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特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机械产品生命周期设计(LCD)系统与CAD系统的集成,建立了零件、产品特征参数化设计所需的零件特征库,开发了特征参数化设计模块,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寿命指标。此系统能及时地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对产品寿命做出预测,避免了设计一试验一修改一再设计的重复过程,使整个的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设计成本大大降低。本系统建立的信息模型可以用在产品的各个阶段,能够体现生命周期中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设计分析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绿色产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在回顾国内外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绿色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和绿色性三大属性,提出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举例详细讨论了其评价方法———产品寿命循环分析。  相似文献   

3.
CALS系统通过产品全寿命周期支持系统(Product Life-cycle Support System,PLSS)实现产品信息的高度共享,而产品全寿命周期数据模型(Product Life-cycle Data Model,PLDM)是PLSS系统的核心与关键.提出了CALS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模型,建立以PLDM...  相似文献   

4.
产品寿命周期工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寿命周期工程设计是绿色产品设计的有效方法。本文在深入分析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LCED的三大设计原则 ,详细描述了LCED的设计过程。通过举例详细阐述了应用公理性设计方法对寿命周期中有关技术先进性、环境协调性 ,以及经济性等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 ,并作出设计决策。  相似文献   

5.
产品再制造的绿色模块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械产品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之以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形成面向产品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全面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重用性,并用反映环境特性的绿色度及反映功能和重用特性的模块度加以评价和检验,以达到满足再制造工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绿色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提出了绿色产品的基本定义及其三个基本要素,即技术先进性、绿色性、经济性。然后详细讨论绿色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的五个阶段及其有关的数学方法,最后以一汽车外饰件为例进行了方法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绿色产品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首先提出了绿色产品的基本定义及其三个基本要素 ,即技术先进性、绿色性、经济性。然后详细讨论绿色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的五个阶段及其有关的数学方法 ,最后以低密度聚乙烯为例进行了LCA方法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品评价的系统边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绿色度评价是绿色技术应用的先决条件,在产品的绿色度评价过程中,建立可比较的绿色度水平表征或指标是实施绿色技术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遇到产品系统边界的界定问题,这是当前生命同期评价(LCA)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分析在不同时间阶段所采用的确定系统边界的一般方法和机械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实例,说明系统边界界定问题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人为性差异,提出确定产品对象绿色度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系统边界界定时可供遵循的基本性的规则,有助于增加系统边界确定时的一致性和确定性,提高LCA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绿色产品非均一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非均一综合评价方法。先构造一个技术参照产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各产品相对于参照产品的绿色属性,利用决策单元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理论,定量地给出了提高产品绿色属性的技术改进方法。利用实例说明其使用方法并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中物理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现有 CAD系统中 ,数学模型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现有的 CAD系统的数学模型 ,没有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物理问题的处理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物理模型这一全新的概念。给出了产品物理模型的结构 ,提出了产品物理模型数据的 EXPRESS Schema模式。应用产品物理模型 ,可以极大地方便产品的设计和分析处理 ,极大地缩短产品开发和设计周期 ,确保产品设计质量和正确性。本文成功地用产品物理模型的思想和技术实现了对机床主轴箱的设计 ,实现了产品物理模型及其成功应用。应用实例清楚地表明了产品物理模型的正确应用 ,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工具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东  汪劲松  段广洪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0):1760-1764
通过深入分析产品及其生命周期活动的本质,提出了绿色产吕评价的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抓住了产品及其生命周期活动的共性,增强绿色产品评价的可操作性,研制了一套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软件系统-GPLCAS。该软件应用IDEF0进行总体设计,使得系统功能设计简单明了,按照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提出用功能单元类和过程类来抽象产品及其生命周期活动,实现了系统的详细设计,举例详述了GPLCAS的各大模块。  相似文献   

12.
绿色产品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根据“绿色”工业产品的特点,提出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层次评价方法(Fuzzy-AHP)对工业产品的“绿色”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为绿色工业产品的认可、评价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网络化环境中,设计人员无法有效地利用海量的机电产品设计信息与数据来应对当前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下绿色设计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性能关联的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及获取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操作-产品-性能(OPP)的基本关联构型,提出面向生命周期下绿色设计需求的绿色设计知识表达,并提出该结构内各元素的规范化表达;然后利用同义词林和相似度分析对设计信息及数据进行标注处理,构建基于OPP构型的基础关联词典,提出基于绿色关联度的绿色设计知识获取方法;最后,结合机电产品中液压阀零件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实现绿色设计知识的多层次多粒度表达和有效获取,为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面向绿色制造的产品模块化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的涵义,分析了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性及关联关系,对目前存在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根据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侧重点不同,将目前绿色制造模块化设计归纳为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模块化设计、绿色设计模块化设计、环境意识模块化设计、再制造模块化设计、可拆卸模块化设计、维修模块化设计、回收模块化设计、重用模块化设计及其他模块化设计,并对其相应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物元的绿色产品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模糊物元评价的一般原理,将模糊物元评价应用于绿色产品评价,给出了基于模糊物元的绿色产品评价方法的一般步骤,主要包括各类评价物元的建立和基于物元的综合评价方法。以电冰箱产品为例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根据电冰箱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物元,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建立了评价的参照物元,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权重物元,最终实现了冰箱产品的绿色性能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绿色产品在企业界和理论界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绿色产品评价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关于绿色产品的实用型评价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还比较少见。针对制造业绿色产品的特点,在分析了相应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B/S结构的应用型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系统模型、总体框架和工作流程,为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提供系统支持,也为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网络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电产品绿色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运作流程,它包括绿色机电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等一系列产品流程,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本文界定了机电产品绿色化的内涵,指出绿色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主线的绿色制造技术内涵及技术体系框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提出一种绿色制造的技术内涵流程。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绿色制造特征技术层、绿色制造评估及监控技术层、绿色制造支撑技术层四个层面对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展开,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框架;其中,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由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工艺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绿色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绿色再制造技术构成;绿色制造特征技术层从技术特征角度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技术层进行分解;绿色制造评估及监控技术层由绿色制造评估技术、绿色制造数据采集技术和绿色制造过程监控技术等构成;绿色制造支撑技术层由绿色制造数据库和知识库、绿色制造技术规范及标准、信息化支持技术等构成。上述框架可为当前我国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种技术体系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