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正向渗透是一项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正向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的原理和工艺特征,对其在海水淡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正向渗透海水淡化的技术关键是选取适合的提取液和开发新型的正向渗透膜.采用NH3和CO2制备提取液是目前研究中具有应用前途的方式之一,具有很高的产水率且易于分离浓缩的特点.正向渗透膜不同于常规的反渗透膜,需要从膜结构和膜污染消减的角度开发适合于正向渗透膜分离工艺体系的膜组件.  相似文献   

2.
<正>向渗透(FO)是水分子透过选择性半透膜从化学势高的一侧扩散到化学势低的一侧的渗透过程,它以膜两侧不同溶液的浓度差为驱动力。在正向渗透膜分离过程中,为维持提取液渗透压的稳定,需浓缩回用提取液(DS)。在众多水处理领域,尤其在废水处理领域、饮水净化及海水淡化方面,正向渗透工艺更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正向渗透过程的低能耗、低膜污染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因其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正渗透己经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食品处理、药物释放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述了正渗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渗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因其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正渗透己经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食品处理、药物释放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述了正渗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因其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正渗透己经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食品处理、药物释放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述了正渗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6.
渗透蒸发法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分离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这些要求,新的分离方法不断地涌现,膜分离技术即是其中之一。膜分离是指分子混合状态的气体或液体,经过特定的膜的渗透作用,改变其分子混合物的组成,直至能使某一种分子从其他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现混合物分离的目的。一般膜分离没有相的变化,它是利用物质透过膜的速度差而实现的,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的分离方法。高分离效率的膜分离技术,由于分离所需能量少,工艺可连续化,装置比较紧凑,并且又能以低浓度存在的物质,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分子间作用…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属于传质分离中的速率分离,与精馏、吸收等传统分离技术不同,属于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医药和保健、化工和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正向渗透膜的不同制备方式及为了达到更优性能所使用的共混、物理涂覆、化学涂覆、植入纳米材料等改性手段进行了概况总结。梳理了正向渗透膜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改善正向渗透膜的支撑层厚度、表面亲水性是未来研究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9.
10.
钟铭  尤世界  王秀蘅  钟溢健 《化工学报》2012,63(10):3143-3151
正向渗透(FO)是一种以溶液自身渗透压作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温度对溶液、膜的性质以及溶液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FO的水通量。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了温度对F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膜两侧等温时,FO水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膜两侧不等温时,原液(FS)一侧温度的影响比提取液(DS)一侧更大,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降低了溶液黏度,强化了过膜扩散过程,而温度对DS渗透压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FO水通量和热通量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主要是由于流速的增大压缩膜表面的流体边界层,强化了传质和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回收的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简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其关键技术——正渗透膜和汲取液的最新动向,并对正渗透膜技术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丙烯酸钠溶液作为汲取液的渗透压特性,并考察了影响水通量和溶质反向渗透量的因素和机制. 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符合维里方程,第二维里系数对渗透压有较大贡献,聚丙烯酸钠溶液浓度为0.2 g/mL时的渗透压达1.3 Osmol/kg以上,水通量为14.5 L/(m2×h),略高于相同渗透压的氯化钠汲取液[14.0 L/(m2×h)];聚丙烯酸钠汲取液的溶质反向渗透量为1.6 g/(m2×h),低于常规氯化钠汲取液的16.5 g/(m2×h). 升高温度能迅速提高水通量,反向溶质渗透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聚丙烯酸钠汲取液适合比常规小分子汲取液更高的操作温度. 聚丙烯酸钠汲取液较高的水通量和较低的溶质反向渗透量表明正渗透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将环丙胺接枝到复合膜表面制备出高耐氯性能的聚酰胺正渗透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并以去离子水为进料液,2.0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为汲取液,对膜进行正渗透实验。研究发现,相比于原始膜,当环丙胺的添加量为1.0wt%和1.5wt%时,膜的表面开始变得更加光滑,其Ra由48.7 nm降至41.4 nm和34.8 nm。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分离性能和耐氯性能,改性后膜的盐截留率从99.0%分别增加到99.3%和99.7%;在pH为9的条件下,经过20 000 mg/(L·h)的氯化后,2种改性膜的盐截留率要比未改性膜高出15.1%和19.7%;即使在pH为4的酸性条件下,经过20 000 mg/(L·h)的氯化后,2种改性膜的盐截留率依然比未改性膜高出15.9%和24.4%。  相似文献   

14.
反渗透膜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渗透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分离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分离技术之一,应用广泛。反渗透是渗透的逆过程,它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简单介绍了反渗透膜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概况,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反渗透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反渗透膜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制备以及医药和化工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反渗透膜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厌氧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AnOMBR)处理高COD(3~9 g/L)有机废水的除污染效能和产能情况。结果表明,正渗透膜初始水通量为6 L/(m^2·h),运行10 d后,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结合,膜通量恢复95%。反应器内电导率和pH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较低,AnOMBR对COD的去除效率高达93%以上。当进水COD为6 g/L时,最高甲烷产量为0.256 L/g。原料液侧的溶解性甲烷的含量随着进水COD的增加而降低,质量浓度基本稳定为7 mg/L。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膜污染监测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污染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反渗透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到一定程度,反渗透系统就需要清洗。目前,膜污染倾向的预测,实时在线监测,污染物成分分析与有效控制方法是世界各国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为例,结合多年的实际经验,对膜污染现象及监测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膜污染倾向在线检测及污染物鉴定与控制方法,对同类型设备的使用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正渗透过程基膜厚度对膜水通量的作用,有效地提高膜的综合性能,采用浓度2 mol/L的NaCl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为原料液作为评价系统,考察了刮刀厚度不同对正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筛孔80μm的筛网作为支撑材料,当采用厚度为45μm的刮刀所制备的超滤膜作为支撑材料时,制备所得的正渗透复合膜性能为佳,结构参数S可低至1.086 mm;并具有最好的稳定性以及最佳的污染冲洗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in-film composite (TFC) membranes comprised of a polyamide (PA) selective layer upon a porous substrate dominate the forward osmosis (FO) membrane market. Howeve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erm-selectivity still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Herein, a polyethyleneimine (PEI) interlayer is intentionally designed prior to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P) to tailor the PA layer, which thus improves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The PEI interlayer not only improves the substrate hydrophilicity for adsorbing more diamine monomer and controlling its release rate, but also participates in IP reaction by crosslinking with acyl chloride (TMC). Furthermore, it can decrease the electronegativity of the substrate for decreasing reverse salt diffusion. Consequently, a denser, thinner and smoother PA layer is formed due to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controllable release of diamine monomer and the extra crosslinking between PEI and TMC. Furthermore, the PA layer becomes more hydrophilic with PEI involvement. As a result, the asprepared TFC membrane exhibits a favorable water flux of 16.1 L m−2 h−1 and an extremely low reverse salt flux (1.25 g m−2 h−1). Meanwhile, it achieves an excellent perm-selectivity with a ratio of water to sal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8.25 bar−1. Moreover, it exhibits an outstanding antifouling capacity. The work sheds light on fabricating high perm-selective membranes for desalination.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长期运行的电厂反渗透系统中导致膜污染的原因、膜污染的种类和膜的清洗方法。采用反渗透系统进水和浓水的水质分析数据,提出了判断膜污染原因及污染物组成。根据反渗透系统进水和浓水的水质分析数据,实验筛选了膜清洗剂配方。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无机、有机混合垢有明显的促溶作用,以0.05%Na-SDS+0.1%NaOH+1%Na4-EDTA为配方的清洗剂,其清洗无机、有机混合膜污染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