d,诱导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根据血清中TC水平将大鼠分为7组,然后在各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试验组每日经口灌胃溶于油基(食用花生油)、乳基(蔗糖酯溶液)两种不同溶剂的高、中剂量植物甾醇酯复方产品(受试品),做干预处理;花生油对照组、蔗糖酯溶液对照组和高脂模型对照组每日分别灌胃花生油、蔗糖酯溶液和生理盐水;28 d后观察植物甾醇酯复方产品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中,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实验后较实验前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实验后比实验前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植物甾醇酯复方产品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两种植物甾醇纳米粒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胆固醇效果。方法: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随后将小鼠分为8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植物甾醇(PS)组、植物甾醇纳米粒(PNP)组、空白纳米粒(NP)组、壳聚糖修饰植物甾醇纳米粒(CS-PNP)组、空白壳聚糖修饰纳米粒(CS-NP)组,连续干预4周。测定小鼠体重、采食量变化,脏器指数、血清指标、肝脂含量以及粪便中甾醇含量,并进行肝脏切片观察。结果:各给药组对小鼠采食量及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PNP和CS-PNP组小鼠肝系数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心系数、脾系数显著升高(p<0.05),对肺系数和肾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PNP和CS-PNP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脂中TG、TC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同时显著降低肝脏中TG与TC含量(p<0.05);PNP和CS-PNP组能有效治疗小鼠的脂肪肝。结论:PNP和CS-PNP对膳食诱导的高血脂小鼠有较好的降胆固醇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泽生  侯冬梅  贺伟  王婧宜 《食品科学》2011,32(11):306-309
目的:通过体内给药动物实验探讨植物甾醇的降血脂功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正常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植物甾醇的高脂饲料(剂量组),检测相关指标。结果:饲喂高脂饲料的干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植物甾醇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模型组胆碱酯酶(CHE)活力在血清及肝脏中显著降低(P<0.01),剂量组CHE活力随着植物甾醇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植物甾醇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并且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阿勒泰脂臀羊臀脂及其分提产物对小鼠肝脏脂质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0 d和40 d两个批次,每批7组(n = 6):空白组(基础饲料喂养)、菜籽油组、原脂组、2 ℃固脂、12 ℃固脂、22 ℃固脂、32 ℃固脂组,实验油脂组以基础饲料喂养+0.15 mL/10 g的油脂灌服小鼠,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肝脏脂质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阿勒泰脂臀羊臀脂及其分提产物对小鼠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组织无病理性变化;与菜籽油相比,分提产物可有效降低小鼠肝脏脂质水平,其中2 ℃固脂效果更显著(P<0.05)。40 d时,菜籽油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高于各组(P<0.05);32 ℃固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T-AOC)均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摄入时间的增长,菜籽油组肝指数显著升高8.21%,原脂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上升,32 ℃固脂组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30.85%。阿勒泰脂臀羊臀脂的不同分提产物对小鼠肝脏脂质水平、氧化应激产生不同的影响。相比菜籽油,未分提的原脂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羊臀脂分提产物中2 ℃固脂可有效控制小鼠肝脏脂质上升,32 ℃固脂提升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化损伤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肉鸭生产性能、体脂沉积、体成分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只,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对照组(C):基础日粮;(2)试验1组(Ⅰ):基础日粮+20 mg.kg-1植物甾醇A;(3)试验2组(Ⅱ):基础日粮+20 mg.kg-1植物甾醇B,饲养时间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均极显著降低前期料重比(P<0.01);与植物甾醇A相比,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B极显著增加了21 d平均体重和前期平均日增重(P<0.01),但极显著降低后期平均日增重(P<0.01);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A和植物甾醇B,均能显著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5.92%(P<0.05)和24.57%(P=0.01);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A极显著降低肉鸭胸肌的滴水损失(24 h和48 h)(P<0.01);日粮中添加20 mg.kg-1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肉鸭的肌间脂肪厚度、皮下脂肪厚度、水分、粗脂肪、粗蛋白、pH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A和植物甾醇B均能降低肉鸭肝脏胆固醇的含量,且前期添加植物甾醇B、后期添加植物甾醇A更有利于肉鸭的生长;植物甾醇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鸭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related complications are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West and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hypolipidemic effect of bamboo shoot oil (BSO) in Sprague–Dawley rats. A group of rats had induced hyperlipidemia,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fatty liver by being fed with a high-fat, high-cholesterol diet for 4 wk.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ered 10 mL distilled water per kg body weight, while the other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administered 250 mg beta-sitosterol, 250 mg BSO, 500 mg BSO, and 1000 mg BSO per kg body weight by oral gavag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SO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riacylglyc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phytosterol, lipoprotein lipase, hepatic lipase, and atherogenic index in serum, and increase the levels of cholesterol in feces. It could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relative liver weight and liver lipids. The pronounced hypolipidemic effects of BSO might be attributed to its ability to inhibit cholesterol absorption and increase cholesterol excre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suming BSO may provide benefits in managing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refore, BSO may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development as a functional food and nutraceutical.  相似文献   

14.
