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β/β″-Al2O3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gAl2O4-α-Al2O3复合相陶瓷基体与Li2O,Na2O气氛的反应制备了Li2O和MgO共同稳定的Naβ/β″-Al2O3膜,相分析的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决定膜中β/β″Al2O3相形成速率的主要因素,当温度低于1100℃时,α-Al2O3基体不能转化为β/β″-Al2O3基体中的MgAl2O4可以促进膜的形成,并降低膜的形成温度,交流复阻抗谱和四极法测量的结果表明,复合基体表面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部分合成法制备Na—β″—Al2O3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β″-Al2O3陶瓷管制备的部分合成法,制备的β″-Al2O3管比用反应烧结法具有更均匀的显微结构,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Al2O3—TiC—Co与Al2O3—TiC陶瓷冲蚀磨损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完成了对Al2O3及TiC陶瓷粉末的钴包覆,将包覆后的两种粉安70wt%Al2O3-Co和30wt%TiC-Co的比例混合烧结出硬度和韧性都较理想的Al2O3-TiC-Co(ATC)精细陶瓷,通过SEM观察研究其冲饥蚀磨损行为,并对AT30(70wt%Al2O3-30wt%TiC)和ATC陶瓷的冲蚀行为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AT30陶瓷相比,ATC陶瓷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细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研究了β″-Al2O3陶瓷压人料的化学组成,制备方法对其密度1电导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AlOOH对Al2O3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坯体强度等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直接注模成型(DCC)氧化铝的坯体性能,在Al2O3-DCC过程中加入AlOOH本文详细研究了Al2O3+AlOOH体系的湿坯性能,干燥行为及烧结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少量AlOOH加入可显著提高Al2O3的湿坯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当AlOOH体积含量〈3.0%时对干燥过程没有影响,干燥坯体经无压烧结后可获得烧结密度达3.97g/cm^3(99.7%TD)。显微结构均匀的α-Al2O3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用化学共沉淀和在适当温度下煅烧以直接制备YAG-Al2O3纳纳米复合粉体的新方法。XRD结果表明,所得粉体具纯的YAG和α-Al2O3相,因此其化学组成符合配料的组分设计,用本方法制备的25vol%YAG-Al2O3复合粉体经热压烧结,所得的致0密体材料为晶内型纳米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达612MPa,断裂韧性为4.54MPam^-1/2,都比单相Al2O3陶瓷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晶内型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利用Al2O3从γ相到α相的蠕虫状生长过程,使大部分纳米SiC颗粒位于Al2O3晶粒内,用沉淀法制得的、含有5vol%SiC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其强度为467MPa,韧性为4.7MPa.m^1/2,与一般的Al2O3陶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显示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a-β″-Al2O3陶瓷管制制备的反应烧结法,即在900℃分解初始组成,而后快速反应烧结和分阶段退火转相的工艺。制备的β″-Al2O3管具有良好的性能,双重显微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数量、pH值等对大颗粒α-Al2O3陶瓷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性适于制备α-Al2O3陶瓷膜管的稳定浆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对含有14mol%CeO2的Ce-TZP及不同结构参数的Ce-TZP/Al2O3层状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从力学和材料角度出发分析Al2O3层厚及Al2O3层中Ce-TZP的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KIC试样断裂后断面及受力侧面的激光拉曼微区分析,来定性解释Al2O3层的引入对Ce-TZP相变区开头及相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此类材料的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添加Y2O3-Dy2O3的AlN陶瓷的烧结特性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索了以自蔓延高温(SHS)法合成并经抗水化处理的AlN粉为原料,以Y2O3-Dy2O3作为助烧结剂的AlN陶瓷的烧结特性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晶界处存在Dy4Al2O9、Y3Al2O9、DyAlO3、Dy2O3和DyN等第二相物质,随烧结温度变化,第二相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不同,显微结构也随之变化,从而影响AlN的热导率,在1850℃下,可获得热导率为148W/m·K的AlN陶瓷。  相似文献   

