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苏 《兵器》2014,(10):66-67
在一张1932年日本发行的明信片上,展示了两门于淞沪战场上落入日军之手的大口径火炮。按照时间推算,这两门火炮应该原属于“一·二八”事变中在上海与日军鏖战的中国军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为了策应其行动,1932年1月下旬,日军驻沪海军部队发动“一·二八”事变。由于战线反复拉锯,双方都有若干技术兵器落入对方手中。这两门大炮很有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日军虏去的。  相似文献   

2.
白孟晨 《兵器》2014,(11):16-22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军队打了一系列防御作战,以惨重伤亡为代价,拖延了日军的进攻,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1937年8月8日在北京北部的南口战役,便是这样一场防御和迟滞作战。  相似文献   

3.
8月14日中日空中激战以后,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空军不但在空中迎击日本战机,而且展开了对地面和对江上日军的袭击。袭击舰船 8月15日在出击前遭日军“加贺”攻击队袭击的第九大队由于乐以琴和张光蕴的机警周旋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此后他们马上重整阵容,准备再次出击。虽然在上次袭击中损失了2架战机,但他们仍  相似文献   

4.
英才 《国外坦克》2004,(7):40-41
1937年7月7日夜,驻扎在中国北平近郊丰台的日军,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入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断然拒绝。日军即炮击宛平城并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抗击,历史上称为“七·七卢沟桥事变”。从此.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军战车部队在中华大地到处耀武扬威,掠夺杀戮,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5.
英帕尔-科希马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战场的一次重大的战役。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此次战役:在日本陆战历史上,英帕尔-科希马之战是日军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争夺焦点 1942年,日军击退了驻缅英军,从而攻占了缅甸。日军的下一个目标无疑是缅甸的西部邻国、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但此时,日军内部在对印度作战的战略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一部分日军将领主张,应该在从缅甸撤至印度的英军还未缓过气来之前,立即发起进攻,一举击败英军。而另一部分日军将领则认为,  相似文献   

6.
赵哲 《兵工科技》2002,(4):59-63
作为世界上较早研究和发展航母的国家之一,日本从1922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期间内,先后建造了30余艘各型航空母舰,并创造了偷袭珍珠港等世界经典战例。但由于日军内部在航母的发展及运用上始终存在着分歧,导致日本航母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美国,最终在美国海军的反击下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7.
刘杰 《兵工科技》2002,(2):32-34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军当时所拥有的轻武器装备数量较少,并且品种特别杂,质量也较差,只能依靠外国的援助。从1957年开始,日本才开始自己研制轻武器,并以引进和自研相结合,从而在轻武器的研制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梁云 《兵工科技》2003,(10M):86-87
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发生了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泄漏伤人事件,造成三十余人中毒受伤。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世人对化学武器、日军化学战及遗弃化学武器等相关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迫击炮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演绎出一幕幕经典战例。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的1928年8月,湘赣两省的敌军探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湘军新八军的一个师便从北面朝井冈山涌来,8月3O日敌军从黄洋界脚下开始进攻。留守红军的两个连凭险据守,英勇抗击敌人,红军战士们把从南昌起义带上井冈山的一门追击炮扛来,向敌人发射了3发迫击炮弹,其中一发正好落在敌人的指挥阵地上,敌人听到了炮声,以为是主力红军重回并冈山,利用傍晚逃之夭夭。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挥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著名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人宵遁。” 抗日战争中,我晋察翼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军民,为了抗击日军两万人的冬季大“扫荡”,在1939年10月7日的黄土岭一战中,用追击炮向日军的指挥所进行炮击,数发迫击炮在目标点爆炸。日寇官兵立刻倒下一片,其中被击毙的有日军中将指挥官阿部规秀,敌哀叹他们的“名将之花”凋谢在了太行山上。  相似文献   

10.
《轻兵器》2017,(21)
<正>塞班岛战役爆发于二战时期的1944年,是美军突破日军太平洋防线、准备攻击日本本土而实施的一场岛屿争夺战。这场战役状况如何?有着怎样的经验教训?请看——战役爆发的起因1941年12月,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遭日军偷袭,这次偷袭将美国卷入二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随后,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日军展开一系列海上舰战并惨烈争夺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布干维尔岛等岛屿。1943年底,美军兵分两路向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也称为"外防御圈")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群岛一线实施进攻。1944年2月,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之瓜加林、马朱罗  相似文献   

