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前言 在气缸套行业中,大部分生产厂家使用的无心磨床是本溪第二机床厂和险峰机床厂生产的M1083和M1083A。 在加工薄壁气缸套中,磨削外圆是比较精细的一道工序。干式气缸套壁薄,磨削过程中容易变形,进刀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气缸套外圆极易出现腰鼓形,存在一定的锥度,直接影响气缸套的外观质量。此外,干式气缸套又不能用常规量具检测,需要购置专用量具。 设计本夹具的目的主要是磨削薄壁气缸套外圆时,加强工件的刚性,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工  相似文献   

2.
干式气缸套的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术语为:“内燃机的冷却液不直接与气缸套的外圆表面相接触的气缸套”。就我国气缸套行业厂家来说,所生产出的干式气缸套的材质多为铸铁材质,且壁厚一般只有1.4~3.5毫米。干式气缸套按其装配方式又可分为压配式和滑配式两种,而滑配式装配的干式气缸套,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5083—91《内燃机干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制定出其内圆直径和外圆直径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1800规定的IT7级;气缸套的壁厚公差:  相似文献   

3.
在气缸套的加工过程中,精磨其上、下腰带是外圆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外圆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气缸套的总体质量水平.气缸套上、下腰带直径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尺寸精度保证不了,将会给气缸套的装配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在气缸套的加工过程中,精磨上、下腰带外圆是外圆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外圆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气缸套的总体质量水平.气缸套上、下腰带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尺寸精度保证不了,将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磨的外圆尺寸偏小,将不能修复而成为废品;二是磨的外圆尺寸偏大,虽能修复,但需要停车,多次装卸气缸套,用千分尺进行测量,辅助时间多,劳动生产率很低.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测量带来的不便,我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出气缸套外圆磨床测量仪,解决了气缸套外圆磨测量上的一大难题,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在干式气缸套的生产,测量过程中,由于气缸套壁薄容易变形,退刀槽宽度窄,槽底直径尺寸精度高,常规量具不能使用,专用卡规测不准。为了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满足其多品种和批量生产的需要,我公司设计制造了干式气缸套槽底及支承肩外圆尺寸检查仪,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测量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气缸套行业,诸多厂家气缸套磨外圆均采用普通外圆磨床,原外圆磨床头架,主轴刚性和精度很差,用尾架顶尖顶住夹具芯轴,装卸工件频繁,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头尾架中心偏差造成气缸套磨外圆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见图1)。 为达到气缸套外圆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我们将头架改装成刚性主轴传动(图2)。夹具芯轴直接装在主轴上,不需用尾架顶尖。内涨夹紧由主轴后部油缸控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多年来,经多家兄弟厂使用证实,气缸套磨外圆加工精度完全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1问题提出精车气缸套外圆一般采用液性塑料和弹簧套筒两种形式夹具.由于弹簧套筒式夹具定位精度低,不能保证加工后气缸套内外圆同轴度的要求,所以同行业中广泛采用液性塑料夹具,但塑料夹具管理维修复杂,塑料易渗漏,夹具外圆易破裂,且塑料老化后夹具就不能使用,为此分厂技术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夹具,可取代液性塑料夹具.  相似文献   

8.
气缸套外圆加工普遍采用涨瓣式夹具,这种模具在夹紧时,会使气缸套产生轴向移动,轴向无法定位,因而不能同时车两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珩磨头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车外圆夹具。用于干式气缸套加工,效果很好。 如图所示,该结构夹具主要由夹具体2、弹簧3、支撑体4、活动锥轴6及拉杆9组成。夹具体断面呈六棱柱形,均匀分布6个槽宽b、长为a,分别与6个支撑体4配合,支撑体4可在a×b槽中内外自由滑动。夹紧时,拉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拉动锥轴向左移动,迫使支撑体外移,夹紧工件。松开时,拉杆向右移动,锥轴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右移,支撑体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回位,松开工件。  相似文献   

9.
我厂加工的干式铸铁气缸套见图 1。工艺要求给磨床留加工余量为 0 .3mm。磨床磨削后 ,经常留有车床加工的刀痕。分析其原因 ,工件壁薄 ,在车床上精加工时 ,工件产生夹紧变形。变形大的地方 ,即工件外涨大的部分 ,都被车刀切削掉了。当去掉夹紧力后 ,工件恢复常态 ,涨大的地方就被车削深了。而磨削加工是在无心磨床上。工件磨到尺寸后 ,被车深的地方就磨不到了 ,而保留车刀的加工痕迹。由于工件的外圆表面凸凹不平 ,还导致无心磨加工图 1余量的不均匀 ,使砂轮的砂粒脱落也不均匀。影响工件的产品质量。勤修砂轮 ,又导致砂轮的消耗增快。为此 …  相似文献   

