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处理工艺对30MnSi PC钢棒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桂枝  邸洪双  贾学军 《钢铁》2007,42(4):73-77
针对30MnSi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简称PC钢棒)在实际生产中抗延迟断裂性能差、力学性能不稳、屈强比高等问题,从生产PC钢棒的技术关键热处理制度入手, 通过调质处理得到回火屈(索)氏体组织,分别绘出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与抗拉强度、伸长率、屈强比的关系曲线.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棒的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摸索出了生产30MnSi PC钢棒的合理工艺制度:当加热时间一定时,淬火温度920~960 ℃,回火温度控制在390~430 ℃时,能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钢棒热处理生产线采用PLC控制,实现了电气传动系统的速度控制、温度闭环控制、张力闭环控制、自动分线等,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肖桂枝  邸洪双 《钢铁》2008,43(1):68-72
对30MnSi PC钢棒进行了淬火回火处理,分析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钢耐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FIP试验作为PC钢棒耐延迟断裂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相同的回火工艺下30MnSi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50 ℃左右淬火其耐延迟断裂性能较好;在保证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回火温度可以提高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组织观察发现,经430 ℃左右回火后,30MnSi钢棒得到的回火索(屈)氏体组织均匀细小,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马氏体板条界上,耐延迟断裂性能较好.可见,通过改变热处理制度改变组织形态,是改善30MnSi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PC钢棒生产工艺及其对钢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PC钢棒的生产工艺及其对钢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不同性能要求的钢棒热处理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薄规格WQ960E钢板进行成分和工艺设计、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系列试验,有效发挥了合金及微合金元素的作用,确定了最佳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钢板经过最佳调质工艺处理后,获得了较好的强韧性配合,为960 MPa级调质钢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化冶炼、连铸工艺和加强炉后"渣洗"、喂线凋质、软吹氩操作处理,成功实现30 t氧气顶吹小转炉在无精炼工艺条件下生产出满足市场要求的PC钢棒用钢.  相似文献   

7.
改进预应力混凝土 (PC)钢棒生产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辛度  董演生 《特殊钢》1997,18(3):36-38
凹螺纹高强度预应力钢筋(也称阴螺纹钢筋或PC钢律,以下称PC钢律),以中低碳低合金热轧盘圆为原材料,经少许冷拔或冷轧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得到高的强韧性,其破断强度可以达到1470MPa以上。与高碳预应力钢丝相比,PC钢律还具有和混凝土的握裹力大、良好的点焊性、端头加工性和便  相似文献   

8.
艺参数对PC钢棒弯曲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鹰  赵世璞  邓汉才  张有利 《钢铁》1998,33(12):32-34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国产PC钢棒弯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方式、矫直效果、张力控制、定位位置及数量四个参数是影响PC钢棒弯曲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了保持良好弯曲度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含碳量为0.15%Cr25Ni20钢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光、相分析等手段,对组织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该钢抗晶间腐蚀能力很差,固溶温度1100~1180℃时该钢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PC钢棒用钢的合金设计和生产成形工艺的分析与研究,寻找制约PC钢棒产品实物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生产PC钢棒系列用钢的钢种设计和微合金化技术,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钢种、规格来制订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和成形工艺,为扩大PC钢棒的应用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1.
新型高强度不锈钢属于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该钢采用二次硬化机理设计成分,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添加高量Co细化M2X相,在合适的温度回火下,不仅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而且还有高的塑性与韧性,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新型高强度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摸索出适合的热处理制度,保证钢获得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使用该钢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雷冬  任勇  程晓茹  兰昆  邱俊  黄大军 《钢铁》2017,52(5):66-71
 对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热处理前后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成分分析,利用维氏硬度计测量了试样硬度,通过剪切、拉伸试验对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热轧复合板能实现良好复合,碳钢侧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不锈钢侧为奥氏体组织。热处理后试样界面结合性能提高,试样剪切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相应提高。高温阶段快速冷却+低温阶段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制度适用于316L/Q235不锈钢复合板热处理。  相似文献   

13.
27SiMn液压支架管经过调质热处理来实现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热处理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制度为930℃,40 min淬火和480℃,50 min回火.经最优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其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895 MPa,抗拉强度103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54%,冲击功53.3 J,满足了GB/T 17396—1998标准中对27SiMn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哲  曹睿  刘振宝  梁剑雄  胡家齐 《钢铁》2016,51(10):48-53
 运用Thermal-calc热力学软件、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一种新型的超高强度不锈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处理后钢的基体为高密度位错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强度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520~540 ℃时可达到2 000 MPa,且冲击吸收功在540 ℃时达到最大值37 J。此时在板条马氏体上析出大量、细小、弥散以μ相为主的第二相,同时在板条与板条界面上有块状的逆转变奥氏体生成,这是该钢具有超高强度与高韧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完卫国  奚铁  孙维 《钢铁研究》2010,(5):16-20,25
介绍了马钢余热处理钢筋产品的试制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产品的成分、性能和金相组织情况。以Q235、20MnSi钢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成分、工艺对余热处理钢筋性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钢筋时效时的性能变化,提出了在我国积极推广应用余热处理钢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在盐雾腐蚀箱进行30~90d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盐雾腐蚀对HRB400E钢筋低周疲劳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轴向位移控制模拟地震载荷对腐蚀钢筋开展了低周疲劳和拉伸试验,获得循环响应特征曲线和应变 寿命曲线。结合SEM断口形貌观察,分析钢筋的低周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盐雾腐蚀对钢筋的质量和尺寸有明显影响,钢筋表面产生腐蚀坑;钢筋的力学性能随腐蚀时间增加而降低,腐蚀90d的断裂伸长率下降率达461%,屈服强度在腐蚀30d以后可能就不再满足标准要求;腐蚀明显削弱了钢筋的抗循环载荷性能,导致低周疲劳寿命下降;腐蚀会减小钢筋的裂纹扩展区面积并加速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单轴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仪等研究了热处理前后B1500HS钢激光拼焊板的淬火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前B1500HS钢拼焊板焊缝强度远高于母材区,硬度分布极不均匀;热处理后,B1500HS钢拼焊板的元素分布几乎没有变化,整体强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但塑性下降程度较大,其中横向塑性最差,经维氏硬度测试,发现焊缝至母材区的硬度过渡平滑.硬度值平滑过渡使得应力和应变分布更加均匀,保证了母材和焊缝力学性能的良好连续性,可以显著提高B1500HS钢拼焊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示波冲击能量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仪对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10CrNi3Mo钢板的力学性能、组织形貌、尺寸变化以及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调质工艺相比,经过二次淬火处理后10CrNi3Mo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屈强比由0.90以上下降到0.85左右,-84℃冲击功及断口纤维率也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试样的尺寸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试样在厚度方向减小,而在宽度和长度方向上增加,经分析这与试样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