12.
Al2O3和Y2O3包覆的SiC复合粒子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非均匀成核法,将Al(OH)3和Y(OH)3均匀地包覆在SiC粒子表面,制备出被覆Al2O3和Y2O的SiC复合粒子,包覆Al(OH)3的SiC粒子,其等电点IEP的pH=3.4移至pH=7.3,再用Y(OH)3包覆表面被覆Al(OH)3的SiC复合粒子后,其等电点IEP又从pH=7.3移至pH=8.6dadk。  相似文献   

13.
高温等静压烧结Al2O3-ZrO2纳米陶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工作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约20mm的20mol%Al2O3-ZrO2复合粉体,不含有Y2O3作为四方氧化锆的稳定剂,粉体的煅烧温度为750℃,XRD结果表明,粉体中含100%立方氧化锆相,未发现有Al2O3结晶相存在。该粉体用高温等静压方法,在1000℃和200MPa的条件下烧结1h,得到了平均尺寸为50nm的致密陶瓷,样品密度为密度的98%左右。  相似文献   

14.
CaO-Y2O3添加剂对AlN陶瓷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掺杂CaO-Y2O3热压烧结和常压烧结AlN陶瓷的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热压烧结AlN陶瓷的第二相为Y3Al5O12,常压烧结AlN陶瓷的第二相为Y3Al5O12和Ca3Y2O6;热压烧结AlN的第二相体积百分数和晶格氧含量均低于常压烧结;热压烧结AlN陶瓷的微观结构良好,其热导率达到200W/m·K.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Al2O3和羟基磷灰石(HAP)的同步烧结,必须降底Al2O3的烧结温度,选用具有生物活性和较低熔点的A/W生物玻璃作为Al2O3液相烧结的添加剂,利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得了适合流延成型的水基A/W-Al2O3浆料及流延膜,分析了影响浆料及流延成型的各种因素。在烧结过程中,由于玻璃挥发而导致失重,所以样品的密度受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影响,但在1300℃时,10wt%A/W-Al2O3的烧结密  相似文献   

16.
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作的制备与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1-n)SiO2-nAl2O3(n=0、0.01、0.1)混合气凝胶体系,并以此作为载体,成功地将纳米ZrO2粒子组装到(1-n)SiO2-nAl2O3介孔体系中,而形成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室温下以316nm(3.92eV)波长激发时,纳米ZrO2粒子540nm(2.30eV)荧光峰,在介孔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纳米γ-Al2O3粉末对化铝纤维烧结行为的影响,在纤维挤在坟成型过程中,纳米粉体填入到微米颗粒形成的孔隙中,当另入量为40wt%时,纤维素相对密度由65%提高到80%,由于成型密度高、气孔分布窄、孔径小而有利于烧结,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可以达到理论密度,全部采用纳米γ-Al2O3粉挤压纤维烧结后具肋交大的径向收缩率,在1200℃烧结即可达到完全致密。  相似文献   

18.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DCC)是一种新的近净尺寸的陶瓷成型技术,但湿坯强度较低(与注凝成型和注射成型相比),为了提高Al2O3直接凝固成型后的坯体强度,在Al2O3-DCC过程中AlOOH,本文系统考察了Al2O3+AlOOH体系的电动特性、流变性及凝固过程,重点讨论了AlOOH加入对体系凝固行为,如活性酶添加量、固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SiC颗粒尺寸对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非均相沉积法制备含有不同粒径SiC颗粒的Al2O3-SiC复合粉体,粉体呈Al2O3包裹SiC的开貌,经热压烧结获得致密烧结体,通过SEM观察,Al2O3基体晶粒尺寸随着加入SiC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减小。但减小的趋势比Zener模型预测的弱,力学性能随着加入SiC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得到改善,这主要同SiC颗粒对基体的弱化作用减弱及基体粒径变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SiC-ZrO2(3Y)-Al2O3纳米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用非均相沉淀方法制备的纳米SiC-ZrO2(3Y)-Al2O3复合粉体经放电等离子超快速烧得到晶内型的纳米复相陶瓷,超快速烧结的升温速率为600℃/min,在烧结温度不保温,迅即在3min内冷却至60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