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3)
回译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除了检验翻译实践效果和翻译教学质量,对翻译理论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辜鸿铭作为国学大师,在中学西译方面一度起到先锋作用,然而以保守主义知名的辜鸿铭,在英译《论语》时对专有名词和文化信息的处理方面却刻意删除了中国文化的痕迹。本文以回译辜鸿铭《论语》英文原句为实例探究译者自身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原因与程度,通过剖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找出译者选择不同翻译方法的深度原因。  相似文献   

2.
郑广荣 《建造师》2010,(6):180-181
本文借鉴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动机和策略,指出:辜氏翻译选材是在其译者主体性尤其是文化意识形态作用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超越,而其译文中对原文的改写是当时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2)
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即阐释。翻译的过程即阐释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阐释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历代学者对《易经》的翻译和阐释是不同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本文以三个不同的《易经》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从阐释学的视角探究译者的主体性在经典阐释过程中的作用及《易经》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在翻译研究逐渐向文化转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成为了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译者在翻译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势必影响翻译作品的质量。本文以辩证的眼光通过对译者两极身份的论证,试图寻找到解决译者矛盾身份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翻译过程是是译者在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杨必译《名利场》,得出译者对文本的主体性选择、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译者作为译文作者体现出的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三大表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8)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译论中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指出女性主义翻译是忠实于作者与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金锁记》是女性作者张爱玲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由原作者张爱玲自译成英文并发行海外。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中的译者主体性探讨英译本《金锁记》,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一些策略和词汇、篇章层面上的运用来具体揭示其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
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都是从社会学视角描述、解读翻译现象。译者惯习强调译者主体性和个体选择,翻译规范则关注宏观的社会层面,将二者结合可以更为清楚地阐释翻译行为。本文对韩斌英译《高兴》进行个案研究,探讨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指出《高兴》英译本的成功译介是译者职业惯习和翻译规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韩斌熟谙中西方文化的学者惯习,灵活采取替换、删简、增译、音译和字面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3)
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都是从社会学视角描述、解读翻译现象。译者惯习强调译者主体性和个体选择,翻译规范则关注宏观的社会层面,将二者结合可以更为清楚地阐释翻译行为。本文对韩斌英译《高兴》进行个案研究,探讨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指出《高兴》英译本的成功译介是译者职业惯习和翻译规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韩斌熟谙中西方文化的学者惯习,灵活采取替换、删简、增译、音译和字面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地位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一直处于遮蔽状态。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了探讨。译者主体性导致了创造性叛逆的产生,而创造性叛逆又是译者主体性的直接表现形式,二者为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名合格的译者应该充分利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一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5)
"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涵义丰富,用法灵活。对于"仁"的理解及翻译是《论语》英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不同的译者采用的词汇和策略也各不相同,传达的效果也不同。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思考怎样更好地理解和传达。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5):80-81
本文旨在简要地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身份的变化。在传统翻译观中,译者被看成是原作的仆人、隐形人甚至是奴隶,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就像是主仆关系。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翻译研究在许多领域中取得新进展,译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5)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并不完全忠实于原文,导致其翻译评价具有争议性。本文在译者主体性视角的观照下,从翻译目的、译本选择、翻译方法和译文风格方面分析严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6)
译者对译品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明确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本文通过中英文举例,分析张振玉汉译《京华烟云》的缘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9)
文化转向以来的翻译学界,对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给予了极大关注,突出了译者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但是单一主体性研究范式已不能与翻译研究科学的发展相协调,而以群体主体性为特征的主体间性转向(也称交互主体性)使翻译研究走出困境,并指导翻译实践,促进翻译文学的发展。交互主体性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是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各个主体相互认同、共同参与和平等对话的群体主体活动,是主体间的共享视角。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5):76-78
选取《红楼梦》三个较好的英译本,就原文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三个译本在文化翻译上异同的形成原因:译者的知识学养、译本出现时间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35)
理雅各作为西方传教士,其宗教信仰使其对《论语》的阐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雅各对《论语》的翻译不是《论语》文本意义的单纯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接受者,一个传承者和改造者。理雅各在肯定自己理解同时,将论语的文本意义纳入这种前见之中,进入了视域的融合过程。理雅各在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两重作用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他所阐释的《论语》译本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2)
英汉语言对使役概念的表达存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本文以Talmy(2000)对两个《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翻译作品时,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多采用词汇手段,以使役词汇表达句意;而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则更多采用句法手段,以使役结构表达句意。这一语法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31)
辜鸿铭,清末大儒,东方儒学第一人。他诠释的《论语》精彩纷呈,将《论语》推广到世界,为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7)
"视域融合"是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著名理论之一,是现在各个学科学者研究的重要理论,但结合此理论和翻译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脱离了具体的文本研究;"视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译者翻译的实质,译者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由译者的文化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情感意识决定,本文旨在从译者的历史视域融合、文化视域融合和情感视域融合三个方面对《金锁记》的英译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