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和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努力打造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水环境。河  相似文献   

2.
虚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解析虚拟水、水足迹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产品虚拟水核算、区域虚拟水贸易评估、虚拟水变化机制3个领域的研究进展。产品虚拟水核算中重点分析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对国家、行政区及流域尺度的虚拟水核算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区域虚拟水贸易评估中分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类方法的使用情况;虚拟水变化机制分析中综述了结构分解分析等多种驱动力分析方法。在总结研究进展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完善的问题,展望了虚拟水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虚拟水核算模型精度改进、价格杠杆对虚拟水的影响、虚拟水水量与水质联合评价体系以及虚拟水战略实践与优化方案改进等。  相似文献   

3.
虚拟水:缓解我国水短缺的新途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敦强 《中国水利》2004,2(8):24-26
虚拟水战略对于保障我国水安全、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用虚拟水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我国主要农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分析了我国1995~1999年进口和出口的虚拟水总量,分析了虚拟水贸易在中国的作用及影响.提出我国在立足粮食基本自给的同时,应该实施虚拟水贸易战略,适当进口小麦和大豆等粮食,出口肉类、水果和棉花;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虚拟水贸易,如减少华北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压力,保障我国的水与食物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峡水库环境保护的意义及目的,归纳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共识和参与积极性;制定完善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出台水环境保护法规,依法有序开展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科技支撑提高水中的重大问题及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提出水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水具有文化属性。应该如何认识水的这种文化属性呢?属性,是指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水,本身并不是文化,而是一种自然的物质,有其自然的属性,如水是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结合;在正常温度下,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透明液体;在摄氏零度以下变为固体,100度以上变为气体,如此等等。但是,当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就显示出它的文化属性。水的文化属性是在水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8日,第二届"巴渝水文化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召开,众多国内水文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制度、热点、焦点及前沿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并为重庆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本届论坛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就水环境、水工程、水文学、人水关系、水土保持等问题做了精彩报告。这些内容既有对水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论述了长江三峡水文化的特点、内容,对长江三峡水文化进行了综述;并对长江三峡水资源的开发与水文化的弘扬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即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水文化指导三峡地区的水资源开发;研究水文化,弘扬水文化,为三峡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人文指导;将三峡水电资源开发和水文化的弘扬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小华 《中国水利》2007,(16):12-16
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同步。与水文化作为母体文化的传统优势相比,现代水文化研究的冲击力显得极其不足。应该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寻找水文化研究更为宽阔的出路。现代水利科技是水文化的主体,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现代水文化提出了挑战;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拓展了现代水文化的空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水文化与人文素质相互渗透;农村水库生活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水文化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基于雄安新区新型城市水系统的双循环模式,课题从维持健康自然水循环、发挥城市水系统各项社会功能两个层面、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4个维度,研究提出了"四水统筹、人水和谐"的新型城市水系统建设标准(控制指标),包括城市水系统构建标准、城市水设施建设标准和韧性城市水系统构建标准3项;以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雄安新区城市水系统高标准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三秦水讯     
世界银行监督团验收我省农村改水项目以艾薇·陈女士为团长的世界银行监督团一行六人,于3月10日至15日,对陕西省农村改水项目进行了终期考察验收,认为我省农村改水项目是成功的。 1985年,世界银行向我省农村改水项目提供无息贷款1882万美元;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小麦43709吨;德国技术合作署对项目培训工作也给予了支持;省和有关地(市)、县以及受益群众再筹其总投资60%的配套资金,计划在定边、黄陵、彬县、蒲城、大荔等县修建改水工程464项,使  相似文献   

11.
论人水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佩成 《中国水利》2010,(19):62-64
<正>一、人水关系最为密切,在历史长河中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居于主流"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水能滋润作物,为人类提供  相似文献   

1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茁 《中国水利》2013,(6):17-19,9
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构成水生态文明的水资源、水生态、社会、经济四大子系统;通过四大子系统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按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城市水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城市水管理的特征、对象、目标、原则和措施等.我国城市水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城市涉水事务必须统一管理;应完善水法规、严格执法,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构建水资源的现代管理体制,推进城市水管理的社会化;开源节流,平衡供需;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周文德先生曾概括地指出,对水来说要从“自然的水、社会的水、未来的水”三个方面来研究和阐述。一、自然的水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中的小天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水就随之出现了。在原始地球里大约有300亿立方公里的水,因为地球也类似于石质陨石,如取平均含水率0.5~1.0%的下限0.5%计算,那么重量为6×10~(27)克的地球就  相似文献   

15.
<正>从外星空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那蓝色就是水的颜色,覆盖了地球表面70%的面积。人类就生活在这片被水包围的陆地上。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同时哺育了人类的文明。上古时期,人们视  相似文献   

16.
如水的智慧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之所以寒,是因为水学会了坚强;"大江淘尽英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之所以如此威力无穷,是因为它学会了坚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水之所以气势磅礴是因为它学会了释放。水是成功的,智慧的,在不同环境中,它有时坚硬如铁,无比刚强;有时柔弱似无,却力量无穷。做人处事难道不应如此吗?当被匈奴人扣留时,他面对封侯拜相、黄金万两的诱惑,选择了与之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外水市场建立和管理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黄河水市场的条件、原则和可行性,提出了黄河三级水市场的构架:流域级水市场、省区级水市场和用户级水市场。为了黄河水权水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明晰黄河水权,对初始水权进行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农业用水,维护农民的水权益;完善配套工程设施,建立水权交易的市场基础;建立和完善水法律体系,规范水市场和水权交易行为;筹建黄河流域"水银行",提高黄河水市场运行档次。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2-14日,河南省水利厅举办了全省水利系统水文化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我省水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先后现场参观了石漫滩水库管理局、燕山水库管理局和沙颖河流域管理局水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省水投公司、水科院、河南水环学院、石漫滩水库管理局、燕山水库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倡导人水和谐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构架了护水、爱水、敬水、节水的生态道德平台,更对人生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启迪与感悟,那就是——"水,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外水市场建立和管理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黄河水市场的条件、原则和可行性,提出了黄河三级水市场的构架:流域级水市场、省区级水市场和用户级水市场.为了黄河水权水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明晰黄河水权,对初始水权进行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农业用水,维护农民的水权益;完善配套工程设施,建立水权交易的市场基础;建立和完善水法律体系,规范水市场和水权交易行为;筹建黄河流域“水银行”,提高黄河水市场运行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