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索土地整理新机制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整理对国家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土地整理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耕地资源日趋紧缺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资源保障作用,有必要加强土地整理专门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土地整理投入机制,健全土地整理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宁 《资源与产业》2010,12(4):154-16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具有很大的地域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当地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以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生态环境改善4个约束项作为一级指标体系,从4个方面选取23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滨湖地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运用评判模型对滨湖区鄱阳县油墩街土地整理项目、鄱阳县古南乡土地整理项目和余干县鹭鸶港乡等土地整理项目3个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项目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较科学合理,符合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和水资源利用紧张度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整理对象、土地整理项目执行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中景观生态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后续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优化对策,为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巴楚县土地详查变更数据为基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及实地调查,建立了6个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个数,并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巴楚县的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分级。为制定巴楚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巴楚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1995年起,江苏省各级政府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以土地复垦开发为主的土地整理工作。“八五”以来,全省已复垦开发土地780km2,其中耕地667km2,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为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了将土地整理工作落到实处,该省将其列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每年都将‘复垦开发土地100km2,其中建成耕地67km2”列为省政府要办好的实事之一。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1科学规划,明确土地整理的目标和方向土地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以巴楚县土地详查变更数据为基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及实地调查,建立了6个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个数,并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巴楚县的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分级。为制定巴楚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巴楚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搞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权属调整的原则、类型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群 《资源与产业》2005,7(2):34-37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搞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权属调整的原则、类型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1997]年11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总结和推广土地整理的经验,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新壮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二十余个省(区、币)逐步开展了土地整理,出现厂一个碘型,初步形成八种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尤…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11月下旬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土地管理市长研讨班。鹿心社同志在题为《土地整理的发展与实践》的讲话中从五个方面对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作了系统地阐述。(一)土地整理是在我国特殊土地国情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十几亿人“吃饭”问题,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还要占用部分土地…  相似文献   

11.
基本农田建设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寒地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潜力巨大,但寒地、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该区在农业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模式,把示范区建设和当地一般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治冻害、控制返浆、保育黑土等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调控措施,以为该区域的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以联合国1993年修订的核算体系为主体中,耕地部分只反映了种植的农产品的收入,却没有反映导致的耕地资源环境污染的损失。针对耕地资源价值的低估和对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代价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对耕地资源耗竭成本、耕地资源环境降级成本和耕地资源恢复收益进行分析,采用收益倍数法、污染损失率法等评估方法构建核算模型,计算得出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结果显示: 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逐年上升,耕地资源保护效果优于耕地环境整治效果;江苏省耕地环境降级成本占传统GDP比重最高且逐年波动增加,耕地污染情形依然不容乐观;江苏省耕地资源恢复收益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对耕地资源质量提升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量的重要手段,分析土地整治效果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12年间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新增耕地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1)2007年天水市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00 6 hm^2,占当年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648 4 hm^2的0.09%,占当年人均生态赤字1.074 4 hm^2 的0.05%。2011年新增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01 2 hm^2,占当年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734 7 hm^2中的0.16%,占当年人均生态赤字1.118 4 hm^2的0.10%,若没有进行土地整治,天水市2011年生态赤字会增加0.10%。2)通过2007-2011年天水市人均新增耕地面积与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新增耕地面积的增多,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相应变化,两者的关系呈现为正相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水市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旭刚 《资源与产业》2008,10(5):119-121
10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农地整理方面,新时期土地整理需拓宽工作领域,从更宽泛的渠道保证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潜力主要应在建设用地复垦、灾毁地复垦、耕作层质量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本文采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分析法,拓展土地整理外延,挖掘土地整理潜力,为土地整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飞  孔伟 《资源与产业》2010,12(6):173-178
农地非农化对区域的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影响较大,测算区域农地非农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扬州市农地非农化规模较大,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扬州市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1996-2004年扬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扬州市农地非农化引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估算和比较。研究表明,9年间扬州市共有17 450.91 hm2农地实现非农化,并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215.47×106元。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来看,废物处理价值减少最多,娱乐文化价值减少最小;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来看,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非农化造成的损失最多。  相似文献   

16.
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展研究,既可以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确定农业生产格局,又可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从而提升国土空间的治理能力。本文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的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农业开发潜力、风险识别、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研究表明:安仁县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III级及III级以上的土地面积达到63 705.49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43.57%;农业开发潜力土地面积达到18 678.51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12.77%。安仁县属于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良好,区域农业开发潜力高,但农业发展受生态限制因素影响较大,在耕地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生态安全风险及矛盾冲突。经调查分析,存在冲突土地面积达到7 105.15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4.86%。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特征识别农业空间,划定安仁县农业空间土地面积为49 616.65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33.93%,并且明确了该县属于“两盆地一走廊”的农业发展空间格局。这为锁定农业综合治理靶区,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受生态保护重要性、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等多种要素影响。安仁县的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极重要、极敏感地域重叠较多,且在承载能力低区域存在大量种植园地、养殖坑塘等农业用地。关注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善加利用各等级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土地,对于有效化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益新煤矿作为鹤岗市唯一一座城郊型矿区,矿区范围内城市居民点用地分布较广,占矿区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开采历史悠久,地表建筑物破坏严重,随着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采,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破坏,必须通过土地复垦工程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考虑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园林城市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研究区建设用地复垦为生态用地,作为过渡性用地类型。同时根据道路状况及周边环境状况等区位因素,将矿区内废弃居民点建设用地划分为3大主体生态功能区:观赏林区、生态林区、经济林区;对原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用地的仍复垦为农用地。通过复垦功能分区研究,可以指导矿区复垦工程投资,改善鹤岗市生态环境,促进鹤岗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塘地是珠三角地区特有的一种生态农业用地类型,在珠三角地区广泛分布,近20年来基塘地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有效监测珠三角地区基塘地的变化。本文应用1990年、2000年、2008年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光谱、空间关系和形状等特征信息对研究区的基塘地进行提取,结果表明,1990-2000年研究区的基塘地面积呈增长趋势,2000-2008年该地区的基塘地面积锐减。对研究区的基塘地重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基塘地呈现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趋势。观测期内研究区增加的基塘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草地,而减少的基塘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植被和耕地。本研究客观、准确地反演了研究区基塘用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基塘地发展策略,对珠三角的基塘地综合开发管理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和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界定了挂钩规模的允许范围,并对项目区增减挂钩的布局进行了安排。研究结果表明,清河县农村建设用地有较大整理复垦潜力,通过挂钩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最终得出挂钩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一项重要手段,最终可以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使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本文可为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内容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作为全国的新型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矿产资源的过度采掘和退耕还林等带来的压力,土地成为制约山西发展新的瓶颈,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通过技术研究、制度创新、队伍建设,土地整理为全省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