11.
李振平 《轻兵器》2007,(11):31-33
不少人认为二战中日军没有装备冲锋枪,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日军在二战中制造并且装备了冲锋枪,这就是100式冲锋枪!历史背景马克沁于1884年研制出世界第一挺重机枪,而距此10多年后,即1890年代晚期,日本才意识到自动武器的价值和战术特点。不过从1900年至1945年,日本一直坚持不懈地从世界各地的厂商中寻找机枪的范本来进行试验和评估,如著名的哈奇开斯机枪、刘易斯机枪和勃朗宁机枪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中途岛海战之后,遭受重创的日军全面转入战略防守态势,而美军对日本雷达的电子侦察行动也在所罗门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陆续展开。随着剑指日本本土的"越岛作战"大幕开启,美军接触到的日军雷达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而此时的日军虽然没有足够精力去像美军一样对电子侦察行动做出周密筹划,但他们所制造的侦察接收机同样也给美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相似文献   

13.
1954年7月1日,日本正式组建航空自卫队(空军),这是日军建设史上的一个新军种。日空军成立初期,只有6700余人和以练习机为主的146架旧式飞机。至1957年,先后组建了第1、2、3、4航空团及其指挥机构航空集团司令部,共有人员2.26万余人,各型飞机786架,  相似文献   

14.
<正>日俄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旅顺西线制高点"203高地争夺战"。日军为攻占俄军固守的203高地,不断进行近乎自杀式的强攻猛打,最终占领了203高地。这场战役,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其代价是一片废墟和10万日军亡灵。203高地争夺战中,日军指挥官使用了一种主要用于刺杀而非劈砍式的军刀——203指挥刀。该刀的历史渊源及形制如何?让我们从日本的"明治维新"说起——  相似文献   

15.
鏖战平型关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北平、天津、上海。1937年8月下旬,装备精良的日军又向山西扑去。9月中旬,由平绥路东段向西南进攻的日华北方面军板垣第5师团,在由大同向南进攻的察哈尔派遣兵团的配合下,迅速向内长城线逼近,企图突破平型关要隘,歼灭国民党第2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其华北方面军主力在平汉路的作战。  相似文献   

16.
延安行动急坏蒋介石 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身在延安的朱德总司令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出命令,限今日伪向我八路军、新四军缴出全部武装.  相似文献   

17.
30年式刺刀的生产厂家及标记30年式刺刀的生产从189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前后近半个世纪,并且是由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中国的不同兵工厂生产的。起初,日军使用的包括30年式刺刀在内的各种自产兵器都是由国营各大兵工厂生产的,但随着对外扩张规模不断加大,民间企业也逐步加入到军需品生产行列。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受日本政府战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大部分工业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向了军需生产。从1937年10月起,日本连续实行了两次“中国事变”军需动员计划。1938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国民总动员法》,称:“今逢战…  相似文献   

18.
放眼西北刘粹刚牺牲后,留守南京的新霍克飞机只剩下了9架,根本无法完成首都的防空任务。从上海到南京一线的制空权几乎已全部落在日军手中。天空中已很难看到中国战斗机编队的身影,日军的侦察机可以大摇大摆地在中国的领空飞行,而不必在意会遇到任何抵抗。有的日军飞行员甚至把执行侦察任务戏称为“游山玩水”。日本的各类轻重型轰炸机开始大肆攻击中国军队的地面阵地,中国军队的大批重型武器装备在日军的轰炸中损失严重,甚至无法进行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9.
程铭  浑忠民 《轻兵器》2012,(9):46-49
日军狙击步枪开先河者:三八式改狙击步枪从1920年代开始,日本就着手开发能用于实战的狙击步枪.起初,日军并未刻意设计新型的专用狙击步枪,而是采用了当时世界各国的通行作法——从现有的步枪中进行挑选改造.当时,日军从村田步枪、二十年式步枪、三十年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四四式马枪等步枪型中进行挑选,最终因三八式步枪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安全性较高,且枪管较长,发射枪弹初速高、飞行稳定,将其选定为改装狙击步枪的基型枪.  相似文献   

20.
沈克尼 《轻兵器》2005,(19):26-28
本文据笔者收藏的侵华日军相关资料研究撰写。由于笔者对日军军事测绘知见所限,挂一漏万实属难免。但对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行径,则可管中窥豹。早在明冶七年,即1874年,日本陆军就出版了《清国渤海地方图》。明治初年,测绘任务是由日本兵部省参谋局间谍队负责。1878年,日本参谋本部设置地图科、测量科。1894年日本成立陆地测量部,1896年开始,日本将军用地图分为“军事机密”、“机密”、“极密”、“秘”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