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瓷绘画"是个备受争议的概念,在陶瓷艺术界存在着许多争论,也不是一次演说、报告就能为它正身的,在这里想先谈谈我对"陶瓷绘画"的理解。陶瓷上的绘画创作最早可溯源至老官台文化时期,之后的不同文化时期,陶器上的装饰绘画是人有意识的对自然界事物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其中彩陶艺术还萌生了中国绘画艺术、陶瓷装饰艺术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元青花中也有大量根据戏剧故事创作的艺术精品。随  相似文献   

2.
李燕娟 《佛山陶瓷》2016,(11):57-60
石湾艺术陶瓷是土生土长的工艺美术,以形象传神、造型古朴、胎体浑厚、釉色斑斓、质感强烈等特点而著称。石湾艺术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与石湾日用陶器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一、艺术陶瓷中的器皿类起源于日用陶器;二、日用陶器的生产为艺术陶瓷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三、贯穿日用陶瓷生产的"按需生产"思想是石湾艺术陶瓷丰富多彩的原因;四、大量石湾日用陶陶瓷的销售带动了石湾艺术陶器的宣传和推广;五、以生产日用陶瓷为经济支柱的石湾曾经是一个异常繁荣富裕的地区,为艺术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现今石湾日用陶瓷已息微,但石湾艺术陶瓷却一支独秀,延续南国陶都的千年辉煌。  相似文献   

3.
陶器的制作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自从人类开始懂得制作陶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陶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制作工艺上,更多的是对陶瓷艺术的研究。陶瓷佛像是陶瓷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表现佛教更加普遍,也更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方式。对此,本文将简要地介绍一下陶瓷佛像的历史和价值,并浅要谈谈陶瓷佛像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4.
“陶瓷绘画”是个备受争议的概念,在陶瓷艺术界存在着许多争论,也不是一次演说、报告就能为它正身的,在这里想先谈谈我对“陶瓷绘画”的理解。陶瓷上的绘画创作最早可溯源至老宫台文化时期,之后的不同文化时期,陶器上的装饰绘画是人有意识的对自然界事物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其中彩陶艺术还萌生了中国绘画艺术、陶瓷装饰艺术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元青花中也有大量根据戏剧故事创作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5.
谭竹 《中华手工》2005,(3):18-21
我突然想到,世上所有的陶器在未完成时,都是大同小异的一堆泥土,是手工艺人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赋予它们不同的艺术形式,赋予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一种手工艺人的内心世界的体现,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古陶器装饰是我国工艺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就古陶器的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进行简要探讨,阐述了古陶瓷装饰体现整体意识、重视特征部位的装饰、重视视态表现、重视形式美和抽象符号等的装饰艺术特征。文章对古陶瓷研究和陶瓷装饰技艺研究,以及陶瓷装饰技艺的实战探讨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经典的手工艺陶器,从茶具演变为艺术陶瓷,是文化人与艺人融合的结果。自此,紫砂茶具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亦具有了民族文化的韵美。因此,"融合"是紫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样的紫砂就具有了文化载体的广义性。紫砂壶是因茶而生的器具,因其实用性走进了百姓的家  相似文献   

8.
唐娜 《江苏陶瓷》2022,55(1):22-24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重要的佛教艺术和民族文化,历经千年之久仍在中原地区散发着熠熠光彩,云冈石窟的雕塑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样一座宏伟久远的艺术石窟不是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造化.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于云冈石窟雕塑这样的地域艺术研究其文化价值、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  相似文献   

9.
刘一飞 《江苏陶瓷》2012,45(5):70-70
紫砂陶刻是一种典型的陶瓷类艺术,是中国紫砂陶园地里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紫砂陶的材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紫砂陶器的造型式样极为丰富,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更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使紫砂陶器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引言我国陶器出现在距今7000---8000年以前,它的起源或可追溯到更早的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而将陶器提升为瓷器,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从商朝的原始瓷到现在的静瓷,其漫长的时期内,中国成为世界的陶瓷中心是当之无愧的,对世界陶瓷艺术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艺术,是我华夏民族宝贵物质、精神的财富。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陶瓷,这一泥与火的艺术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朴素的审美意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制造出造型完整,实用美观的陶器,根据汲水、  相似文献   

