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长安 《内燃机车》2010,(8):12-16,36
分析了目前我国内燃机车辅助系统柴油机起动和辅助供电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三相PWM整流器引入内燃机车辅助系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既能在起动时将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辅助发电机,带动柴油机实现变频起动,又能在柴油机起动完毕后转为整流工况,将三相交流电脉冲整流为直流,提供600VDC辅助电网。这种变频起动供电装置节省了车内空间,增加了机车设计的灵活性,方便维修维护,同时使控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内燃机车辅助供电及蓄电池充电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作为机车车载设备的新型蓄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智能充电器可满足机车辅助供电的需要,也可以对机车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它还可以实现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数据地面转储与分析,对蓄电池的状态进行智能化管理,为蓄电池的检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段运用的东风4B型机车近一段时间连续发生起动发电机绝缘值低或绕组开路等故障。所幸这类故障都在段内检修中发现并及时得到处理,避免了故障扩大。但是,此类故障如发生在运行途中并造成起动发电机不能继续工作时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知道,机车在运行途中起动发电机如果发生故障,不能做为发电机继续使用时,机车控制回路将由蓄电池提供工作电源,并且空压机电机、动力室左右通风机和司机室电炉子由于逆流装置的不可逆原理将不能使用。此时机车如果继续运行,将面临如下几点隐患:第一,机车不能回手柄停机,因为停机后,由于起动发电机不动作,机车将不能重新起机,可能造成耽误正线时间过长,形成机破。第二,如果空压机电机不动作,机车将不能打风,机车空气制动不能使用,列车进站或进入限速区间时将不能施行空气制动。第三,由于起动发电机不再向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会严重亏电,机车不能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4.
电起动马达的选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起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内燃机的一种起动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电起动的主要优缺点,在电起动马达的起动能力计算方面,主要对内燃机起动最低转速的选取、起动阻力矩及起动功率的计算作了简要说明,提出了对电起动马达的选择要求。对于电起动马达在内燃机领域的实际应用,推荐了电起动马达用蓄电池容量的选取方法及连接导线截面参数,介绍了电起动马达的安装及接线方式,着重强调了电起动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尚玲  卢冶 《内燃机车》2000,(1):11-14
立足于铁道部正在研制的第一台交流传动内燃调车机车,在已设计的同步起动发电机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变频起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并计算该起动发电机在起动过程中的机械特性。  相似文献   

6.
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自2007年进行DF8B型机车批量检修以来,经常发现接在辅助、控制回路的行车安全设备、无刷电机等电器由于起动发电机电压不稳定造成烧损,严重干扰正常生产,增加检修费用。1故障原因1.1起动发电机励磁碳刷故障起动发电机无论是辅助发电,还是固定发电,均处于他励工况。  相似文献   

7.
在缸内直喷发动机上分别研究传统起动模式、压缩缸起动模式和膨胀缸燃烧辅助起动模式三种起动模式,对比分析了其起动过程中起动转速特性、起动HC排放和起动耗电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起动模式,压缩缸起动模式和膨胀缸燃烧辅助起动模式在起动速度和起动耗电量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尤其后者起动耗电量几乎节省一半;在起动HC排放方面,压缩缸起动模式没有太大的增加,而膨胀缸燃烧辅助起动模式因其膨胀缸燃烧不良以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压缩缸起动模式的综合性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冷起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柴油机冷起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研究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优点,指出了电控共轨喷油技术和全可变气门技术是进行柴油机优化设计、提高其冷起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并得出了升温起动辅助装置优于应急起动辅助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2012,(4)
在分析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柴油机冷起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研究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优点,指出了电控共轨喷油技术和全可变气门技术是进行柴油机优化设计、提高其冷起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并得出了升温起动辅助装置优于应急起动辅助装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引起GKIE型机车柴油机起动困难的电气系统、燃油系统、调速器3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为该型机车在检修及运用中快速排除类似故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