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现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模型逼近能力不足、自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PEMFC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神经网络输出敏感度作为隐含层结构合理性判别依据,根据敏感度分析结果选择采用相应的神经元修改算法调整隐含层结构,使隐含层神经元数目根据燃料电池数据处理需求动态变化,实现模型结构与参数的双重优化.以某型双系统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实际运行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PEMFC动态神经网络模型比传统模型的网络规模小、拟合精度高、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工程化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燃料电池的类型并比较各类燃料电池的优缺点,之后重点阐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供电方式,讨论燃料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主要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气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依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进行模型的构建,这一研究的开展为PEMFC电池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的使用特点,设计了一次汽车试验场道路耐久试验,以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强化道路下的故障特点.定义了燃料电池的故障等级,借助可靠性理论分析方法得到燃料电池的故障增长趋势,分析了燃料电池的故障特点.  相似文献   

5.
0632122 Nonlinear modeling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s iden tification an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of DMFC stack =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堆非成性建模与自适应模糊控制[刊,英]/苗青//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2006,10(4).-346-351(E) 0632123低温离子交换法合成镍酸锂及其电化学性能[刊,中]/孙艳芝//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 (5).-37-41(C) 0632124 PEMFC 0℃以下保存与启动研究进展[刊,中]/侯俊波//电源技术.-2006.30(9).-779-784(D)针对在低于0℃的环境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结冰问题.提出了燃料电池0℃以下保存和启动的技术难题。简述了0℃以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水结冰对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扩散层等电池材料与部件的影响。参36  相似文献   

6.
张城  陈涛  刘士华  刘康杰 《光电子.激光》2020,31(10):1025-1035
研究了以聚酰亚胺为湿敏材料的光纤Bragg光栅(FBG)湿度传感器并用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停机过程中内部湿度进行了实时监测。传感器利用聚酰亚胺的湿膨胀效应,实现 了对24.7%- 98%RH范围内相对湿度的监测。采用腐蚀光纤包层的方法减小光纤包 层直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 不影响FBG相对湿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情况下,提高对外界环境相对湿 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所 研制的FBG 相对湿度传感器灵敏度能达到3.8 pm/RH,线性度达到99.85%,最大回程误差不超过9pm,当环境相对湿 度从50%突变到85%时,经过腐蚀处理后的FBG 相对湿度响应时间仅为15.4 s。将该FBG湿度传感器布置 于PEMFC内部进行停机过程中湿度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作的FBG湿度传感器能够 准确地反映PEMFC停机吹扫过程中内部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引言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能量高、噪音小、无污染、零排放和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点,适合做电动汽车的动力能源.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都致力于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其核心目前处于突破前期,正在成为新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是一类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理论上达90%),能量密度大,燃料补充方便,使用期长,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随磷酸盐PAFC、熔融碳酸盐MCFC、固体氧化物电解质SOFC、聚合物离子膜PEMFC类型燃料电池进入实用化研发后,对微型燃料电池的研发力度也不断加强,尤其是面向便携式移动产品应用为主的微型燃料电池的研发取得极大进展,技术日趋成熟。很多厂商正进行实用试验,一些新型产品在市场中相继亮相,年内将会有少量品种投放市场,挑战在可充电电池市场份额中占71%的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9.
《光机电信息》2011,(2):37-38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和美国同行研制出一种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添加了特殊的催化剂层,可大大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10.
060865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建模进展〔刊,中〕/王金龙//河北工业科技.—2005,22(6).—315-320,324(G)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简要综述,根据这些数学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特点将其分为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分析了一些较为典型模型的特点及不足,最后推出PEMFC数学建模的重点和今后工作的方向。参280608653电力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综述〔刊,中〕/王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5(4).—7-10,45(L)风能是不能储存能源,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到电网过程中,电力电子设备是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当前主…  相似文献   

11.
赵波  肖铎  戚伟 《信息技术》2012,(8):33-35,39
设计了一种基于BQ24610的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和锂聚合物电池混合供电的100W应急供电系统.系统由质子膜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控制器、锂电池充电管理、锂聚合物电池和系统控制器组成.并实际制作了样机,测试系统各项数据和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风冷型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为核心,结合锂电池和电压变换电路,设计了燃料电池、锂电池复合供电笔记本电源,系统输出电压19V,额定功率为20W。系统由PEMFC、电堆控制器、双路切换电路、锂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以及系统保护电路构成。实际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指标完全符合预期,为笔记本供电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源。  相似文献   

13.
多孔硅技术在硅基微型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孔硅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特性及与IC加工的兼容性,将其用于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中,作为其电极扩散层.对多孔硅膜的性能、制备工艺及多孔硅膜表面金属淀积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套基于MEMS加工技术和薄膜淀积技术的制作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多孔硅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特性及与IC加工的兼容性,将其用于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中,作为其电极扩散层.对多孔硅膜的性能、制备工艺及多孔硅膜表面金属淀积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套基于MEMS加工技术和薄膜淀积技术的制作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燃料电池建模复杂,参数不确定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运行机理,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燃料电池电压模型。仿真验证了温度和膜含水量对单电池活化损失、欧姆损失、浓度损失以及输出电压和电堆净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膜含水量有利于氢燃料电池的性能。但是温度过高会导致膜干故障,膜含水量过高会导致水淹故障,为进一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优化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孔硅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特性及与IC加工的兼容性,将其用于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中,作为其电极扩散层,对多孔硅膜的性能、制备工艺及多孔硅膜表面金属淀积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套基于MEMS加工技术和薄膜淀积技术的制作硅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使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IGZO-TFT,研究有源层厚度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的阈值电压和开关比会随着有源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器件的亚阈值摆幅和饱和迁移率则会随有源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此外,还研究了有源层厚度对器件偏压稳定性的影响。有源层厚度越大的器件,其阈值电压漂移也会越大。这主要与半导体层中所增加的缺陷态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子技术》2015,(23):130-132
针对目前船用铅酸蓄电池的不足,提出在海警舰艇上用无污染、高效率、低噪声的燃料电池代替铅酸蓄电池的观点。阐述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燃料电池对提高舰艇性能的优势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为燃料电池应用于海警舰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燃料电池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工作特性,给出了一种对已有电磁兼容测试的半电波暗室改建方法,以保证整个试验过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运行,并给出了推荐的试验布置和试验方法.最后,以辐射发射为例,对某款燃料电池发动机样品的电磁兼容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硅的微型燃料电池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了微型燃料电池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制作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通道的特性,分析了电极板上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气道对微型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当由气道决定的水力直径Dh由大变小时,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电池性能开始逐渐变好,达到一个最佳值后,性能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