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离体培养的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用37—222kBq/ml的离子型~(221)At分四个剂量处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内膜系统受到严重辐射损伤。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辐射敏感的靶部位为细胞核(核膜)、线粒体,其形态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3.
~(211)At和~(131)I通过氯胺T和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标记牛血清白蛋白和胰蛋白酶,采用凝胶色谱Sephadex G-75柱洗脱分离蛋白质,γ计数测量和相对比较法计算标记产额。一般认为~(211)At标记蛋白质时使用H_2O_2较好,~(131)I标记蛋白质时则适合使用氯胺T,且蛋白质的结构强烈影响标记结果。在八个不同的实验中,过氧化氢氧化标记的~(211)At-牛血清白蛋白产率为96.9%,氯胺T氧化标记的~(131)I-牛血清白蛋白产率为66.1%。  相似文献   

4.
~(211)At作为α发射体治疗药物,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已受到广泛重视。为此,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单次腹腔注射离子型Na~(211)At对NIH小白鼠睾丸生殖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并测定了Na~(211)At对NIH小鼠的LD_(50)/7。结果表明:注射5.55×10~5Bq的~(211)At在30d内可使精子耗竭。~(211)At电离辐射能够显著降低睾丸的质量,对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有明显的辐射损伤作用。采用点斜法计算得~(211)At对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_(50)/7为8.14×10~4Bq/g。  相似文献   

6.
砹是重卤素,它是一个不存在稳定性同位素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7.2小时;它的α衰变分支比为42%,K电子俘获衰变分支比为58%;α粒子的平均能量为6.8MeV,在生物组织内的平均射程约为60μm。由于α粒子具有极强的电离效应,因而砹化的亲肿瘤化合物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潜在能力。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制备了多种~(211)At标记的化合物,1983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我国首次制得了Na~(211)At。我们采用固相酶、H_2O_2和氯胺-T等方法对BSA、IgG和甲硫-脑啡肽等进行了砹化标记。  相似文献   

7.
在高氯酸介质和160℃温度下,~(211)At和~(131)I能直接通过亲电取代反应成功地标记在酪氨酸分子上,采用阴离子交换色层分离酪氨酸,纸层析显色分析和作γ放射性扫描测定出标记产额。~(211)At标记酪氨酸的产额高达95%以上,~(131)I的标记率为50%。标记结果的差异正是At和I两个元素性质差异的表现,At的氧化条件要比I温和。~(211)At可以在高氯酸和醋酸的混合酸中标记,而~(131)I只能在纯的高氯酸体系中标记。用H_2O_2和氯胺T作氧化剂,以适合~(211)At和~(131)I标记蛋白质的条件标记酪氨酸,结果都只得到极低的产额。说明蛋白质和酪氨酸的标记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重卤素核素~(211)At的制备及快速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砹是一个无稳定同位素的重卤素元素,它既具有某些金属的性质,又具有卤素的特性。砹可以直接取代碘化物中的碘,生成多种砹化合物。在砹的二十余种同位素中,~(211)At的半衰期较长(T_(1/2) =7.2h),它的α衰变分支比为42%,K电子俘获分支比为58%。K俘获产物~(211)Po是半衰期为0.56s的纯α放射体。故也可以把~(211)At视为纯α放射体。它的α粒子平均能量为6.8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多因子最优化的方法,在FJ-2109放射性β、γ扫描色谱仪上实现了~(211)At扫描色谱的最佳测量。用扫描色谱研究了~(211)At的薄层和纸色层分离。~(211)At离子在华特曼滤纸为固定  相似文献   