12.
正形象与造型,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人们习惯用"造型"表示无生命物体的形象。而"形象"多注重指人物精神内涵层面。广义上讲,无论是人还是物在绘画中均可视为一种"形象",称为"造型"。传统陶瓷绘画基于文化基础和使用工具因素,其形象与造型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道家哲学陶瓷绘画艺术一直受中国画  相似文献   

1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高超的陶器制作技艺,中国的英文小写就是陶瓷的英文,所以说陶瓷是中国特有的高超工艺品。书法恰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陶瓷一样是中国特有的书写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书法艺术一产生就和陶瓷艺术有着深刻的结合和联系,当陶瓷遇到书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需要反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去树立文化自信,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完美结合的工艺品正是代表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试着对陶瓷上的书法艺术和落款印章的研究,整理出陶瓷书法的一些特点,在以后陶瓷创作中,能够重视书法艺术的元素,能够创作出更加精彩的陶瓷作品。  相似文献   

14.
福文化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气息的民间文化,福文化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人一种纯粹的追求,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福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紫砂壶艺术常常以福文化为其内核,作为一种极为经典的陶器艺术品,紫砂壶的作用不仅是承载香茶,也是文化的传递者。本文将对经典的"竹福"壶进行分析,来说明紫砂壶与福文化结合所产生的强大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土宜陶,泥做火烧,陶瓷的产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天然地连在了一起。陶瓷的实用性,注定它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陶瓷艺术就是一种民间艺术。曾己何时,下里巴人成为阳春白雪,陶艺作品被人们欣赏收藏,更多表现其装饰性。一、陶瓷艺术的源流史料记载"神农耕而作陶"。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祖先们一有耕作生活之日起,就有了陶的出现,它成为祖先们生活的一部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定居生活的标志之一。当人们认识到陶器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观赏性时,已于有意无意间,向工艺美术靠近了。如甘肃礼县出土的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制陶历史,陶瓷的发明是人类重要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们用天然的物质经过自己对于艺术的想法和构造创作出的一种全新的物品。釉陶是制陶工艺随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在陶瓷基础上的创新改进,是人们将生产生活的活动逐步运用到陶瓷的塑造上,陶瓷便有了从最初的使用器具向艺术器具发展的过程,艺术釉陶是指在陶器表面加以釉料装饰的陶器,在中国最早发现于西汉早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直到唐朝制陶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谱写桃之韵     
正中华陶瓷文明,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门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份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财产。尤其是宜兴紫砂陶器艺术,因其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将人文精神价值与物质实用价值相结合。自宋初始,而后经过明清两代发展,以其独特的材质、特殊的制作技法,成为中华陶瓷文化中一门别致的无釉彩陶器艺术。紫砂艺术综合多种文化艺术于一身,是中华东方艺术世界中不可遗失的瑰宝。紫砂艺术作品,造型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正可谓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产物,那就是"陶瓷文化",然而陶瓷文化是一种技术与艺术以及生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等相组合的文化,念之广泛,其技术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对于陶瓷技术,其也可理解为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手段、方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特殊工艺。其可包括物体形态、智能形态、社会形态等多方面。而陶瓷艺术它具有的可塑性和装饰手法的丰富性,因  相似文献   

19.
"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器艺术品中的经典之作,它代表着中国陶器艺术的一个高峰,在手工艺人的努力之下,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都变得越来越丰富,为紫砂壶艺术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所选取的是一件将传统筋纹器与石瓢壶造型相结合而成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具有相当浓厚的古朴韵味,尤其是两种传统形制的独特配合使得此壶在具有创新性的同时又保留原始美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最早出现陶,那时以实用性为主。而后在商代就出现了瓷。因此中国的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自有其绚烂夺目的光彩,同样陶器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印迹。它同样代表着中国文化高踞于世界文明之巅的一种骄傲。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陶瓷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此,就五大名窑艺术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