10.
杯型、薄壁的气门挺杆外圆直径两端母线的平行度容易超差。这是因为,这类杯型挺杆材料采用低碳钢,渗碳淬火,而且其壁很薄,很容易由于挤压力发生弹性变形。在磨削区内被挤压变形,出来磨削区后又回弹。由于其结构为一端敞口,一端为底面,就出现一端尺寸大、另一端小的现象,造成外圆直径两端母线的平行度超差。在精磨挺杆外圆时,为保证平行度的公差要求,应当采用高精度的无心外圆磨床,而且,磨削时挺杆的中心高应比计算值略高些,导轮在垂直面内的倾斜角和导轮修整器在水平面内的回转角都要稍小些。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目前,国内气缸套的金属加工中,内外圆半精加工工艺都是按传统的工艺方法进行的,即以内孔端面定位车外圆和以外圆端面定位镗内孔.这种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采用多次装夹,由于工艺基准的变换造成定位积累误差,这在以后的精加工中难于消除,影响了气缸套内孔和外圆的同轴精度,从而使气缸套在装机中形成机械抗力,导致发动机的可靠性下降.其次,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多工序加工,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再次,离心浇铸的气缸套毛坯由外表至内孔其硬度按着某一梯度逐渐降低,因内外圆中心线不同轴而不可能做到等硬度同心切削,故气缸套工作中产生的偏磨量就大,发动机的功率降低得就快,进入大修期的时间就会提前.显见,如何在气缸套制造过程中,使工序集中,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同时加工内孔和外圆,尽量减少气缸套内表面的硬度变化量,提高气缸套装机后的使用寿命,已成为气缸套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轴瓦行业采用的衬套接缝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口形式,另一种是采用搭扣形式。开口形式工艺性要求较高,外圆一般采用不加工,冲圆时外径尺寸和精度要求很高,工艺执行有难度;搭扣形式外圆一般需采用无心磨床进行磨削加工,外圆尺寸和精度较容易保证,所以搭扣的形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13.
我厂每年为朝柴配套生产的6102B、6105等各种干式气缸套达86万只(见图1),随着柴油机向中大功率方向发展,对柴油机干式气缸套的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干式气缸套在机械加工中最难达到的技术要求,就是支承肩下端面对气缸套外径的跳动以及内、外圆的壁厚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前我厂通常采用弹簧套筒夹具和液性塑料夹具装夹加工,由于弹性弹簧套筒存在着制造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从而造  相似文献   

14.
转动定位销     
我厂加工一种薄壁式气缸套见图1,工艺安排在无心磨上加工。由于气缸套有肩台,所以必须采用切入磨削法,轴向定位是硬质合金刀块焊接在挡铁上。气缸套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轴向力的作用,其下端始终在硬质合金刀块上转动摩擦,导致气缸套下端已倒好角的端面出现毛刺,甚至出现锯齿形状。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5083—91《内燃机干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1991年9月第一版》中,对内燃机干式铸铁气缸套的术语定义为:“内燃机的冷却液不直接与气缸套的外圆表面相接触的气缸套。”该标准适用于气缸套直径小于或等于15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干式铸铁气缸套(以下简称气缸套),其气缸套的内圆直径(不留镗量)和外圆直径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1800规定的IT7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珩磨磨头的涨缩机构原理改造气缸套珩磨用气包夹具和外圆加工用内撑夹具,通过改进提高了夹具的夹紧精度,减少了工装的更换次数。  相似文献   

17.
1 气缸套外圆的综合检具我厂加工的一种湿式铸铁气缸套,外圆的尺寸精度高,公差小,所以用千分尺来检测.主要检测气缸套支承肩外圆、上下腰带外圆见图1.每天用4分尺检测1200只气缸套,由于数量大,人的疲劳产生误判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框架式综合检具,可以一次检测完气缸套的外圆尺寸精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在工厂进行技改时,往往需要增添加工精度和生产较高的先进设备,这无疑要投入一定的改造资金。本文介绍利用通用外圆磨床改造的柱塞套外表面数控成型磨削的实例,为工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省资金投入,达到技改期目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降低的气缸套成本,我们部分改变了干式铸铁气缸套传统的加工方法,省掉了两道工序及操作者.现介绍如下:1 工艺流程的改进原工艺流程是:粗车缸套外圆→粗铰孔→平两端面车定位圆→二次铰轧……倒缸套内孔角……现工艺流程是;粗铰孔→粗车缸套外圆→二次铰轧……新工艺流程取消了“平两端面车定位圈”和“倒缸套内孔角”工序.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厂加工的气缸套规格不断增加,但每种规格的气缸套数量却都在万只以下,并且用户对交货时间都有要求,采用通常的加工气缸套外圆方法,每种规格的气缸套,都需要专用的液性塑料夹具。这种夹具的制造周期长,更换夹具也比较麻烦,无法满足生产线的需要,为此,我们对本厂加工气缸套外圆工艺进行了分析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气缸套外圆的加工,都是内孔定位夹紧,这样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设计一体多用夹具,靠锥瓣的外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