10.
~(211)At的色层分离和放射性扫描色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11)At的色层分离及其在FJ-2109型自动扫描色谱仪上的放射性测量方法。为了使测量达到最佳化,在二维“窗图”上选择道宽和扫描速度,有一个测量条件的狭窄区域给出好的放射性计数。这种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既简便、快速且准确,适用于β或γ放射性核素的扫描色谱测量。 还研究了在1.2m回旋加速器上用27MeVα粒子束辐照Bi靶产生的~(211)At的吸附色层。在特制的石英蒸馏器中干法蒸馏,并经硅胶柱分离纯化使~(211)At得到最佳分离。~(211)At放射性薄层色谱和纸色层表明,二甲基甲酰胺的纸色层R_f大于用氯仿-乙醇以硅胶G,硅胶H或氧化铝为固定相的R_f。游离态的~(211)At或氧化Na~(211)At能制得~(211)At-屎嘧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产额依赖于~(211)At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碲元素强烈吸附~(211)At的性质,制备出~(211)At-Te胶体注射液,定向注射到肿瘤部位,使~(211)At衰变产生的高强度α辐射直接射向并杀伤肿瘤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影响甚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α放射性核素211At标记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和它的Fab片段进行了荷人胃癌裸鼠的实验性治疗研究。经腹腔注射14.8或22.2kBq/g鼠的标记单抗,每5天一次,连续三次。治疗结果表明,此单抗对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15天后疗效最显著,抑制率分别达65%和72%。未发现各重要器官有明显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3.
以间接标记法首先合成中间体对砹苯甲酸,再通过活化羧基反应联接到3H_(11)McAb上,制得~(211)At-3H_(11)McAb偶联物,放射性比度为18.5—61.1kBq/μg。ELISA法鉴定标记后的~(211)At-3H_(11)McAb的免疫活性与未标记3H_(11)McAb一致。实验表明:~(211)At-3H_(11)McAb对靶细胞杀伤效应高于~(211)At-IgG及Na~(211)At;当靶细胞先与一定量3H_(11)McAb或3G_9McAb(4μg)作用1h,可抑制~(211)At-3H_(11)McAb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放射性比度不影响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粒径3—8μm的211At-Te胶体。测定、比较了211At-Te胶体和游离211At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表明了211At-Te胶体的稳定性,但是在体内条件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砹作用。211At-Te胶体对小鼠艾氏腹水瘤的治疗作用研究显示,经腹腔单次注射1MBq或2MBq的胶体,均能治愈荷瘤小鼠,且对正常组织、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低于治愈剂量治疗,能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在3MBq较高剂量下,小鼠则因毒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血叶啉是当前国际上用于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药物。用它注入机体后,借助于血卟啉在激光激发下能产生一定波长的光波,即产生光动力学反应,可达到确定肿瘤的部位和消灭癌细胞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对浅表肿瘤进行定位,对深部肿瘤则难以诊断。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利用血卟啉能进入肿瘤的有利条件,用具有γ射线的核素Na~(131)I标记在血卟啉的结构上,注入体内后可对深部肿瘤用体外显像的方法来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51)Cr 标记细胞方法,研究了经~(60)Co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在同系受体小鼠体内的原发移行。结果表明,供体小鼠经0.5—4Gy~(60)Coγ射线整体照射后,其 MLN 淋巴细胞在同系正常受体体内的原发移行有很大改变。在4Gy 照射组,受体肝脏的标记细胞显著增多;脾脏的标记细胞量在各剂量组均无显著性改变 MLN、肺、回肠的标记细胞量分别在0.5Gy、1Gy、1Gy 照射后开始出现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81-02对放射性核素~(234)Th、~(144)Ce 的促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1-02为1,2-邻苯二酚3,6-双甲基亚胺二乙酸(代号7601)的衍生物。对~(234)Th,~(144)Ce 有较好的促排效果。可使大鼠~(234)Th 排出量为注入量的73.9%,为对照组的18倍,肝、骨组织中~(234)Th 的蓄积量亦有明显下降。促排效果优于811。可使大鼠尿中~(144)Cc 的排出量达到对照组的20倍,优于7601。81-02的有效剂量甚低,当剂量为12mg/kg 时,尚能使尿中~(234)Th 排出40%。  相似文献   

18.
~(14)C-四氧嘧啶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使用我所研制的[2-~(14)C]四氧嘧啶,比度为629kBq/mg,放化纯度>95%。试验动物为ICR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74kBq/0.2ml,经5、30、60min及24h后处死,各取约20mg内脏、骨及血液,分别用甲酸、H_2O_2消化后,液闪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摄取率(D%/g)。使用pH≈6及pH≈3.8两种四氧嘧啶溶液作对比。pH≈6组注射后5min,肾即明显浓集,摄取率达24.34,为血、肝的4.4倍,而其他脏器摄取率均在5以下,其浓集次序为肾、血、肝、肺、胰、肠、骨、肌、心、脾和脑。胰摄取率为2.56,在各脏器中占第五位,与血液之比为0.46。注射后15min,肾的摄取率为12.91,其他脏器均在3以下,而胰仅为1.27,退居第七位。30min后,各脏器摄取率进一步下降:肾3.86、血2.01、胰0.89。胰仍为第七位。60min及24h,各脏器的放射性已接近本底。pH≈3.8组结果与上述相似,也以肾最高,胰也未见明显放射性浓集,但排泄速度稍慢。每鼠注射185kBq/0.2ml后15、60min及24h,作整体放射自显影,结果也与上述相似,即15、60min时肾及膀胱尿液中放射性最强,肝次之,其他脏器的放射性均无突出表现,胰也未显影。24h后的标本上,除骨外,各脏器的放射性基本消失。以上结果表明,四氧嘧啶大部分经肾迅速排出,24h已基本清除。除肾外,各脏器均无特殊浓集。尿液纸层析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由碘化钾、普鲁士兰、海藻酸钠、磷酸铝和鸡内金水煎剂等药物配制成的混合制剂对大鼠体内~(131)I、~(134)Cs 和~(85)Sr 等核素的阻吸收和促排效果及其对大鼠和犬的毒性的观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混合制剂对上述核素有较好的阻吸收和促排效果;混合制剂使大鼠的摄食量有所减少,体重增长受到影响;在对犬的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维斯特种大鼠分别研究~(241)Am、~(239)Pu、~(237)Np 对肺部的致癌效应。中毒途径分肺穿刺、尾静脉和皮下注射三种。每公斤体重注入核素活度为0.2、1.0、5.0、8.5μCi。肺穿刺注入的动物在中毒后诱发肺癌往往经过肺泡和细支气管上皮局灶性增生——鳞状化生或腺瘤样增生—癌;而尾静脉或皮下注射的动物无此改变。每公斤体重注入活度为0.2、1.0、5.0μCi 的肺癌诱发率对~(241)A 癌组分别为10%、4.2—6.2%、6.0%,对~(239)Pu 组则分别为14.0%、6.3%及4.0%。~(237)Np组每公斤体重注入1.0μCi 的肺癌诱发率为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