明珠  陈庆森  张蕾  闫亚丽  赵培 《食品科学》2017,38(17):174-183
本研究对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植物甾醇酯(phytosterol ester,PSE)及其相关乳制品进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的功能性评价,并为指导植物性化学物质和养心乳制品(Yangxin dairy,YXD)的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分为9 组,每组10 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分别喂养正常饲料和高脂饲料,灌胃0.9%生理盐水,PS、PSE、YXD和安慰剂组高脂喂养的同时连续灌胃PS(23.6、47.2 mg/mL)、PSE(23.6、47.2 mg/mL)、YXD(30、60 g/250 mL)和花生油 4 周。4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鼠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这些干预方式会对降低甘油三酸酯的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稳定。在肝脏和病理切片的相应指标测定结果中也有相同的趋势。PSE和YXD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此外,本研究证实YXD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护肝脏和血管的效果方面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以微波-压榨富含酚酸菜籽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钠基膨润土的吸附脱磷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菜籽油酚酸和其他品质的变化.首先考察了吸附温度、钠基膨润土添加量和吸附时间对脱磷率和菜籽油中酚酸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脱磷率、总酚保留率和canolol(2,6-二甲氧基-4-2烯基苯酚)保留率的综合加权得分为考察指标,得出钠基膨润...  相似文献   

16.
以纳豆冻干粉、红曲粉的复合物为原料,采用脂肪乳剂灌胃雌性昆明小鼠建立高脂模型。按小鼠体重水平均衡分为8组,其中7组以高脂小鼠为模型,另1组以灌胃生理盐水小鼠为对照。不同浓度组合的复合物(200 mg/mL纳豆粉、100 mg/mL红曲粉、100 mg/mL纳豆粉+25 mg/mL红曲粉、100 mg/mL纳豆粉+100 mg/mL红曲粉、200 mg/mL纳豆粉+25 mg/mL红曲粉、200 mg/mL纳豆粉+100 mg/mL红曲粉)按照剂量进行分组灌胃,灌胃期间观察小鼠的形态和体重变化,灌胃期结束后测定小鼠的器官指数肝体比、脂肪系数、血清脂质水平变化和肝脏中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纳豆粉与红曲粉复合物(200 mg/mL纳豆粉+100 mg/mL红曲粉)能够极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C水平(p<0.01),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G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肝脏TC、TG水平(p<0.05),发挥降脂作用。因此纳豆粉与红曲粉组合具有辅助降低小鼠血脂作用,从而促进小鼠降脂活性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紫外高效液相法(HPLC-UV)测定植物甾醇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方法。采用 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8 nm。实验结果表明: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38 min内均能实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2.52~50.30、5.08~101.60、5.10~102.00 μg/mL时,甾醇单体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1、0.9989、0.9991,检测限为2.5 μg/mL;日内精密度在0.06%~3.06%范围内,日间精密度介于1.56%~6.61%;加样回收率介于92.74%~106.25%之间。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4种植物甾醇中3种甾醇单体的含量,其中大豆甾醇和木甾醇中3种甾醇单体的含量组成差异较大,大豆甾醇中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63.80~251.23 mg/g和134.89~235.04 mg/g,远高于木甾醇中的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含量,而木甾醇中β-谷甾醇含量为(685.10±7.55) mg/g,则明显高于β-谷甾醇在大豆甾醇中的含量。相对现有的高效液相方法,本方法实现了对混合甾醇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3种甾醇单体的精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黄参茎叶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CCl4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有效剂量。以不同剂量的黄参茎叶多酚(150、300、600mg/kgBW·d)给予小鼠灌胃实验进行预防,连续21d后,腹腔注射1%的CCl4(V/V)菜籽油0.3mL建立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进一步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黄参茎叶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血清ALT、AST、TBIL水平以及肝脏MDA含量的升高,能提高肝脏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其中300mg/kgBw·d剂量水平效果最佳。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