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针对我国高校工科学生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创新意识薄弱和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结合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分析了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学生能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高校电子学科中大力开展大学生电子竞赛,以满足未来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师的地位举足轻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刻不容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丰富,具有较强团队意识的工程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拥有成长的最佳环境,也负有认真学习,追求卓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12.
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以"厚基础、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质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了以"大机类"培养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能力的.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以“厚基础、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质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了以“大机类”培养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能力的“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高校招生和培养的两大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机械类专业的实施方式,论述了各自的实施方案与模式,分析了两者的优点与缺点,对机械大类人才培养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协同推进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